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穎,鄧麗華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學部(中山大學附屬佛山醫(yī)院),廣東佛山 528000)
在嬰幼兒群體中,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率比較高,該疾病主要源于小兒肺部出現(xiàn)炎癥所致,即小兒受到病原體感染,或者因過敏反應(yīng)等因素等造成的,患兒在患病期間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頭痛、咳嗽等癥狀,但由于該疾病癥狀比較隱蔽,因此在臨床治療期間容易被漏診或誤診[1]。如果患兒的癥狀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則將導致患兒出現(xiàn)肺不張或呼吸困難現(xiàn)象,情況嚴重者將導致患兒出現(xiàn)死亡,因此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對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9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例,對照組男30例,女18例,年齡6個月-7歲,平均(3.5±1.6)歲,病程1 d-5 d,平均病程(2.8±0.5)d;觀察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8個月-9歲,平均(4.6±1.8)歲,病程1 d-6 d,平均病程(3.4±0.8)d。兩組患兒均符合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患兒均無任何精神障礙,排除患有惡性腫瘤、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統(tǒng)疾病患兒,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臨床治療中,每次對兩組患兒均給予500 mg希舒美(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67),采用靜脈滴注的形式。其中對照組患兒以5 d為1個療程,觀察組患兒以7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主要分為以下三種結(jié)果:顯效:指患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患兒病情恢復時間短;有效:指患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癥狀大部分消失,患兒身體恢復時間比較長;無效:指患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癥狀無任何變化,并且患兒的病情有加重趨勢。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Mean±SD)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癥狀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見表1。
2.2 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92%(P<0.05)。見表2。
在兒科臨床中,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疾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主要源于小兒的年齡比較小,身體器官正處于發(fā)育階段,身體抵抗力低,因此患兒容易受到病原體感染,導致肺部出現(xiàn)炎癥反應(yīng),進而引發(fā)支原體肺炎疾病。一般情況下,患兒患病期間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咽喉疼痛等癥狀,如果患兒的病情癥狀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則將導致患兒病情加重,甚至出現(xiàn)死亡現(xiàn)象,對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2]。
表1 臨床癥狀恢復時間比較(Mean±SD, d)(n=48)
表2 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n=48)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短,治療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7 d為1個療程的治療周期在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臨床中運用,能夠提高患兒臨床治療效果。由于患兒由病原體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肺炎疾病,臨床藥物治療主要以改善患兒肺部炎癥為主,其中阿奇霉素能夠?qū)Ψ窝字гw、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通過對患兒使用阿奇霉素,該藥物進入患兒身體后,轉(zhuǎn)至中性粒或者巨噬細胞,然后在患兒身體肺炎支原體細菌刺激的情況下釋放藥物藥性,起到抗菌作用。由于阿奇霉素藥物的藥性半衰期比較長,因此對患兒用藥后,患兒的吸收利用效果顯著,并且患兒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低,因此可在臨床中長期使用。
綜上所述,在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臨床中采用阿奇霉素治療,對患兒采用7 d為1個療程的周期治療時,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提升,在兒科臨床中的應(yīng)用價值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