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歌
借一物而代全身
相傳,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黃霑在評價古龍時說,古龍寫人物的確有一手,寫情節(jié),想象力頗為豐富。但最欣賞的,卻是古龍喝酒時的氣概。在酒局上,古龍酒量極好,卻從不勸酒,時常自斟自飲,頗有孤行俠的風采。黃霈給古龍的武俠劇寫過不少主題歌,最有名的當屬《楚留香》,一句“干山我獨行,不必相送”驚艷詞壇,深得古大俠放達不羈,傲然獨立的真味。
“干山我獨行,不必相送”這句話到底好在哪里呢?
首先,它寫出了一派豪壯磅礴之氣,實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其次,在這種精神的呈現(xiàn)過程中,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借代手法,以“干山”代指“千萬里路”,用群山綿亙的意象,凝練而精準地勾勒出孤行俠匹馬西風的錚錚鐵骨。同樣的意思,如果不用借代修辭,而以文字白描,寫作“千萬里的路途我獨自行走,不必相送了”,表意噦嗦,畫面蒼白,也盡失了江湖兒女至情至性的況味。
借代,是指借用一物代替另一物出現(xiàn)的修辭手法。你可以把畫面想象成《西游記》里的孫悟空,他拔出三根毫毛,吹一口氣,就能變幻出千千萬萬個悟空,對抗天兵天將。這里的孫悟空就是“本體”,毫毛變化的替身便成了“借體”。
店里坐著許多人,老栓也忙了,提著大銅壺,一趟一趟的給客人沖茶;兩個眼眶,都圍著一圈黑線。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個花白胡子的人說。
“沒有?!?/p>
“沒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話。
——魯迅《藥》
這里的胡子和孫悟空的毫毛,作用異曲同工。魯迅先生以“花白胡子”代指“一個留著花白胡子的人”,筆法簡練,對體貌特征進行了捕捉與代入,又增加了文字的畫面感。然而借代手法并不局限于以特征代本體的形式,行文中使用起來,可以多種多樣,靈活自如。
幾年來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時候所讀過的“子日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魯迅《一件小事》
“子日詩云”是古文篇目中的常見具體語句,在此代指古代文化,是以局部代整體的借代修辭。
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小米加步槍,打垮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
本句中的“小米加步槍”也是借代修辭,屬于以具體借代抽象的用法,將抽象復雜的戰(zhàn)爭概念,落實于“小米加步槍”的具象畫面,暗示出中國人民在這場反帝戰(zhàn)爭中給養(yǎng)貧乏、武器簡陋?!靶∶住焙汀安綐尅钡囊庀蠼M合,生動形象,又從側面凸顯了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抗爭精神。據(jù)說,雷軍先生當年正是看中這種精神內(nèi)核,于是也采用借代的手法,將他創(chuàng)立的手機公司定名為“小米”。
……這時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一張枯葉飄落在蘇比的膝頭。這是“杰克·弗羅斯特”的名片。杰克對麥迪遜廣場的老住戶很客氣,每年光臨之前,總要先打個招呼。他在十字街頭把名片遞給露天公寓的看門老公公“北風”,好讓房客們有所準備。
——歐·亨利《警察與贊美詩》
歐·亨利描述麥迪遜廣場入冬的這段文字,精巧地雜糅了多種修辭手法:弗羅斯特是英文“frost”的音譯,意思是“霜凍”。作者為霜凍賦予了一個充滿羅曼蒂克氣息的英文名“杰克·弗羅斯特”,這是用專用名詞末代替本體的借代手法,而無疑又是一種擬人修辭。聯(lián)系上下文看:枯葉成了杰克·弗羅斯特先生手中的名片,每年光臨前,他會先讓北風老公公前未分發(fā)名片,好讓房客們有所準備。通過比喻、借代和擬人修辭手法的連續(xù)運用,歐·亨利以風趣幽默的筆觸,巧妙串聯(lián)了枯葉、北風和房客,將霜凍這一自然現(xiàn)象寫得風度翩翩,躍然紙上,令人莞爾。
至簡至繁,意向萬千
借代修辭有兩大優(yōu)點:一是簡練行文,二是具象生動。巧妙地萃取本體的精華,讓借體形象生動地托生再現(xiàn),也就成為本門“武功”的關鍵。因為這些特殊功用,在講究意象、音律、韻味,用詞凝練的古代詩詞中,借代手法常被大量運用。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
李清照的這首《如夢令》,輕靈新巧而又凄婉含蓄。尤其是末句, “綠肥紅瘦”的意象攫取極盡傳神之妙。以綠、紅兩種顏色借代樹葉和花朵?!胺省弊謱懗隽擞旰蟮娜~子水汽充盈的舒展之貌,“瘦”字寫花蕾被雨點打落,凋謝稀少之貌,用字極簡,而色彩明艷,引人浮想聯(lián)翩。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蘇軾《江城子》
這是東坡先生率領眾人出城狩獵的一段描寫?!白鬆奎S,右擎蒼”同《如夢令》中的“綠肥紅瘦”一樣,都是用具體顏色指代本體的借代修辭,黃指黃狗,蒼是蒼鷹,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擎舉蒼鷹,雄姿英發(fā),老當益壯。此處以“蒼” “黃”借代蒼鷹和黃狗,既滿足了詩詞押韻的需要,同時蒼、黃兩種顏色給人以沉穩(wěn)持重的畫面感,緊扣前句“老夫聊發(fā)少年狂”,極好地烘托出東坡先生老來放達,人生恣意的心境。
借代,看似平淡無奇的以物代物,實則精準、凝練、不動聲色地萃取了本體精華,又能活靈活現(xiàn)地放大或具象本體的特質(zhì),既是簡潔、高效的狀物描寫手法,又能滿足行文所需的韻腳,豐富畫面感,真是一專多能的好修辭??!成語“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有從局部推測出事物的整體與本質(zhì)之意。借代所借之物,便是這可能揣測描摹出全身的關鍵“一斑”。
今后各位同學行走江湖,作文作詩,千萬別忘了用上它——不過說起“江湖”來,這個在武俠小說里耳熟能詳,讓現(xiàn)代人心馳神往的詞匯,以大江大湖代指四方各地,以滔滔江湖水的意象映襯人心起伏兇險,實在也是一種高妙的借代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