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本”并沒有官方定義,行業(yè)內普遍將厚度小于20mm、滿足14英寸(不足1.8kg)或15.6英寸(不足2.0kg)重量指標的筆記本歸類到輕薄本的范疇中。而不同品牌的輕薄本,則可根據(jù)自身定位,搭配15W TDP的低功耗版英特爾八代酷?;駻MD銳龍移動處理器(圖1),并在集成的核顯和獨立顯卡上進行取舍。
很多人在選購筆記本時還盲目地遵循“非獨顯不娶”的觀念。那么,獨顯真的必須是輕薄本的標配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英特爾八代酷睿處理器都集成UHD620核芯顯卡(下文簡稱“核顯”,45W TDP的八代酷睿標壓版集成UHD630,頻率稍高一些)(圖2),AMD銳龍移動處理器則集成Radeon Vega 8(銳龍R5 2500U)或Radeon Vega 10(銳龍R7 2700U)核顯(更低端的銳龍R3系列不在本文討論之中)。其中,UHD620核顯性能墊底,而Radeon Vega 8和Radeon Vega 10在搭配雙通道DDR4內存時則分別可媲美NVIDIA旗下的GeForce MX130和MX150。
回到前面的問題,獨顯是否標配,關鍵還得看你平時都玩什么游戲。如果你只愛玩《英雄聯(lián)盟》,哪怕是UHD620核顯就完全夠用了。在1080P+最高畫質下,UHD620核顯能確保平均幀數(shù)在60fps左右,不會因GPU性能不夠而引發(fā)卡頓。
當然,如果你喜歡玩《戰(zhàn)地1》、《古墓麗影:崛起》、《絕地求生》級別的游戲,哪怕在 1366×768像素和中低畫質下,UHD核顯的平均幀數(shù)也難以突破20fps大關,此時就必須等著獨立顯卡救場了(圖3)。
在獨立顯卡領域,最令人頭痛的就是“馬甲”現(xiàn)象了。比如,NVIDIA最新的GeForce MX110/MX130就是上代GeForce 920MX/940MX的馬甲;AMD陣營的Radeon RX500系列也和Radeon RX400家族有著相同的血緣。
因此,輕薄本在獨立顯卡的搭配上,我們應該遵循“末尾淘汰制”,即不要考慮定位較低的入門級獨顯。
我們不妨以3DMark評測軟件Fire Strike測試項目的Graphics得分為例(圖4),將UHD620作為標桿,再拿它與 NVIDIA和AMD旗下的獨顯/銳龍集成的核顯做個對比(見表)。從結果來看,GeForce MX110和Radeon 530與 UHD620核顯之間并沒有拉開太大的性能差距,UHD620玩起來特別卡頓的游戲,這兩款獨顯玩起來也是“幻燈片效果”。因此,對于這種位列入門獨顯末端的型號,首先就得被咱們列入淘汰名單。
為了提升競爭力,筆記本廠商們現(xiàn)在也很少“玩虛的”,除了給非常小眾的機器搭配GeForce MX110和Radeon 530這種入門級獨顯以外,凡是能列入“爆款”名單的輕薄本,大都搭配了NVIDIA GeForce MX150這款明星獨顯(圖5),而且還都主打“滿血版”,其性能大約是UHD630核顯的3倍以上。
可以說,凡是武裝GeForce MX150獨顯的輕薄本,就都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游戲底蘊。比如,在1366×768像素+中低畫質下,此類輕薄本可以流暢運行《戰(zhàn)地1》和《絕地求生》級別的大型3D游戲,在享受輕薄本特有的輕盈便攜屬性之余,還能暢快地玩玩游戲,足夠了。
可能有同學會問了,市面上還有不少搭配GeForce MX130和Radeon RX540獨顯的輕薄本,這些產(chǎn)品就不值得選購了嗎?答案很簡單啊,同價位已經(jīng)可以買到電動自行車(MX150)了,還要啥普通自行車(MX130或Radeon RX540)?
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朝三暮四”的情結,既想要筆記本盡可能輕薄,還希望可以在1080P+中高畫質下流暢運行大型3D游戲。為此,在輕薄本領域也逐漸衍生出了一些更加專注于游戲的產(chǎn)品。只是,滿血版MX150獨顯可以穩(wěn)定運行在13英寸的輕薄本身上,而輕薄本要想塞進GTX級別獨顯還能避免過熱降頻,就必須從15.6英寸身材起步了,而且價格普遍不算便宜,重量也都在2.0kg起步,不再輕盈。
GT X1050,就屬于輕薄本可以獵裝獨立顯卡的上限,它采用了和臺式顯卡GTX1050系列相同的GP107核心,同時流處理器、光柵單元和紋理單元數(shù)量也是完全一致。這款顯卡的Fire Strike Graphics得分在6000左右,是UHD620核顯的6倍,足以確保在1080P+中畫質下流暢“吃雞”。
目前搭配G T X1 0 5 0獨顯的輕薄本有小米筆記本Pro GTX版(圖6),i5-8250U+8GB+256GB+ GT X10 5 0 M a x-Q版售價為6 2 9 9元;華碩頑石熱血版Y X 5 7 0 U D,i 5 -8 2 5 0 U + 8 G B +12 8 G B SSD+1TB+GTX1050版售價為6799元,它們的價格較同等便攜性搭配MX150滿血版的輕薄本貴了500元到1000元左右。
問題來了,同等價位我們已經(jīng)可以買到采用窄邊框設計的游戲本了(圖7),比如拯救者Y7000和惠普暗影精靈4,目前i5-8300H+GTX1050 Ti版售價也不過6000元左右,整體性能較上面提到的兩款輕薄本有了質的提升。因此,GTX1050獨顯的輕薄本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便攜性勉強可以接受,價格與游戲本持平,但性能又沒法和后者相比,只能在一個相對小眾的市場夾縫中求生存了。
可能又有人會說了,咱不差錢,就是希望將輕薄和性能結合,那輕薄本的獨顯集顯在哪里?
此時,戴爾XPS15和微星GS65就可以滿足你的好奇心。其中,戴爾XPS15是一款厚度17mm、重量只有1.7kg的15.6英寸輕薄本。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可選英特爾八代酷睿i7-8750H和NVIDIA G e Fo rc e GT X10 5 0T i(Ma x-Q)獨顯搭配,性能非常強悍,只是價格也是萬元起步。
微星G S 6 5同樣是一款15.6英寸游戲本(圖8),之所以刻意強調它,是因為這款產(chǎn)品的厚度和重量分別只有17.7mm和1.8kg,比惠普星15、聯(lián)想小新潮7000-15、宏碁蜂鳥Swift3-15和小米筆記本Pro等15.6英寸“真輕薄本”還要輕薄。
而微星GS65最讓輕薄本們汗顏的是,它竟然在如此纖薄的機身內可同時容納英特爾八代酷睿i7-8750H和NVIDIA GeForce GTX1070(Max-Q)獨顯的組合,哪怕是《奇點灰燼》這種硬件殺手級別游戲也能跑出40fps以上的幀數(shù)。
但是,為了在17.7m m的身材里“鎮(zhèn)壓”CPU和GPU的高溫,微星GS65采用了三風扇四熱管的設計(圖9),這種設計不僅對OEM廠商的研發(fā)實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還將導致成本飆升,最終造就了微星GS65高達14999元(GTX1060版)的起價。
可以說,輕薄本不是不能兼顧游戲本才能具備的頂級性能,只是這種刻意迎合游戲玩家的設計非常不經(jīng)濟。要知道,和微星GS65同配置的普通游戲本(2.5kg左右)售價普遍不足9000元。輕薄本與獨顯之間的關系需要秉承“夠用就好”的原則,入門級獨顯除非白送,加價銷售就有騙錢的嫌疑。而輕薄本也能無限制地換裝更高端的GTX級別獨顯,只是如此設計不夠經(jīng)濟,只適合預算充裕的小眾客戶。作為普通消費者,建議大家還是將目光鎖定在武裝MX150獨顯,或是售價低于5000元搭載銳龍移動處理器的輕薄本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