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陽, 李占臺, 劉東霞, 王激清, 劉貴河*
(1. 河北北方學院草地研究所, 河北 張家口07500; 2. 河北北方學院農林科技學院, 河北 張家口07500)
草坪具有調節(jié)氣溫,增加濕度,保持水土和防風固沙等生態(tài)效應,也是城市休閑綠地,運動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2]。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草坪面積不斷擴大,人們對于草坪的養(yǎng)護管理投入也不斷增加,而草坪的施肥管理水平卻相對滯后。氮作為草坪植物需求量最多的營養(yǎng)元素,是影響草坪質量的主要因素,為了獲得高質量的草坪,必需加強合理氮肥施用措施的研究[3]。已有的研究表明,草坪氮肥施用中存在偏施和多施的問題,速效氮肥短期內不能被草坪吸收,而部分揮發(fā)到大氣中造成大氣污染;另一部分通過硝態(tài)氮的淋溶作用進入地下水,引起地下水的富營養(yǎng)化[4-7]。Kevin等[8]研究了建植25年草坪中氮肥的施用對硝酸鹽淋溶的影響,發(fā)現(xiàn)在施氮量為245 kg·hm-2時,淋溶液中的硝酸鹽是可飲用水中允許硝酸鹽含量的2~3倍,導致了嚴重的地下水污染,施氮量是草坪氮營養(yǎng)淋溶損失的最主要因素。此外,氮肥種類、降水和灌溉、施肥季節(jié)等因素也是影響硝態(tài)氮淋溶的關鍵因素[9-10]。
緩釋肥是近年來在農業(yè)生產中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肥料,緩釋肥的使用可以避免土壤中養(yǎng)分過量,協(xié)調土壤養(yǎng)分過量與植物養(yǎng)分吸收之間的矛盾,既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滿足植物生長期對氮素的需要,又可以減少了硝態(tài)氮的淋失,表現(xiàn)出明顯的環(huán)境效益[11-14]。但是緩釋肥也有缺點,即不能滿足草坪生長初期對氮素的需求[15],因此在農業(yè)生產中提出了速效氮肥和緩釋肥配施的措施。呂小紅等研究發(fā)現(xiàn)緩釋肥以基蘗肥的形式施入水稻中,適宜后移速效氮肥的施入有利于水稻產量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16]。崔文慧等研究發(fā)現(xiàn),在速效氮肥與緩釋肥配施的條件下,緩釋肥在基肥中所占比例越大,油菜中全氮、全磷、全鉀含量越高,并且可以提高肥效,提高油菜的生物量[17]。因此為改善草坪質量并減少硝態(tài)氮在土壤中的淋洗,探討草坪速效肥和緩釋肥最適配施,本研究以高羊茅草坪草為研究對象,研究二者不同比例配施對高羊茅草坪質量和土壤硝態(tài)氮積累的影響,旨在為高羊茅草坪的施肥管理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jù)。
試驗于2016年5—11月在河北北方學院草地研究所的試驗田中進行,試驗區(qū)位于40°46′1″ N,114°52′20″ E,海拔331 m,年平均氣溫7.7℃,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試驗地為垃圾填埋場,表層(0~20 cm)土壤有機質含量為7.57 g·kg-1,堿解氮含量為33.13 mg·kg-1,速效磷含量為21.10 mg·kg-1,速效鉀含量為117.91 mg·kg-1,pH值為8.17,容重為1.32 g·cm-3。
供試高羊茅品種:奮進2號(Festucaarundinacea‘Endeavor II’)。供試速效氮肥:普通尿素(46.4% N),緩釋氮肥:包膜尿素(40% N,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提供),磷肥:過磷酸鈣(12% P2O5),鉀肥:硫酸鉀(50% K2SO4)。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試驗,小區(qū)面積2 m×3 m,試驗設6個處理,普通尿素(U)與包膜尿素(S)比例分別為7∶3(A),6∶4(B),5∶5(C),4∶6(D),3∶7(E),并以不施肥為對照(CK)。各處理磷肥和鉀肥用量相同,均為P2O514 g·m-2和K2SO48 g·m-2。每個處理重復3次,共計18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之間間隔25 cm,以防止小區(qū)之間串水串肥。高羊茅播種量為50 g·m-2,試驗于2016年7月5日撒播在田間。肥料于7月2日施入各小區(qū)。播種后,用蘆葦簾子做遮陰處理,一周后將蘆葦簾子撤去。
對各處理的高羊茅采用相同的田間管理措施:根據(jù)田間雜草情況隨時進行雜草拔除;根據(jù)草坪長勢,每次測定草坪質量后對草坪進行修剪,刈割留茬5 cm,草屑收集后移出試驗區(qū);根據(jù)降水情況,適量灌溉,未下雨時,每天對各小區(qū)使用噴灌進行灌溉。
1.3.1草坪外觀指標測定 草坪生長速度的測定:草坪生長速度用一周內植株生長高度表示,每次修剪前每小區(qū)隨機選取(按S型)10個樣點,測量樣點附近植株的自然高度,其數(shù)量值剪去修剪留茬高度即為一周內植株的生長高度(精確到0.1 cm)。
草坪分蘗數(shù)測定:每4周測一次草坪分蘗數(shù),測量方法是每個處理選取1個具有代表性的5×5 cm2樣方,手工計數(shù)。
地上生物量: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方,使用環(huán)刀取直徑為10 cm的草皮柱,放入預先準備好的塑料袋中,帶回實驗室。將草皮柱地上部分剪下,裝入鋁盒中,在105℃的烘箱中殺青l(xiāng) h,然后在85℃下烘干至恒重,稱得干重。試驗每一個月進行一次,每個處理重復3次。
地下生物量:選取有代表性的樣方,齊地面剪去地上部分,用直徑為10 cm的環(huán)刀取土,包上兩層紗布用自來水沖洗并除去砂礫、石子、腐殖質等殘留物,75℃烘干至恒重,準確稱取其質量(精確到0.01 g)。試驗每一個月進行一次,每個處理重復3次。
1.3.2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測定 在試驗進行前及實驗進行過程中每月取土,每小區(qū)土壤樣品采集3各樣品點,采樣深度分別為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共5層,新鮮土樣帶回實驗室立即測定土壤水分含量。用0.01 mol·L-1的CaCl2浸提,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18]。
根據(jù)所測定的各土層硝態(tài)氮的含量和土壤的容重,計算0~100 cm各處理土壤中硝態(tài)氮殘留量(R)[19]。計算公式如下:
R=R1+R2+R3+R4+R5,其中,Ri=c×(D×H×A)×10-6
式中:Ri為每一土層的硝態(tài)氮殘留量(kg·hm-2);c為該土層硝態(tài)氮含量(mg·kg-1);D為該土層土壤容重(kg·m-3);H為每一土層的厚度(0.2 m);A為每1 hm2土地的面積(10 000 m2)。
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Excel軟件進行計算和繪圖,用DPS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檢驗分析。
各處理對高羊茅生長速度的影響如圖1所示。高羊茅在7—11月的生長速度呈先降低后增長的趨勢。在種植初期(7月23日)高羊茅生長速度最快,均在3.3 cm·周-1以上,且A處理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兩者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高羊茅在8月5日—9月5日這一階段生長速度達最小值,各處理均小于0.50 cm·周-1。9月5日之后,各處理高羊茅的生長速度增加,且顯著高于對照。綜合分析整個生長季,C、D、E處理生長速度較為穩(wěn)定,維持在1.00~1.50 cm·周-1。因此整體來看C、D、E三個處理高羊茅的生長速度穩(wěn)定。
各處理對高羊茅分蘗數(shù)的影響如圖2所示。草坪的分蘗數(shù)至施肥后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隨時間呈現(xiàn)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到 10月5日出現(xiàn)峰值。其中在8月5日之前,A、B處理高羊茅的分蘗數(shù)顯著高于其他處理,且A處理草坪的分蘗數(shù)高于B處理。9月份C、D處理的分蘗數(shù)增加加快,與A、B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10月5日高羊茅分蘗數(shù)出現(xiàn)峰值,并且D、E草坪的分蘗數(shù)顯著高于其他處理。之后,各處理高羊茅的分蘗數(shù)有所降低,但D、E處理依舊顯著高于其他處理,整體表現(xiàn)為:E>D>C>B>A>CK。從試驗結果來看,D、E處理在試驗后期對增加高羊茅的分蘗數(shù)效果顯著。
圖1 不同施肥處理對高羊茅生長速度的影響Fig.1 Growth rate of tall fescue at different treatment注: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下同Note∶Different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the 0.05 level, the same as below
圖2 不同施肥處理對高羊茅分蘗數(shù)的影響Fig.2 Filler of tall fescue at different treatment
各處理對高羊茅地上生物量的增長如圖3所示。高羊茅地上生物量的增長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其中A、B處理在9月11日達到峰值,之后高羊茅的地上生物量顯著下降,D、E處理在10月11日達到峰值,但D處理在9—11月期間地上生物量波動較小,維持在0.55~0.85 g·cm-2。在9月11日之前,各處理地上生物量增長緩慢,并且各處理與對照之間無顯著差異。9—11月期間,C、D、E三個處理地上生物量增長較為平穩(wěn),并且E處理在試驗后期地上生物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并且緩釋肥所占比例越大,地上生物量增長越大,且各處理的地上生物量均高于對照。
圖3 不同施肥處理對高羊茅地上生物量的影響Fig.3 Abovebiomass of tall fescue at different treatment
各處理對高羊茅地下生物量的增長如圖4所示。高羊茅地下生物量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從播種到8月11日,各處理地下生物量的增長與對照之間無顯著差異。9月11日A、B、C處理后的高羊茅地下生物量顯著高于D、E處理,并且A、B、C處理地下生物量的增長較大。10月份,A、B處理地下生物量的增長變緩,D、E處理增長加快,此時D、E處理的地下生物顯著高于A處理。10月11日—10月11日期間,D處理的地下生物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由此可見,D處理是最有利于高羊茅地下生物量增長的處理方式。
圖4 不同施肥處理對高羊茅地下生物量的影響Fig.4 Underground biomass of tall fescue at different treatment
有研究表明,土壤硝態(tài)氮的淋洗主要受可溶性氮的分布和數(shù)量的影響[20],據(jù)相關研究顯示,草坪土壤無機氮以硝態(tài)氮為主[21]。由圖5可知,整個生長季中施氮處理下0~60 cm的土層中的硝態(tài)氮含量均高于對照,在60~100 cm的土層中各處理差異不大。整體來看,在草坪建植前未施入氮肥,但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較高,除在20~40 cm的土層外,其他土層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均超過15 mg·kg-1,甚至在60~100 cm的土層中,硝態(tài)氮含量高達42.16 mg·kg-1(60~80 cm),33.31 mg·kg-1(80~100 cm)。隨著試驗的進行,土壤中硝態(tài)氮的含量呈下降趨勢,并且各土層的對照處理高羊茅從播種前一直到收獲后硝態(tài)氮含量不斷降低,即隨著高羊茅的生長發(fā)育吸收,土壤中硝態(tài)氮處于不斷損耗的過程。
分析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層硝態(tài)氮含量變化規(guī)律可以得到,A、B、C處理在表層(0~20 cm)的土壤中硝態(tài)氮含量逐漸降低,C、D硝態(tài)氮含量保持較為平穩(wěn)。20~40 cm的土層中,在8月1日土壤中的硝態(tài)氮含量達到最高值,其中,A處理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最大,但是在9月1日顯著降低,其他處理變化較為平穩(wěn)。40~60 cm的土層中,A、B、C三處理硝態(tài)氮含量呈下降趨勢,D、E處理呈增長的趨勢。綜合三個土層硝態(tài)氮含量可以看出,D、E處理在試驗后期(11月1日)0~60 cm的土層中硝態(tài)氮含量高于A、B、C處理。分析60~80 cm,80~100 cm土層硝態(tài)氮含量變化規(guī)律可以得到,60~100 cm的土層中硝態(tài)氮較草坪建植前顯著降低,但A、C處理在60~100 cm的土層中硝態(tài)氮含量明顯高于其他處理。
作物收獲后殘留在土壤剖面硝態(tài)氮的含量及其空間分布特征是表征硝態(tài)氮淋失風險的重要指標[24]。由于溫度的影響,高羊茅在11月份進入休眠期,地上部分枯萎,生理活動基本停止。圖6為不同處理高羊茅休眠后各土層硝態(tài)氮含量變化趨勢,從試驗結果來看,不同土層中硝態(tài)氮含量波動較大,但隨著土層深度的增加均呈現(xiàn)出先增大后減少的趨勢。其中B處理在0~80 cm的土層硝態(tài)氮含量與對照之間的差異較小,80~100 cm的土層中顯著增加。A處理在20~40 cm的土層中硝態(tài)氮含量降低,但隨著土層深度的增加,A處理土壤中硝態(tài)氮的殘留量顯著增加,在60~80 cm的土層中硝態(tài)氮積累最多,達13.33 mg·kg-1。C、D處理在0~80 cm隨著土層深度的增加硝態(tài)氮含量逐漸增加,但D處理在0~60 cm的土層中殘留量高于C處理。E處理在40~60 cm硝態(tài)氮的積累量達到最大水平,在60~80 cm的土層中殘留量較小。
圖5 各處理對高羊茅生長季各土層硝態(tài)氮含量Fig.5 Change of nitrogen contents of Festuca bluegrass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and terms
一般而言,高羊茅的根系在0~60 cm的土層中所占比例高達90%,其中,在0~10 cm的土層中比例達60%[21],因此,根據(jù)高羊茅生長發(fā)育特征,60 cm可以作為草坪冬季休眠前硝態(tài)氮淋溶損失的下邊界,即超過60 cm土層的硝態(tài)氮存在的更大的淋溶損失的風險。從表1中可以看出,高羊茅休眠時0~100 cm的土層中,僅B處理的土壤硝態(tài)氮殘留量與其他處理有顯著差異,與對照無顯著差異。B處理在高羊茅休眠時土壤中殘留的硝態(tài)氮含量最少,且0~60 cm的土層中硝態(tài)氮含量占總含量的52.96%。其他處理之間無差異,但從高羊茅休眠時不同土層硝態(tài)氮積累量中可以看出,E處理土壤硝態(tài)氮的積累量主要集中在0~60 cm的土層中,所占比例大于60%。其它處理0~60 cm土壤中硝態(tài)氮的殘留量均集中在45%~60%。因此,各處理均存在淋溶的風險,且積累總量越高,存在淋溶風險的硝態(tài)氮量越大。各處理硝態(tài)氮的淋溶風險呈A>C>B>D>CK>E。
圖6 不同處理高羊茅休眠后各土層硝態(tài)氮含量Fig.6 Nitrate nitrogen contents of tall fescue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and terms
表1 施肥處理對高羊茅試驗結束時不同土層硝態(tài)氮積累量及所占百分比Table 1 Nitrate nitrogen contents and percentage of tall fescue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and terms
注: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Note∶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the 0.05 level
由于緩釋肥減緩了肥料養(yǎng)分在土壤中的釋放的速度,從而增加了肥料的利用率,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24-25]。2種肥料配施是希望養(yǎng)分供應與植物需求相同步[26]。在草坪草質量方面,緩釋肥具有控制草坪草生長速度[22],維持草坪觀賞質量的重要作用,是反映草坪氮素狀況的重要指標[27]。在草坪管理的過程中,均勻緩慢的生長速度,較大的草坪分蘗數(shù),對于較少修剪次數(shù),增加草坪密度,降低草坪養(yǎng)護管理過程中的成本投入具有重要作用[28-29]。試驗結果表明,隨著緩釋肥所占比例的增大,高羊茅的生長速度越穩(wěn)定。由于緩釋肥肥效存在滯后性,在施肥前期肥效發(fā)揮緩慢[30],而一定比例的速效肥對于促進高羊茅前期的生長發(fā)育有積極作用,所以在試驗初期高羊茅各項指標差異不大。從試驗后期的結果來看,速效氮肥(U)與緩釋氮肥(S)比5∶5(C),4∶6(D),3∶7(E)的三個處理高羊茅生長速度穩(wěn)定,這與邊秀舉[31-32]、楊曉華[33]的研究相一致,緩釋肥可以穩(wěn)定的控制草坪草的生長速度。同時當緩釋肥所占比例大于1∶1時,對草坪的分蘗數(shù)、地下、地上生物量等其他指標也有持續(xù)穩(wěn)定促進作用。但本研究中草坪草分蘗數(shù)的結果與劉玉杰[30]的試驗結果不同,劉玉杰認為未施肥草坪與各施肥處理草坪的分蘗密度相差不大,并且夏季仍能維持在 200株·m-2以上。而本試驗中緩釋肥所占比例較大的D、E處理能夠保持草坪草較大的分蘗數(shù),并且各處理顯著高于對照??赡苁怯捎诒驹囼灧N植時間較晚,在溫度適宜的春季高羊茅沒有經歷充分的生長,在速效肥肥效期內,由于夏季高溫限制了草坪草的生長,所以差異較大的緣故,其結果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在草坪施肥對硝態(tài)氮的影響的研究中,采用滲濾筒試驗結果證明緩釋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并降低硝態(tài)氮的淋洗[22]。氮肥施用量和土壤中硝態(tài)氮的殘留量密切相關,施氮量越高草坪土壤中殘留的硝態(tài)氮也越多[23]。目前,城市綠地的種植土大多為垃圾回填土壤,漏水漏肥現(xiàn)象會比較嚴重[34],與本試驗田情況相似。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緩釋肥所占比例大于1∶1的D、E處理,硝態(tài)氮主要殘留在0~60 cm的土層中,而緩釋肥所占比例小于1∶1的A處理,硝態(tài)氮主要殘留在60~100 cm的土層中。同樣D、E在0~60 cm土層中硝態(tài)氮殘留較多,而A處理恰好反之。結合硝態(tài)氮的淋溶風險,當速效肥與緩釋肥比為3∶7時,硝態(tài)氮的淋溶風險小于對照處理,可以顯著降低施肥對環(huán)境所造成的污染,具有較高的環(huán)境效益。
綜合分析兩種肥料配施對高羊茅的質量指標的影響,并考慮土壤硝態(tài)氮時空分布帶來的環(huán)境風險,可以認為,在本試驗條件下,當速效肥與緩釋肥比為3∶7時,既可以保持高羊茅較高的觀賞質量,又可以減少硝態(tài)氮的淋洗。當然,兩者肥料配施的比例必須進一步進行試驗,觀察高羊茅的返青率及返青時土壤硝態(tài)氮的含量,從而為高羊茅草坪的養(yǎng)護管理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