張彬
摘 要: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風格可以各顯身手,但愛是永恒的主題。教師對學生的愛表現在教師對職業(yè)的敬畏,體現在對學生的包容和期待,體現在對學生心存感激。教師在關愛學生的過程中,感受職業(yè)幸福和尊嚴,和學生一同成長。
關鍵詞:愛;學生;成長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2-03
作者簡介:張 彬(1969—),女,滿族,遼寧撫順人,高級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
“各位小主:恭喜你們結束高考,即將開啟人生新的旅程。感謝一年來的真誠陪伴,讓我重溫著青春的美妙時光,有時由于工作需要會串課,但我會把上課作為最重要的工作。我深知,高考對于你們真的很重要,如果我能盡最大努力為你們提供最有效的幫助,那就是我的價值所在。當高考離你們而去,老師的思想和人生態(tài)度,在你們未來的人生路上有一絲痕跡,那便是我的教育追求。盡管我們相處的時間很短,但是這個集體真的讓我感覺溫暖開心,我愛你們,祝愿小伙伴們一帆風順!”
這是高考后一位教師在任教只有一年的班級的微信群發(fā)出的,至今仍然被這位教師收藏著。三年抑或是一年,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就如母愛,不關乎時間的短長。高中生活緊張充實,充滿著競爭與壓力,教師要用愛去溫暖學生艱苦的歲月,用愛陪伴學生一同成長。
教師對學生的愛表現在教師對職業(yè)的敬畏。教師職業(yè)看似平凡,但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習近平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說:“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因此教師要把“課堂神圣”的觀念根植于心。多年的教學工作讓很多教師對教材和知識點的掌握已經很嫻熟,但是社會在發(fā)展,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在變化,學生群體的思想和行為也在變化,一生一世界,一課一人生,作為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用專業(yè)的知識、用教育和生活中累積的智慧,精心準備每一節(jié)課,努力為學生呈現精彩高效的課堂。肖川博士在《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中說:“只有當我們對所教授的內容融會貫通、爛熟于心,才能得心應手,我們的教學對學生來說才會有理智的挑戰(zhàn)、內心的震撼以及觸及心靈的影響,也才會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與渴望,才能給學生廣博的文化浸染和深刻的啟迪,課堂才能真正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痹诮逃虒W中,教師感受職業(yè)尊嚴和幸福,和學生一同成長。
教師對學生的愛體現在對學生的包容和期待。班級的學生總是有差異,有的學生遵守紀律、學習刻苦;有的學生缺乏自律、管不住自己。對于經常犯錯誤的學生,教師如果強硬地提出要求,或者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容易使學生產生叛逆和對抗的心理,達不到教育的效果。教師要包容學生,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認識錯誤,感受到教師的寬容和期待。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應該是充滿愛心和信任的,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教育的目標是立德樹人,是培養(yǎng)有溫度、有情懷的人。教師的溫暖包容會傳遞給學生,教師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長的喜悅。
教師對學生的愛體現在對學生心存感激。我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成就自己。有位校長說過:“我們真的應該感謝我們的學生,是他們讓我們時刻溫習著青春、復習著童年。我們更應該感謝我們的職業(yè),是這份工作讓我們永遠與知識為伴,于是,思想不斷更新,視野不斷開闊,精神不斷充實,心靈不斷凈化。這樣的職業(yè)不是奉獻,而是收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我們真真切切的生活的本身。教育工作中,始終有一群充滿朝氣的孩子陪伴著我們,讓我們不太感覺自己在慢慢變老,始終有鮮活的思想讓自己與時俱進,不會遠離這個時代?!毙ごú┦坑幸黄恼聻椤洞髮W真好》,多年的高中教學,我們也可以說:高中真好,高中的學生不像初中生那樣叛逆,他們可以和你像朋友一樣去交流,也會像孩子一樣去依靠你、依賴你,尋求你的幫助,有的時候又會和你有分歧甚至是一些小小的不和諧。和他們在一起,我們會有一種存在感;看到學生的變化,看到他們成長,我們又會有一種成就感。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每一屆畢業(yè)生離開的時候,我們都會為他們的成長感到欣慰,為他們的離去感到不舍。教師就是在陪伴學生的過程中體現自身的價值,我們用愛去溫潤學生的心靈,當他們走向社會的時候,也會把愛播撒在更廣闊的世界!
參考文獻:
[1](意)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劉月樵,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2]肖 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M].長沙:岳麓書社,2002.
[3]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J].師陶學刊,2016(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