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探究為基礎(chǔ)的學科,探究的主體是學生。新課標不僅要求教師改變舊的教學方式,而且對教師的基本技能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在物理課堂中運用教學技能來提高教學效果。以《浮力的影響因素》為案例進行闡述。
關(guān)鍵詞:教學技能;實施方法;策略
物理教學中我們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gòu)建新的課堂文化,需要靠教師的教學基本技能去實現(xiàn)和支撐,沒有熟練的教學技能,就不可能有效地組織學生學習,更不可能讓課堂出彩。用什么樣的教學技能和怎樣運用教學技能來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是每位教師積極探索,不斷思考的問題。本文就以《浮力的影響因素》為案例進行述說。
一、創(chuàng)設(shè)合理情境在導入技能中的體現(xiàn)
這節(jié)課我在引入時是這樣做的,首先我在兩個量筒里分別放了兩個白色的空心塑料小球,里面早已各裝入一張寫有獎勵的字條。因為量筒太細,手伸不進去,我就問同學們不能傾斜量筒,誰能取出帶有獎勵的小球,禮物就歸誰。同學們爭先恐后,積極性很高,兩位同學上來后不約而同往量筒里倒水,塑料小球浮了上來,接著我就采訪他們,為什么這么做?他們回答水可以讓它們浮上來。我給予肯定的同時讓他們打開小球,其中一位同學帶走了禮物,另一位的獎勵是聽老師口令幫助老師做實驗,全班嘩地笑了。我讓他慢慢把放在水桶中的空礦泉水瓶壓入水中然后迅速放手,談?wù)劯惺?。這樣我就順利地引入了浮力。
從策略上看,我在教學中順利地抓住了學生的興奮點,精心設(shè)計了有趣味的教學情境,將生活中的現(xiàn)象提取,用于課堂教學,為知識的學習作鋪墊,拉近了物理與生活的距離。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在學生親自體驗的感受下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導入時一定要切合題目,以學生感興趣為主。在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shè)中不能繞圈子,走彎路。體驗物理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二、引導提問技能在演示實驗中的實施策略
引入課題后,我不失時機地提問:“什么是浮力呢?”帶著問題讓一位學生做了演示實驗,用一根彈簧提一個重物,學生發(fā)現(xiàn)彈簧發(fā)生了形變。接著讓學生向上托物體,觀察到彈簧縮短。我接著說:不用手托了,換用水托托,看看彈簧還能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嗎?結(jié)果如學生所想,確實彈簧縮短了。我緊接提問:“類比于剛才用手托,水起的作用和手的作用相同嗎?”一步步引導提問,學生很快就能說出水的作用與手托的作用一樣,說明水對物體也起了托的力,我們稱這個力為浮力。
在這個過程中我是基于學生認知需要,學生樂于接受的情況下給予學生引導,是符合規(guī)定情境要求的引導,而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我認為這種“演、問、引”的結(jié)合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把生活中的現(xiàn)象具體化、理論化,有助于他們把抽象的物理概念生活化。所以,教師就應(yīng)該在平時的備課中站在學生的角度多思考,使自己的引導提問技能迅速得到提高。
三、講授引導技能在學生探究實驗中的實施策略
這節(jié)課的學生探究實驗這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同學們猜想如果把彈簧換成測力計,是不是就能得出浮力的大小呢?學生給出方案并小組進行了石頭浮力的測量,學生也很輕松地得出了一種計算浮力大小的方法。此設(shè)計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發(fā)散。但個別學生思維也出現(xiàn)了誤區(qū),如他們認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就是浮力的大小時,我也及時給予了指導,排憂解難,使得課堂環(huán)節(jié)能夠順利地進行下去。這時我又問了:你們得到的浮力大小有相同的,有不相同的,那么浮力受哪些因素影響呢?請同學們給出合理的猜想并設(shè)計實驗方案分小組進行驗證。當然,學生也猜想了很多因素,我一一列在了黑板上,此時引導幫助同學們把相似的猜想進行了合并,并提問面對這么多猜想,我們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學生也很快答出“控制變量法”。分組設(shè)計了幾分鐘的實驗方案后,在交流討論中我對個別方案的不足給予了指導糾正,各小組對自己的猜想進行實驗驗證。在實驗過程中,我的指導是:注意變量與不變量;彈簧測力計是否調(diào)零。
在實驗中,教師要走下講臺去巡視每小組的實驗進程并進行合理的指導。實驗完成后,讓各小組進行結(jié)論的交流。這時候會有一些小組的個別學生并未認真聽,這時候教師不能生氣斥責,我這節(jié)課是這樣做的,面對他們微笑的同時做出了“噓”的手勢,告訴他們要學會傾聽,等別人說完時你再及時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孩子們立刻安靜了,欣然接受了我的話而且聽得很認真。
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教師是研究的導師,合作的伙伴,交往的對象,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新的問題發(fā)生,這些問題過于夸大或無視不管,都會阻礙學習的順利發(fā)展。所以,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就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現(xiàn)場進行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對小組活動開展順利的不要吝惜你的語言,給他們表揚,這都會使課堂因為你熟練的技能而變得高效。
參考文獻:
[1]邵澤斌.教學與生活關(guān)系之解析[J].中國教育學刊,2006(12).
[2]曾志旺.聯(lián)系生活進行物理教學的策略[J].物理教學探討,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