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吉振宏
摘 要: 在素有“禮儀之邦”美稱的中華大地,對甘南藏區(qū)寄宿生進行禮儀教育有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如何提高禮儀教育的實效性,是本文探究的重點,筆者認為,對甘南藏區(qū)寄宿生進行禮儀教育,要堅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同時注重隱性教育,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禮儀的相關知識,并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關鍵詞: 甘南藏區(qū);寄宿生;禮儀教育
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管子認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些對禮儀的經典解釋深刻地揭示出了禮儀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禮儀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為規(guī)范,在協(xié)調人際關系、維護民族尊嚴、促進世界和平、推動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甘南藏區(qū)在長期的經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受到國內外各種思想文化的影響和沖擊,自身的習俗、生活禮儀等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同時,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鑒、吸收和融合中,出現(xiàn)了對自身文化認同的模糊及對其他文化認識不足的“夾縫”現(xiàn)象,以至于使學校在寄宿生管理方面的難度加大。由此可見,對甘南藏區(qū)寄宿生進行禮儀教育有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要提高甘南藏區(qū)寄宿生禮儀教育的實效性,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入手:
一、 理論學習——學校建立完整的禮儀課程體系
查閱文獻資料,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關禮儀教育的書籍紛繁多樣,有《禮儀知識》《社交與禮儀》《禮儀全書》等等。這些書籍都從不同側面介紹了禮儀及禮儀教育的內容,而我們要對甘南藏區(qū)的寄宿生進行禮儀教育,就需要在黨的教育政策的指引下,結合地區(qū)實際情況,構建完整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禮儀教育課程。
要對甘南藏區(qū)(甘南藏區(qū)有藏、漢、回、土、蒙等24個民族,其中藏族占總人口的50%)的學生進行禮儀教育,除了要有一般意義上的禮儀教育內容外,還需要融入藏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禮儀知識。整合所有內容,形成自己的校本課程,每周安排固定時間和專業(yè)教師,進行理論學習。
二、 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倍Y儀教育要在完整的理論體系指導下,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實踐第一的觀點,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其實效性。
(一) 學校層面
1. 課堂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
課堂是教書育人的主陣地。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學生。課堂上,教師要以身作則,學生要嚴于律己,不做妨礙教學秩序的事情、衣著大方得體,保持教室文明、自覺遵守紀律,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將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培養(yǎng)寄宿生的文明行為和禮貌習慣,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2. 舉辦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用隱性教育的方式
高一年級學生專題會
情景一:老師準備了茶水,隨機挑選了部分同學,分A、B兩組,要求:第一,A組同學將茶水送到B組同學的面前;第二,其他同學認真觀察并記錄整個過程。
情景二:小品《毛二撒應聘記》
小品大意:一個月時間應聘8家單位都以失敗告終。聽說甘南電視臺招聘記者,學新聞的毛二撒覺得專業(yè)對口,前來應聘,自認為該職位非己莫屬。一進人事部辦公室,直接上去雙手握住女經理的手,一邊握著,一邊叫大姐好。在經理示意后,大大咧咧地坐下,蹺起二郎腿,還亂晃動,完全一副痞子形象。經理在看了他皺皺巴巴的簡歷后,告訴他,回去等消息。隨后,毛二撒打著響指,大步流星地走了。經理……
兩個情景分別反映出學生在待人接物時的表現(xiàn)及面試中的表現(xiàn)。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程學生參與,自己發(fā)現(xiàn)不足,然后提出正確做法,最后由老師總結稍加點評。
整個專題會,沒有枯燥乏味的理論學習,沒有強制性言語“你要怎么做、你不能怎么做”,有的只是寓教于樂的活動,在趣味活動中自我感知,升華理論,讓學生對禮儀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 家庭層面
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潛移默化的特點,而且文化還影響著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一個家庭,父母的儀容端莊、服飾得體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表現(xiàn),因此,不管是家庭日常生活,還是重大節(jié)日聚會,父母都應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個人儀表、儀容、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所涉及的禮儀知識。幫助孩子,讓孩子認識到“秀外慧中”的道理。
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養(yǎng)》里寫到:“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睂乃奚M行禮儀教育更離不開家庭。一個家庭,好的家風,很重要。家長應抓住月假、寒暑假的機會,對孩子禮儀方面的影響。
甘南藏區(qū)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民族地區(qū)的每個細胞——家庭,都應該從禮儀教育開始,重視量的積累,積極促成質的飛躍,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奉獻自己的力量。
(三) 社會層面
良好的社會教育能彌補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不足,協(xié)調社會教育力量,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的能力,使寄宿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自覺遵守禮儀規(guī)范,共同構建我們的和諧家園。
各地方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諸如青年志愿者等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比如甘南藏族自治州可在每屆香巴拉旅游文化藝術節(jié)上,招募志愿者。在此活動中,“學生一方面可以將所學禮儀規(guī)范踐行與公共活動中,展示良好的禮儀形象,檢驗自我言行的合理性,在對客觀對象的感受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判斷;另一方面,通過對自我言行的踐行與判斷,通過對公共活動中他人言行的感受、評價與借鑒,進一步提高自我修為?!?/p>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注重隱性教育,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學習禮儀知識。只有當學校、家庭與社會三者教育形成強大合力的時候,我們對甘南藏區(qū)寄宿生進行禮儀教育才能見成效。
參考文獻:
[1]蔡元培.中國人的修養(yǎng)[M].中國長安出版社,2012.
[2]蔣璟萍.現(xiàn)代禮儀[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河南省職業(yè)技術教育教學研究室.禮儀[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4.
[4]劉茂,劉晏.實踐是產生禮儀的內動力[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2(8).
作者簡介: 李君,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一中;吉振宏,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