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宋艷玲
【摘要】新課改要求,當前高中政治教學中應加強人文關懷滲透,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高中政治教師作為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主導者,在高中生人文教育中發(fā)揮著積極作用,同時,對高中政治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對教師應用人文教育開展教學的能力也有著更高要求,本文通過闡述影響高中政治教育滲透人文教育的因素,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為高中政治教育滲透人文精神提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高校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柔性管理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074-02
引言
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是對學生實行剛性管理,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做到遵守和服從。這是一種單一的與單向的帶有強制性的管理方式,一直以來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的改變,因此通過剛性管理約束學生,會造成對于學生“人性”的忽視。因此,柔性管理越來越受到部分高校的推崇,逐漸應用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
1.柔性管理理念的必要性
柔性管理堅持以人為本,本質上屬于一種人性化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內在人本性,在管理手段方面也有一定的情感性,對管理對象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個體性[1]。因此,通過柔性管理進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主要體現(xiàn)在:
1.1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求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對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與時俱進,通過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促進工作方式不斷得以改進創(chuàng)新[2]。為了能夠做到這些,就必須把思想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堅持以學生為本,對于大學生內在的需求,要盡量得以滿足,從而促進他們在高校中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推動自身的快速發(fā)展,從而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
1.2是高校在培養(yǎng)人才過程中的需要
在傳統(tǒng)的高校管理理念中,剛性管理是高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最主要的方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一些剛性管理的弊端也隨之暴露無遺。剛性管理在實行過程中,過分強調紀律性和組織性,對于學生的內在情感要求則有所忽視,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缺乏對于學生的理解和信任,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而且,對于學生過度的進行剛性管理,會導致學生對于這種制度的敵視,更加不利于規(guī)章制度的實行,無法達到教育的預期目標。因此,必須對剛性管理進行一定的改變,只有通過改變,才能真正推動學生進一步發(fā)展,從而達到教育的預期目標。
2.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2.1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
堅持以人為本是柔性管理的核心內容,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因此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將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設定為促進學生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做好溝通方面的工作,通過采取多種途徑,比如心理咨詢、就業(yè)和資助等方式,積極進行交流,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身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進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最終促進自我完善,做到自我升華。
2.2構建合理的柔性管理模式
在進行柔性管理的過程中,只有通過科學、合理、完善的管理模式,才能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3]。因此,在管理過程中,必須設定好管理目標,從而使學生在被管理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進行“自我管理”。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從而促進其自身的發(fā)展。同時在管理過程中,必須針對當前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強化柔性管理的設計原則,進一步促進柔性管理質量的提升,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而且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隨時根據學生自身的發(fā)展而相應的調整管理方面的策略,做到與時俱進,促使教育方式的靈活多變,促進合理的柔性管理模式的發(fā)展。
2.3進一步促進柔性管理評價體系的優(yōu)化
在柔性管理系統(tǒng)的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就是進行評價工作。通過進行評價工作,可以有效對管理人員進行監(jiān)督,從而促進管理者在結束管理之后,管理結果能夠更加的優(yōu)化。柔性管理模式在實行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是對于學生的理解和尊重,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這種評價方式,有利于學生積極投入到其中,有利于學生自主的進行自我審查工作,從而進一步推動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促進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結語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高校在對于學生的管理過程中,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不同,通過柔性管理,在接受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促進自身的快速發(fā)展做出努力,進而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最終促進自我完善,最終實現(xiàn)自我升華,更好地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黃德心.高校學生柔性管理思想的探討[J].荊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教育學刊,2013(10):51-54.
[2]臧文彬.新時期8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分析及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7):157-158.
[3]張繼全.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廣西輕工業(yè),2015(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