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癌癥纏斗數(shù)年后,微軟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保羅·艾倫近日在西雅圖去世,死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并發(fā)癥,享年 65 歲。
艾倫和少年時代的玩伴比爾·蓋茨于 1975 年共同創(chuàng)立了微軟公司,Microsoft的公司名正是出自他手。艾倫負責了微軟公司前八年的技術運營,是少數(shù)幾個創(chuàng)造了 MS-DOS、Word等早期軟件的人,這些軟件最終掀起了一場個人電腦革命,也讓微軟成為了時代的弄潮兒。
1983 年,公司創(chuàng)立八年后,艾倫被首次診斷出患有霍奇金病,他與比爾·蓋茨也漸生嫌隙、關系惡化,黯然辭去了在微軟的日常職務,不過依舊留任微軟董事會直至 2000 年。
離開微軟后,艾倫依然在多個領域發(fā)光發(fā)熱,福布斯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去世時他已經(jīng)坐擁 203 億美元的身家。艾倫創(chuàng)立了投資公司 Vulcan,幾十年來在慈善事業(yè)上投入了 20 多億美元。他還是一位狂熱的體育迷,擁有 NBA 波特蘭開拓者隊和 NFL 西雅圖海鷹隊,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搖滾愛好者。
比爾·蓋茨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最親愛的朋友保羅·艾倫逝世了,這讓我感到非常傷心...... 沒有他,就不會有個人電腦的出現(xiàn)。微軟現(xiàn)任 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稱艾倫對微軟和科技業(yè)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艾倫創(chuàng)造了不可思議的產(chǎn)品、體驗和組織,在這個過程中,他改變了世界。
1953 年出生的艾倫比蓋茨大兩歲,1968 年,兩人相遇在了西雅圖湖濱學校(Lakeside School)的電腦教室里,志趣相投。
彼時的艾倫和比爾·蓋茨間有著很多的共同點:他們都是僅有十來歲的計算機愛好者,還都戴著一副眼鏡,他們從電傳終端自學編程,從《財富》雜志里學到商業(yè)基礎知識,夢想著每個家庭和每個辦公桌上都能有一臺電腦。
在 1995 年出版的《未來之路》(The Road Ahead)一書中,比爾·蓋茨對這段和艾倫共處的少年時光有著這樣的注解:在那段日子里,我們一起瞎晃悠,天馬行空。
1972 年,艾倫高中畢業(yè),他選擇留在了西雅圖,進入華盛頓州立大學就讀。兩年后,艾倫中輟學業(yè),在波士頓的霍尼韋爾公司找了一份程序員的工作——就在比爾·蓋茨就讀的哈佛大學附近。
正是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上,一臺早期的微型計算機,出現(xiàn)在了《大眾電子》(Popular Electronics)雜志的封面上。艾倫感覺到,一場個人電腦領域的革命,即將帶來。于是乎,他便開始不斷糾纏比爾·蓋茨,并最終成功說服了后者從哈佛大學退學,和自己一起投身這場革命。
1975 年,艾倫 22 歲,比爾·蓋茨 19 歲,微軟成立了。艾倫當時的想法是把公司稱為Micro-Soft,寓意微機和軟件的結(jié)合,這個公司名一直沿用至今,只是刪除了中間的連字符。
雙雙輟學的兩名年輕人,滿懷抱負地搬到了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在那里,一家名為 MITS 的公司已經(jīng)生產(chǎn)出了一臺笨重的臺式電腦 Altair 8800,被視作是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不過具有歷史意義的這臺微型計算機,卻十分缺乏可用的軟件。
這讓艾倫和比爾·蓋茨看到了機會。
他們出現(xiàn)在了 MITS 的辦公室里,并承諾可以提供 Altair 8800 可用的軟件。就這樣,兩人聯(lián)合開發(fā)了Microsoft BASIC,這是微軟歷史上的第一款產(chǎn)品。
艾倫和比爾·蓋茨事業(yè)在 1980 年迎來了重大突破,艾倫的命運卻也在不久之后猝不及防地墜入巨大的轉(zhuǎn)折。
那一年,IBM 公司決定轉(zhuǎn)向個人電腦市場,當年 10 月,微軟與 IBM 簽訂了合作合同,在沒有任何產(chǎn)品的情況下,承諾為 IBM 的個人電腦產(chǎn)品提供操作系統(tǒng)軟件。艾倫在這期間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他從一名開發(fā)者手中買下了操作系統(tǒng) QDOS 的使用權,使得微軟得以借力,以最快的速度在次年就推出 MS-DOS,即微軟磁盤操作系統(tǒng),并根據(jù)協(xié)議將其提供給了 IBM。
不過在這之后,艾倫便逐漸離開了軟件開發(fā)的第一線。路透社稱,艾倫從未展現(xiàn)出比爾·蓋茨那般在商業(yè)上的才智,相較之下,比爾·蓋茨才是那個被普遍認為在 90 年代推動微軟走進千家萬戶的人物。
1983 年,艾倫被診斷出患有霍奇金淋巴瘤。突如其來的疾病,不僅在身體上給艾倫帶來傷害,還無可避免地影響到了他的工作,讓他和多年摯友間的隔閡與嫌隙不斷加深。
當年年底,艾倫與比爾·蓋茨以及后來的微軟 CEO 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大吵一架,最終決定辭去在微軟的日常職務。艾倫在2011 年出版的自傳回憶錄中曝稱,自己當時無意中聽到了蓋茨和鮑爾默暗中謀劃減少其在公司的股份。艾倫寫道:他們感嘆我最近沒怎么工作,還討論如何通過向自己和其他股東發(fā)行期權來稀釋我的微軟股權。
在這本自傳中,艾倫還將自己視作是在公司的想法和愿景上著墨頗深的人物,坦言在和比爾·蓋茨一起工作的這段時間里,二人的友誼逐漸消亡,并將自己在公司的這段歲月比作是一段失敗的羅曼史(failed romance)。
比爾·蓋茨和鮑爾默后來都有因為謀劃減少艾倫股權的言論向后者道歉,但傷害卻已然造成,無疑在短時間內(nèi)讓艾倫難以釋懷。
艾倫依舊離開了微軟,不過仍留任微軟董事會直至 2000 年。
值得慶幸的是,艾倫和比爾·蓋茨在多年后還是慢慢修復了彼此的關系,重歸于好。2012 年 10 月,艾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想我們會再次成為朋友。無論我們之間發(fā)生過什么,都比不上我們曾經(jīng)共同奮斗的歲月。2013年,兩人再度同框,再現(xiàn)了一張 1981年的合影照片。
經(jīng)過放射治療后,艾倫逐漸從一開始的癌癥疾病中恢復了過來。但令人錯愕的是,2009 年,他又被診斷出患上了非霍奇金淋巴瘤。艾倫在兩周前通過個人官網(wǎng)披露了這一消息,表示自己在2010 年 4 月就進入了緩解期,但這一疾病在今年又再度回歸。
這是艾倫第三次被診斷出患有某種形式的淋巴瘤,他的主治醫(yī)生說,對這一次的疾病治療持樂觀態(tài)度。但遺憾的是,這一次,上帝沒能再度眷顧他。
回過頭來看,與癌癥纏斗了半輩子的艾倫,因為患病等因素黯然出走微軟,卻也在因此在軟件業(yè)之外,書寫了另一番別樣的多彩人生。
作為 NBA 波特蘭開拓者隊和 NFL西雅圖海鷹隊的老板,艾倫將他的大部分財富和興趣都投入到了職業(yè)體育中。
NBA 總裁亞當·西爾弗(Adam Silver)在一份聲明中稱,艾倫是商業(yè)、慈善和體育領域的終極開拓者。西爾弗說,艾倫是 NBA 歷史最悠久的老板之一,一直對 NBA 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增長以及對新技術的擁抱有著極大的熱忱。
艾倫還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飛機Stratolaunch,想要借此來將火箭發(fā)射進入太空。維珍銀河創(chuàng)始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將艾倫視作是商業(yè)太空旅行的先驅(qū):我們有著共同的信條:通過以新的方式探索太空,我們可以改善地球上的生活。
他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豪華游艇之一的Octopus(章魚號),這艘游艇長約 122 米,常被用來舉辦許多豪華派對,但在某些方面也展露著艾倫的情懷。2015 年,在艾倫的指導下,一支研究小組利用這艘船發(fā)現(xiàn)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最大型戰(zhàn)艦之一:1944 年沉沒的日本艦艇武藏號的殘骸。
艾倫當時向 CNN 坦言,由于父親在美軍服役的關系,他對二戰(zhàn)歷史十分地迷戀,一度還擁有至少 20 架二戰(zhàn)時代的飛機。他說:武藏號真的是一個工程奇跡,作為一名工程師,我非常欣賞它身上的技術。
作為一名搖滾愛好者,艾倫還擁有一只隨時待命為他演奏的樂隊,并花費2.5 億美元建立了一個專門為他的偶像、已故吉他手 Jimi Hendrix 設立的博物館。
盡管在許多人看來,艾倫多樣的生活方式顯得有些奢靡頹廢,但他的慈善事業(yè)卻也是非常出名。
最近,艾倫向西雅圖市政府捐款3000 萬美元,以幫助當局建造一個預計將容納 94 名無家可歸人士或低工資家庭的公寓大樓。他還是捐贈誓言(Giving Pledge)的早期簽署者,這是由比爾·蓋茨和投資人巴菲特所發(fā)起的一項倡議,旨在鼓勵富有的個人將大部分財富捐贈給慈善機構。
統(tǒng)計顯示,在慈善和社會公益方面,艾倫已經(jīng)投入了 20 多億美元的資金,包括使用無人機來打擊非洲的偷獵行為、針對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幫助艾倫腦科學研究所完成人腦圖譜以了解意識和阿爾茨海默氏癥等疾病的起源......
華盛頓州長杰伊·英斯利(Jay Inslee)說,艾倫是該州歷史上的一位巨人。
三年前,在紀念微軟成立 40 周年的時候,艾倫在個人 Twitter 上發(fā)布了該公司第一款軟件產(chǎn)品的代碼,上面寫道: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1975 年,版權所有。
艾倫當時感慨稱:看著自己 40 年前編寫的一些代碼,然后想說是『這些字符成就了微軟的今天』,這種感覺真是不可思議。
而正是這些不可思議的代碼,改變了世界,也給艾倫 65 載的生命,留下傳奇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