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馮應馨
從鉆木取火到豢養(yǎng)動物,人類從未停止過改造自然的腳步,或者說通過尋求更多智慧來增強自身,來調(diào)整與自然的關(guān)系,以此讓自己更容易活下去,也能更舒適地生活。
電影《阿爾法:狼伴歸途》宣傳海報
《阿爾法:狼伴歸途》是9月檔較有爭議的一部影片。影片將故事背景架設(shè)在兩萬年前的歐洲大陸,主角是一位部落少年科達和一匹狼。
影片中,那時的歐洲大陸孤寂、蒼涼,一片蠻荒。數(shù)十人便可組成一只部落。人們在暖季磨制石刀積蓄體力,男性青壯年會趕在寒冷季節(jié)來臨前組成小分隊與其他部落聯(lián)合狩獵。圍獵所得將支持整個部族度過漫長的冬季。如果狩獵失敗,等待部族上下的將是一片悲涼。
科達是部落首領(lǐng)的兒子,他在首次參加狩獵時,被公牛角擊中,摔下山崖。父親以為他已死去,帶著部隊悲慟離去。科達從昏迷中醒來后,踏上了孤獨艱難的回家路。
渾身傷痛的科達在荒野中靠著一截枯樹枝暫時修養(yǎng),卻不想被饑餓的狼群攻擊。科達在緊張的防衛(wèi)中用石刀擊傷一匹進攻的狼,狼群見勢逃跑。自此,就開始了科達與這匹傷狼,相互畏懼、嘗試靠近、互為幫手、艱難相守的故事??七_為其取名“阿爾法”,在部落里這是狼群首領(lǐng)的意思。觀影時,筆者曾一度被二者的關(guān)系所疑惑。從敵人般對峙,到友人般幫扶,到戀人般相依,再到親人般相守,他們的關(guān)系像人與人一樣,因信任而逐漸升溫,日趨牢固。
有人戲謔,影片在講述第一只狗的誕生。事實上,導演正有此意。影片再現(xiàn)“人類與狗的第一段友誼”的同時,也探討人類對于惡劣自然條件堅韌不拔的征服。“在如此艱難的環(huán)境下,他們必須相互幫助,也因為這種關(guān)系,他們才能存活?!苯K于,科達忍受著饑餓、酷寒,拖著一身殘破,抱著微微喘息的阿爾法,穿越茫茫雪海回歸了部落。
最終,影片還不忘留給觀眾一個無比美好的結(jié)局:原來,阿爾法是帶著懷孕的身體陪伴了科達一路,5只小狼在來到部落后降生。此后,狼也成為人類部落的伙伴,與科達的族人們一起,踏上了又一年度的狩獵征程。
影片在豆瓣電影的評分不算高,只有6.5分。從評論不難看出,不少人對其濃重的烏托邦情結(jié)不買單,認為影片簡陋而粗暴地結(jié)構(gòu)了狼性及人類最初對自然的馴化,勾勒出了一個極端小清新的早期文明。
電音《阿爾法:狼伴歸途》劇照
但也不乏專業(yè)人士為影片點贊。有古生物學家就驚嘆于影片真實還原了歷史同期精密的古生物學和古人類學科學細節(jié)。比如其褐色眼睛,略帶亞洲人的長相十分符合最前沿的研究進展;同時從部落信仰為薩滿推測該部落可能起源于西北亞,而這與早期古生物學證據(jù)證明最早犬類出現(xiàn)地西伯利亞相吻合。當然,還有更多的觀者是被影片中大氣磅礴的原始自然風光所傾倒,放佛夾在明信片里的故事片。
筆者為影片的精致點贊,也覺得影片對早期文明的充滿想象力的還原角度頗為新鮮,加之影片滿溢的堅韌為觀者注入鮮活的正能量,至少,算得上是一碗精品雞湯。
影片中男主角科達與狼的回歸,也是成長和涅磐的過程,如同唐僧師徒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最終求得真經(jīng)。重返家園的科達也和他的同伴——狼一道,成長為真正的阿爾法,成為名副其實的英雄首領(lǐng)。
現(xiàn)代社會,人類在生存問題上也同樣面臨著重重困難,依舊需要當下的阿爾法。從鉆木取火到豢養(yǎng)動物,人類從未停止過改造自然的腳步,或者說是在尋求更多智慧來增強自身,來調(diào)整與自然的關(guān)系,以此讓自己更容易活下去,也能更舒適地生活。
巴黎氣候大會上,兩百多個國家對全球氣候變暖基本達成共識,并以限制增溫2℃為目標。但美國新任總統(tǒng)特朗普上臺后,便提出退出巴黎協(xié)定的主張。進入二十世紀以來的十多年來,國際社會在氣候談判方面艱難前行。時至今日,關(guān)于氣候變暖與氣候變冷的爭議依然莫衷一是。大多數(shù)的環(huán)保主義者們普遍認為是人類活動粗放發(fā)展導致了CO2的急劇增加,而這正是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但仍有觀點認為,放在更廣大的歷史視角下,當下的氣候正處于間冰期的邊緣時段,全球氣候?qū)崉t是在波動性下降。其中不乏古氣候?qū)W家。幾年前,丁仲禮院士就曾在采訪中表示:歷史上也曾出現(xiàn)CO2濃度很高的時期,但那時的物種依然繁茂。
普通老百姓恐怕在冬天冷夏天熱的體感認知以外,難以理解氣候變暖與變冷的區(qū)別,更加不曉得2℃與CO2減排與自己生活的聯(lián)系。事實上,減排的目標關(guān)系著發(fā)展的方式,意味著產(chǎn)業(yè)的更新迭代,也聯(lián)系著人們工作形式與內(nèi)容的調(diào)整。筆者的家鄉(xiāng)是一座煤城,依稀記得童年時期不少同學家里的吃穿用度靠著爸爸一個人在礦上的收入就綽綽有余。如今,留在家鄉(xiāng)的同學們已不如父輩滋潤。但也有同學不再留戀資源的余蔭,白手起家做餐飲,抓住了人們改善生活方式的新機遇,加之艱苦創(chuàng)業(yè),經(jīng)營有方,短短五年,已基本實現(xiàn)財務自由。從環(huán)境,到共識,到政策,再到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變,若想始終求得好的生活,主動擁抱變化才是上佳的路徑。
物競天擇。就像恐龍對地球的霸權(quán)與滅絕,無論變暖與變冷,我們誰也不希望人類是下一個被迭代的物種。一個“變”字隱藏著諸多恐慌,我們擔憂的也恰恰正是變化本身?!叭祟惥炔涣说厍?,人類救的是自己?!敝辽俣≡菏康倪@句話筆者是認同的。也許人類終將敵不過氣候歷史的滾滾車輪,但我們始終嘗試著用自己的努力讓它慢一點,再慢一點。這也正是我們當下所呼喚的“阿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