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輝 劉偉 曹學東
摘 要:旱稻夏直播管理方式同小麥相似,主要栽培技術(shù)包括選擇適宜品種、適期早播、精細整地、施足基肥、種子播前處理、規(guī)范播種、化學除草、苗期管理及防倒伏、追施關(guān)鍵肥、澆好豐產(chǎn)水、防治病蟲害、間作套種、適時收獲等。
關(guān)鍵詞:旱稻;夏直播;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067
1 選擇適宜品種,適期早播
夏直播旱稻要獲得較高的產(chǎn)量,必須選用生育期105~110d,幼芽頂土力強,出苗迅速,在干旱條件下能正常生長,抗病性強,豐產(chǎn)性好,米質(zhì)相對較好的品種,目前生產(chǎn)上常用品種有旱稻8號、臨旱1號、陽光300等抗旱性、強耐低的審定品種。
2 選地整地,施足基肥,配方施肥
夏直播一般在馬鈴薯、小麥等作物收獲后播種,當時氣溫較高,蒸發(fā)大,整地保墑尤為重要。在收獲后,隨著施肥結(jié)合犁耙,麥收后及時滅茬,土壤耕作以深耕做到碎土,保墑、除草為主要目的。深耕土地25cm,同時每667m2施農(nóng)家肥1000kg、復合肥40kg、硅鈣肥20kg、硫酸鋅和硫酸亞鐵各2kg。
3 種子播前處理、精細規(guī)范播種
播種前種子曬種1~2d,有利于提高發(fā)芽率,并用浸種靈2mL加水攪拌均勻后,浸稻種7~8kg浸泡2~3d,等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如果有地下害蟲如蠐螬、金針蟲、螻蛄等,需在播種前用殺蟲包衣劑拌種,以免造成缺苗斷壟,影響產(chǎn)量。
旱稻播種方式有條播、撒播、點播3種,機械播種又分寬幅和窄幅2種。條播以寬行為好,行距25~30cm,穴距15~18cm,播種深度2~3cm,播種過淺易落干,過深會影響出苗、壯苗、全苗。隨播種每667m2施復合肥10kg,每677m2播種量7~8kg,足墑播種及時鎮(zhèn)壓,保住墑情,以利出苗。播后最好澆蒙頭水,利于化學除草效果。
4 化學除草
播種后出苗前以土壤封閉為主,應及時噴灑除草劑,每667m2用農(nóng)思它100mL+丁草胺150mL,兌水60~80kg,將地表均勻噴霧。噴藥時間選擇無風下午16:00后或早8:00前,噴藥30d內(nèi)禁止鋤地松土,保持藥效。旱稻三葉一心前田間如有大量雜草,應選用敵稗250~300g+250~300g殺草丹+50g苯達松混合,兌水30~50倍向雜草葉面噴霧。
5 苗期管理及防倒伏
出苗后三葉期前要及時查苗補種、補苗、疏密補稀,防止疙瘩苗和缺苗斷壟。旱稻防止后期倒伏要從苗期預防,主要有農(nóng)藝和化學控制2種。農(nóng)藝上主要是采取適量播種和控施氮肥用量,在保證足夠的基本苗前提下,盡量減少播種量,條播加中耕可明顯增強植株抗倒伏能力?;瘜W方法起身拔節(jié)期用壯豐安30~40g兌水40~60kg或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20g兌水60kg噴霧,可有效控制莖基部節(jié)間的伸長,控制株高,防止倒伏。
6 追施關(guān)鍵肥,澆好豐產(chǎn)水
第1次追肥,在幼苗3葉期追施分蘗肥,每667m2施尿素10kg、硫酸鉀10kg,開花前后各噴1遍速樂硼30g兌水30kg,在孕穗、抽穗、灌漿期各噴1次磷酸二氫鉀,降低空秕率,增加千粒重,每667m2用量0.8kg左右。
旱稻出全苗后,30~40d內(nèi)即四葉期前要保持旱生狀態(tài),一般不澆水,孕穗到抽穗和灌漿期是形成產(chǎn)量的關(guān)鍵時期,一定不能受干旱的影響,缺水可導致結(jié)實率降低,嚴重時形成白穗,乳熟期受旱,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如果持續(xù)晴天5~7d要立即澆水,確保旱稻正常生長,如果降雨多,降雨時間長又分布均勻,或地表長期潮濕,一生可免澆水,特別是低洼澇地,不用澆水或少澆水。
7 病蟲害防治
地下害蟲防治,播種前用包衣劑拌種最為省力,稻苗三至六葉期注意防治稻薊馬、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發(fā)生初期用氯蟲苯甲酰胺或高氯甲維鹽進行噴霧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紋枯病,防治要點:播前種子消毒,消滅種子帶菌;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發(fā)病初期及時用井岡霉素50~100g兌水噴霧防治。
8 間作、適時收獲
旱稻比一般旱作物耐澇,可以變“澇”為利,獲得高產(chǎn),旱稻還能與多種旱作物(糧、飼、經(jīng)、果等)間作套種,豐富旱地立體種植結(jié)構(gòu),拓寬旱作的空間,是提高糧食產(chǎn)量的重要途徑。旱稻與玉米間作種植充分利用玉米邊行增產(chǎn)優(yōu)勢,由于玉米與旱稻屬高矮作物間作,對旱稻產(chǎn)量影響較小,并能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間,充分利用太陽能,并能促進玉米旱稻早熟豐產(chǎn),同時可增收玉米200~250kg。這種模式最大優(yōu)點是抗風災能力突出,2種作物倒折倒伏均降低。種植方式,起小壟做寬畦,壟間距2.3m,畦面播種6行旱稻,壟上點種2行玉米,玉米壟寬45cm,壟高15cm,玉米內(nèi)行距27cm,株距25cm,畦內(nèi)旱稻行距25cm,旱稻邊行與玉米邊行距35cm。
旱稻適宜收獲期,一般為蠟熟未期至完熟初期,谷粒大多變黃,稻穗上部1/3的枝梗變干枯,穗基部變黃色,基葉顏色變黃,應及時收獲。
作者簡介:鄭輝(1982-),男,山東省沂南縣人,農(nóng)藝師,研究方向:農(nóng)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