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蓉
科學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例如殺菌劑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干凈、不粘鍋讓洗碗變得容易、塑料餐具可以隨時丟棄、防火布料更加安全……可它們就像一把雙刃劍,在給我們提供便利的時候,也正悄悄傷害著我們的健康。隨著癌癥的不斷入侵,大家已經到了談癌色變的程度。而生活環(huán)境和飲食的衛(wèi)生與否決定了我們的健康,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致癌物?
苯并芘,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明確列為“一類致癌物”,也就是說在致癌方面的研究證據(jù)很充分。動物實驗證明,長期吸入或食用含苯并芘較高的食物易誘發(fā)肺癌、肝癌、腸胃道癌癥等。苯并芘進入人體后,一部分會隨著排泄物排出體外。而另一部分會經肝、肺細胞內的酶轉化為數(shù)十種代謝產物,直至形成一種稱為BPDE的物質,它能與DNA結合,造成DNA的突變,引起細胞惡性轉化,甚至造成癌癥。食品中的苯并芘無論來自哪里,只要達到一定劑量,就有可能導致人類罹患肝臟和消化道腫瘤。
熏烤食品:熏烤食品時所使用的熏煙中就含有苯并芘等多環(huán)芳烴類物質,熏烤所用的燃料木炭含有少量的苯并芘,在高溫下有可能伴隨著煙霧侵入食品中;烤制時,滴于火上的食物脂肪焦化產物熱聚合反應,形成苯并芘,附著于食物表面,這是烤制食物中苯并芘的主要來源;此外由于熏烤的魚或肉等自身的化學成分——糖和脂肪,其不完全燃燒也會產生苯并芘以及其他多環(huán)芳烴;食物炭化時,脂肪因高溫裂解,產生自由基,并相互結合生成苯并芘。所以,盡量少吃熏烤食品。
高溫油炸食品:多次使用的高溫植物油、油炸過火、爆炒的食品都會產生苯并芘。反復煎炸食品的植物油、煎炸時所用油溫越高,產生的苯并芘都會較多。另外,食用油加熱到270℃時,產生的油煙中含有苯并芘等化合物。300℃以上的加熱,即便是短時間,也會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苯并芘。在日常炒菜的溫度下,加熱時間越長,油脂中產生的苯并芘就越多。所以,家庭烹調要盡量少用高溫、長時間、油多的烹調方法,減少反復油炸,也盡量減少油煙,這樣才能盡量減少苯并芘。
別忽略油墨和汽車尾氣,不要用報紙包蔬菜,也不要去大馬路上散步。
黃曲霉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一類致癌物”。黃曲霉素藏身何處?
發(fā)霉的花生玉米,每次少買點,不要“存”,以免霉變。如果有一顆花生壞了,那一碗花生米,或者是存放的一袋子花生米都得扔掉。平時洗筷子的時候要記得先泡一泡,軟化上面的食物殘渣,以便容易清洗掉,小作坊自榨油已經留意,盡量別買三無產品,買油選擇有安全保障的來源。
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已將甲醛列為“一類致癌物”。同時,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甲醛可誘發(fā)口腔、鼻腔、咽喉、皮膚和消化系統(tǒng)的癌癥。而且甲醛的釋放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這一釋放期長達10~15年,會對人體造成長期的、不可逆的危害。
牛仔褲、部分兒童服裝也要留心,盡量不要購買進行過抗皺處理的服裝,童裝盡量選擇小圖案的。新服裝最好先用清水充分漂洗再晾曬;裝修中的勾縫膠也是潛藏的危險因素,新房不要立即入住,安裝具有凈化功能的新風機,凈化室內空氣;劣質仿瓷餐具盡量不要使用,尤其是不要用仿瓷餐具盛熱湯、熱飯,劣質手機套盡量摒棄,別圖便宜,不要顏色太花哨的、有刺鼻異味的;不涂指甲油或者少涂,卸指甲油一定要清洗干凈。
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進入體內會和胃內的蛋白分解物結合,形成致癌物亞硝胺。
少吃熟肉制品,小作坊、餐館、農貿市場的一定要非常當心;久存綠葉菜也要注意,綠葉菜買新鮮的,現(xiàn)做現(xiàn)吃,不要放;不少主婦都喜歡腌菜,但注意別吃腌制時間很短的菜,腌制20~30天后再吃;煮完各類涮菜后的火鍋湯也最好別喝。
塑化劑是一種有毒的化工業(yè)用塑料軟化劑,能增加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但長期大量攝取塑化劑,有可能造成性早熟,甚至男性不育等。
塑料袋、保鮮膜我們幾乎天天都會使用,盡量別帶著保鮮膜熱食物,帶保鮮膜的食物一定不要放入微波爐里加熱,尤其是肉類;此外,部分兒童玩具別買來歷不明(如路邊攤、網站)的塑料玩具,特別是當寶寶處于喜歡咬玩具的階段。
世界衛(wèi)生組織計劃在2023年之前徹底清除全球食品供應鏈中使用的人造反式脂肪。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反式脂肪每年在全球導致50多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吃1口反式脂肪,就等于吃7口普通油脂,或者吃4口肥肉。反式脂肪長期過量攝入可能會增加肥胖風險;還有可能降低記憶力,增加老年時患阿爾茲海默癥患病率;使血脂異常,導致心血管疾病等。
烘焙得有些焦糊味的咖啡豆所泡制的咖啡是很多人的最愛,還有些人喜歡吃有點焦糊的烤面包或者鍋巴飯,這些都有可能損害你的健康。丙烯酰胺會導致嚙齒類動物患上癌癥,而許多焦糊食物中都含有相當高水平的丙烯酰胺。
根據(jù)歐洲食品安全局列出的被污染食物名單,薯條、麥片、餅干和面包都含有丙烯酰胺。雖然還無法確定丙烯酰胺是否會導致人類患上癌癥,但戒掉吃焦糊食物的習慣就可以避免潛在的健康風險。
因為全氟化合物的發(fā)明,我們擁有了不粘鍋、防水衣、防污地毯。這些加了全氟化合物的產品抗污能力一流,但是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我們的血液中也能夠檢測到全氟化合物。動物實驗顯示,這類穩(wěn)定的全氟化合物會導致激素水平改變和癌癥。人類研究也顯示,這些化合物可能引起甲狀腺疾病和膽固醇水平升高。
2009年,全氟辛烷磺酸在斯德哥爾摩公約中被禁止使用?,F(xiàn)在,很多生產商都轉為使用短鏈全氟化合物,如全氟丁基磺酸鹽,幾天時間,它們就會在我們體內被分解掉。不過瑞典的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但我們血液中全氟丁基磺酸鹽的濃度每6年就會翻一倍。長鏈全氟化合物減少了,短鏈的卻增加了,這讓人感到費解。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者解釋,可能是其他化學物質進入到我們血液中后分解形成了全氟丁基磺酸鹽。
最好不要用防污產品,不過含氟的產品太多,防不勝防,可能一些產品有害,但我們卻不知曉。
個人清潔和護理產品大多含有殺菌劑,例如口腔清新劑、腋下止汗劑和治療腳部真菌感染的產品。三氯生是此類產品中最常用的殺菌劑,因為它對很多種細菌都有效,我們的牙膏、香皂和化妝品中都有添加。有研究顯示,添加了三氯生的洗手液并不會讓我們把手洗得更干凈。一些大的日化公司,例如強生和寶潔,甚至決定不在其產品中繼續(xù)使用三氯生。去年,美國明尼蘇達州已經出臺法令,禁止使用三氯生。歐洲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雖然認為三氯生到目前為止對人體是安全的,但也承認,我們需要對這種物質有更多的了解。
如果不放心,可以專門選擇不含三氯生的產品。
涂層、食物罐頭、聚碳酸酯塑料(PC塑料)都含有雙酚A,它就好像一種人工合成的雌激素,會影響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的激素水平。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調查顯示,90%的人體內都有雙酚A,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也表示,擔心雙酚A會影響兒童的大腦和行為,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在2012年禁止在嬰兒用品中使用雙酚A。
其實雙酚A只是“可能擾亂內分泌”的化學物質中的一種。但越來越多的癌癥、大腦、甲狀腺和生殖系統(tǒng)問題恐怕正是與這類化學物質的增加有關。
我們需要做的,是盡量不吃罐頭食物、不用塑料容器加熱食物。
責編/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