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君
大寶:照顧弟妹真的是大寶的“分內(nèi)之事”嗎?
米鵑半年前生了第二個寶貝兒,兒女雙全的她經(jīng)常成為朋友們艷羨的對象,不過,養(yǎng)兒育女真是一件苦樂自知的事兒。女兒小米粒今年快5歲了,自從弟弟麥寶降生,她就迅速成了媽媽的“好幫手?!?/p>
“米粒兒,快,弟弟拉臭臭了,幫媽媽拿個尿不濕。”正在玩兒拼圖的小米粒趕緊站起來,熟練地找到尿不濕,趕快小跑著送進(jìn)房間,一不留神肩膀撞在門框上?!皨寢專壹绨蜃驳搅??!?/p>
媽媽一邊熟練地給弟弟換洗,一邊頭都沒抬地說:“哦,傷到了嗎?自己揉揉吧?!毙∶琢]有揉肩膀,眼巴巴地看著媽媽,希望能被媽媽注意到,可媽媽太忙了。
米鵑給兒子換好衣服,才發(fā)現(xiàn)自己半天都沒顧上上個廁所,于是把麥寶放到床里邊,扭頭對小米粒說:“你看著弟弟啊,媽媽去去就來?!毙∶琢9皂樀卣驹诖策?,兩眼專注地盯著弟弟。突然,臥室里“咚”的一聲,緊接著響起嬰兒尖銳的哭聲。
“怎么回事兒!”趕緊沖出來的米鵑一眼就看到了滾落在床下的兒子,她一邊抱起兒子,一邊憤怒地推了一把小米粒:“不是讓你看著弟弟嗎?你是用后腦勺看的?。 毙∶琢!巴邸钡囊宦暱蘖?。“哭什么哭,讓你做點兒事都笨死了!”
小米粒突然情緒爆發(fā),她趁著媽媽扭頭去拿跌打油,抓起枕頭用力地壓到哭鬧的麥寶臉上,稚嫩的小臉上是令人震驚的扭曲表情。
長兄不必為父:大寶不是免費小保姆
米鵑難以理解不到5歲的女兒竟然對弟弟起了“殺心”,然而,從心理學(xué)角度,我們又是多么容易和清晰地看到小米粒的痛苦和壓力。同樣是孩子的她,默默地成了照顧弟弟大軍中的一個免費小保姆,做得不好,還會被斥責(zé)、抱怨。不到5歲的小米粒要如何跨越從“甜蜜寶貝”到“免費保姆”這樣的心理鴻溝?
中國人所說的“長兄為父”,事實上也是有背景條件的,今人在弘揚傳統(tǒng)美德的時候,不能脫離了這句話的語境。父母去世后,長兄如父;父母尚在時,照顧子女的責(zé)任就應(yīng)該是父母自己的,孩子有所幫助,父母應(yīng)心存感激;孩子不愿幫助,父母也不應(yīng)指責(zé)、抱怨。畢竟,把成年人的責(zé)任推給或分給幼童,無論如何都不是合情合理的。
甚至,我們也要知曉,過早表現(xiàn)出“早熟”趨勢的孩子本身就是一種心理遇挫之后的“應(yīng)激表現(xiàn)”,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理成熟”。所以,不要羨慕別人家“懂事”的孩子,也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超齡“懂事”。
爸媽關(guān)愛大寶,倆寶才能相親和睦
要平衡好兩個寶貝兒在家中的關(guān)系和成長。首先,父母必須時刻提醒自己,對于家里的每個孩子來說,“孩子”才是他們的核心角色,兄弟姊妹所謂的“義務(wù)”都應(yīng)該和他們當(dāng)下年齡、能力相匹配才是合理的。因此,我們并不是說大寶完全不需要為二寶做任何事,而是應(yīng)該注意,首先不要讓“照顧弟妹”成為大寶的“工作責(zé)任”,愿不愿意做、想要做什么,都需要尊重大寶的意愿。
其次,要匹配大寶的能力所及,比如小米粒這個年紀(jì),她不具備抽象思維能力,只能夠執(zhí)行具象的命令,因此,媽媽讓她拿尿不濕,她能做到,而讓她“看著”弟弟,她就無法理解,她做到的就是用眼睛看著弟弟,而無法做到“看著”背后隱含的“照顧”或“保護(hù)”。
要想讓倆寶相親和睦,父母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安撫好大寶的心靈,父母對大寶的“無差別關(guān)愛”不僅能夠帶給大寶安全感、降低大寶的焦慮,還可以給予大寶十分重要的“愛的能力”。就像沒錢的人不能捐錢給需要幫助的人,沒愛的人也不能傳遞愛給需要愛的人。父母先要把充足的愛給到孩子,孩子自然會有充足的愛分享給身邊需要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