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淑霞
莎士比亞說:“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睏罱{的散文《老王》就有這樣的魅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
一、平淡之中露真情
譬如在講到老王的一只眼睛為什么會瞎時,文中說:“他也許是從小營養(yǎng)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薄拔摇痹谇懊嫠劦幕A上做了兩種推測,兩次提到“不幸”,在平淡的敘述中對老王的遭遇寄寓深深的關切和同情。又如在文章結尾,當“我”知道老王在送雞蛋和香油后的第二天就死了,寫到“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一個著名的學者對社會上一個普通的人力車夫發(fā)自肺腑的感嘆,流露了對弱者的悲憫的情懷,它可貴在“我”毫無掩飾,敞開心扉,反省自己,“因為他來表示感謝,我卻拿錢去侮辱了他”,“我”在人格上真正尊重老王了嗎?它深刻在用最樸實最本色的語言引發(fā)我們關注并幫助社會上的弱者,思考如何尊重他們,因為平凡的他們以誠實的品格守護著社會的良知,他們的人格是高尚的,他們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歷史的蒼穹中永遠發(fā)光。
曲高和寡難以產生演奏者和欣賞者共鳴的效應。尋常的人和事,實實在在的感情,用本色無華的語言串起,入眼人心,欣賞者不被感動都難!
二、平淡之中見精心
《老王》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散文,重點回憶了“我”與老王交往的四個生活片段。在記敘的過程中前三個片段略寫,詳寫了他在去世前的一天硬撐著身子給“我”送香油和雞蛋一事,人物刻畫極其細致逼真,有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從語言描寫看,有“嗯”“我不吃”“我不是要錢”,簡簡單單,卻意味無窮。老王是一個老實巴交、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不善言辭的人力車夫,因此他的語言非常簡短。仔細推敲,“我不吃”并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話:“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同樣最后一句話也沒有從正面回答。如果要直接明確地回答,可以說:“楊先生,您平時對我很照顧,我也沒有什么送給您,這點兒雞蛋和這瓶香油您一定得收下,算讓我表示點謝意,可千萬別跟我提錢?!钡@像一個垂死的、忠厚老實的平民說的話嗎?矯情失真,還不如簡約。
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到了什么山唱什么歌。精心和刻意不同,刻意會留下痕跡,精心是不露蛛絲馬跡。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優(yōu)秀的語言和思維是渾然天成的。
三、平淡之中現趣味
《老王》的語言是機智幽默的,如果它平淡得就像一杯白開水,無色無味是不足稱贊的。作者在寫“老王”給我家送冰塊時寫道:“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前任”一般用在比較莊重的場合,比如美國前任總統布什,在此處用“前任”有詼諧幽默之感。同時,文章仿佛又在說“老王”雖然在做送冰這樣一件非常普通甚至不起眼的事,但是他很努力認真地在做,他老實本分,不欺騙消費者。這又在詼諧的外表下多了一種厚重。又如在寫他在去世的前一天硬撐著身子給“我”送香油和雞蛋一事時對他肖像的刻畫,“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面色死灰,兩只眼上都結著一層翳”“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象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白骨”,作者用夸張的修辭凸顯老王臨死前消瘦無力的情形,非常逼真,還有點滑稽感,但讀者是笑不出的,只會覺得心靈深處在隱隱作痛,只會為他知恩圖報、至死不忘的善良的心而感動。
機智幽默的語言,它的作用不在于引發(fā)讀者發(fā)出陣陣笑聲,而在于可以給文字著上顏色,讓人物自己說話,讓讀者有更多空間去揣摩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