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芳
【摘要】在當前學校的德育教學中,班主任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將以生為本的思想貫穿于教學管理過程的始終,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點內容,也是相應教學模式改革所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我們看到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現代教育改革發(fā)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因此才要采取以生為本的教學策略和教育思維,逐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德育 以生為本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197-02
引言
德育教學工作中,班主任教師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學生在完成學業(yè)期間所接受的教學教育模式和方法能夠深刻的影響到其今后的發(fā)展。而德育教學的相關內容對于學生思想道德和品質的培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教學思想的內涵也體現出以生為本的重要思路,指引著學生邁向正確的人生軌道。班主任教師要提高德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將教書育人有機統(tǒng)一起來,在課堂教學中加入更多的德育教學內容。
一、德育教學中以生為本思想的具體體現和基本原則
首先,德育教學首重以學生為根本與核心的教學思想,班主任在教學管理工作中,要將學生為人的方式和價值觀態(tài)度引領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并且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和方式,不能僅僅將其當成自己管理體制下的學生,而是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激勵和作為一個人的尊嚴,教會孩子們以平等的態(tài)度和觀念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班主任教師首先就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的學生,與學生建立起平等交流和溝通的聯系。班主任應該將這些教學思想真正體現在實際的教學管理工作之中,注重學生自身人格的完善與道德水平的提升,關注學生日常行為表現,發(fā)現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德育教學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
其次,班主任教師要一視同仁,以平等和平和的形態(tài)來看待每一位學子。以往的教育體制下,很多教師看待學生是以學習和考試成績?yōu)橹饕暮饬繕藴实?,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和良好的品格,使得學生學習壓力增大的同時,會產生很多不健康的心理情緒。教師應該扭轉這一局面,改善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注重德育教學體系的完善,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鼓勵和賞識,激勵他們提高學習興趣,讓每位學子感受到被關注和受重視的良好學習體驗。
最后,教學工作的開展不能以學生在學業(yè)階段的學習成績?yōu)樽罱K的評定標準,還要看到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潛力和其自身所擁有的動力。通過德育教學的積極引導,讓學生對完成學業(yè)充滿信心,不必在意一次測樣或者考試的得失,而要幫助學生從失敗和挫折中尋找問題的來源和成因,支持他們努力改變自身,認真去解決每一個問題,從而獲得不斷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學習到正確的學習方式,并且培養(yǎng)自己堅持不懈、努力拼搏的良好品質。
二、實行以生為本德育教學的基本策略
(一)以生為本,重視個性
以學生為根本而開展的德育教學,要特別注重每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班主任要從中找到學生性格和人格上的某些缺點,并針對其缺點采取合理的德育教學方式加以彌補,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有自知之明,這樣才能依據每位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來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
(二)以生為本,培植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在學校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趨勢下,班主任教師應該更為注重通過德育教學的方法和模式來逐步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水平,能夠以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和發(fā)展的角度去看待當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教師不應采用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磨滅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新精神,要更多給予學生鼓勵,激勵他們用于創(chuàng)新,對于學生的奇思妙想,教師應該予以客觀公正的評價,注重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
(三)以生為本,完善評價
學校德育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校德育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不刻意追求評價的客觀和精確。反映在評價標準的確定上,則在于不求全、不求細,而關鍵在于評價的有效性。
教師要對學生在學校的德育學習檔案資料和考試結果進行分析,客觀地描述學生學校德育學習的進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議。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實來評價學生。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
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要綜合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考試只是評價的方法之一。
結束語
學生的健康成長不應該僅僅是學識和成績方面的提升,而同時應注重其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先做人、后做事,沒有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將在社會上難以獲得持久的發(fā)展和進步。因此在當前的學校教育體系之中,應該將德育教學更多的滲透、融入學科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之中,強化班主任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用更多積極、向上的教學實例來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步完善自身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