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摘 要】作為一檔政經類新聞,《大連新聞》重點宣傳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經常要圍繞相關主題做策劃報道。這些報道與地方經濟發(fā)展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就會陷入枯燥說教的尷尬境地,達不到預期宣傳效果。因此,如何讓重大主題宣傳能出“爆款”,是新聞從業(yè)者的挑戰(zhàn)與目標。如何做走心報道,讓宣傳入腦,《大連新聞》在這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做法。
【關鍵詞】重大主題宣傳 政經類新聞 電視手段
重大主題報道,主要是指圍繞黨和政府的重要決策部署、中心工作和時代主題所進行的報道。面對一項重大主題報道任務,媒體報什么,怎么報,既是新聞創(chuàng)新的重要抓手,也是檢驗輿論引導能力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在組織開展重大主題宣傳方面,《大連新聞》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做法。
一、運用逆向思維做特稿
重大主題報道應突出主題,但并不等于“主題先行”。譬如在報道“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時,一上來就推出工業(yè)、農業(yè)、商貿領域如何調整結構、實現(xiàn)轉型升級的長篇專題。這種以“成就報道”來代替“建設性”報道的做法,既不符合當?shù)貙嶋H,也可能將新聞亮點湮沒在“假大空”報道里了。從《大連新聞》的報道經驗來看,做好重大主題報道,要學會運用逆向思維做策劃和采訪,積極主動地按新聞規(guī)律辦事,把題材中蘊含的新聞點挖掘出來,形成調查研究之風。如2016年春季《大連新聞》策劃推出六集系列報道《民營經濟暖春行》,就是一個調查類深度報道。2016年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東北經濟處于“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加快民營經濟發(fā)展成為實現(xiàn)大連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如何做好民營經濟報道這篇文章?策劃這個重大主題報道時,《大連新聞》在謀篇布局上沒有“套路”,一味地展示政府為民營經濟做出了怎樣的努力,民營企業(yè)又是如何蒸蒸日上地發(fā)展,而是運用逆向思維破題,分別從政府和民營企業(yè)兩個角度進行深度思考。當前我市民營經濟都面臨哪些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該如何抓住新一輪東北振興、供給側改革、“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等重大機遇,推動我市民營經濟新發(fā)展?圍繞這些主題,多路記者帶著問題和思考,拍現(xiàn)場、聽故事、看成效。一是深入大連多家民營企業(yè)生產一線,讓企業(yè)家講訴波折的發(fā)展歷程,二是去高校院所專訪學者,聽專家如何點評建議,三是到政府部門問計,看政策如何破解民企發(fā)展難題,四是記者以出像述評的形式,展現(xiàn)媒體理性思考。用事實說話,多視角、立體化地展開報道,“民營經濟暖春行”系列報道有規(guī)模、有聲勢、有深度、有節(jié)奏,在播出后產生深遠影響,榮獲遼寧新聞獎。
二、讓新聞報道更接地氣
重大主題報道策劃的著眼點、著重點,不能只眼睛向上,而是要打破“自上而下”的單一視角俗套,轉過身來眼睛向下,深入基層、現(xiàn)場和群眾,從群眾的情緒和需要來審視各項工作,以群眾的視角來報道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彰顯重大主題,使政經類新聞更接地氣。如2017年10月《大連新聞》推出的七集系列報道《喜迎十九大·走基層 看變化》,就是一個貼近群眾、很接地氣的報道。該系列報道展現(xiàn)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在經濟社會民生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這一重大主題。拍攝過程中,記者采用進行時,捕捉現(xiàn)場細節(jié),捕捉現(xiàn)場畫面,捕捉現(xiàn)場對話,突出電視新聞的聲畫優(yōu)勢。整個系列報道沒用任何部門領導的采訪,不存在一點拔高現(xiàn)象和說教味。通過小人物的命運與變化,折射出時代的進步與革新?!皾櫸锛殶o聲”地潛移默化以百姓的角度和眼光透視重大命題。比如,其中一集“向日葵農場里的新老農人”,宣傳主題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改革的成就。記者選取兩位農民講述了一個故事,80后小伙帶著知識和熱情投身農村,與種了三十多年地的老農相識相知,攜手創(chuàng)業(yè),共同創(chuàng)辦向日葵農場,帶動周邊數(shù)百農戶就業(yè)。在這個報道中,記者把重大方針政策轉化為具體鮮活的案例,用事實細節(jié)展示思想導向,既不失思想性,又富有親和力和感染力。
三、主題報道要“動”起來
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由于牽涉背景深厚,時間跨度較大,很多材料都是過去式,因此,電視媒體在操作過程中,往往容易陷入數(shù)字和政策的枯燥堆積中。
要改變這種教條加靜態(tài)的情況,就必須讓重大主題報道“動”起來。一是加強策劃主動性,《大連新聞》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策劃常態(tài),年均播出數(shù)十個系列主題報道。二是選擇新聞現(xiàn)場做入點,讓報道生動起來。如2018年8月《大連新聞》播出的三集系列報道《探訪奔跑在“一帶一路”上的中歐班列》,該報道的新聞切入點是大連港出發(fā)的一趟中歐班列,記者跟隨這趟班列,途經內蒙古滿洲里、俄羅斯后貝加爾、莫斯科等三個重點站點,親身體驗感受“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給中俄經貿帶來的巨大變化。三是善于搞媒體“聯(lián)動”,加強與其他媒體聯(lián)合策劃報道,進一步豐富重大主題報道的載體。如2016年7月,大連廣播電視臺和新商報聯(lián)合策劃推出大型系列報道《我和大連的故事》,把目光聚焦到商界領跑者這一特殊群體,講訴10位來自國內外的“新大連人”故事,突出城市吸才惜才的氛圍與態(tài)度?!洞筮B新聞》充分發(fā)揮電視報道優(yōu)勢,采用微電影的拍攝手法,賦予新聞報道更強的感染力與活力。在紙媒、廣電、新媒體等全媒體全方位報道播出,進一步加大了重大主題報道的新聞傳播影響力。
四、電視手段要“炫酷”
重大主題報道要出新出彩,除了內容鮮活,角度新穎,表達形式也要有所突破?!洞筮B新聞》積極探索電視創(chuàng)新表現(xiàn),運用非編圖表、雙視窗鏈接、異地直播連線等多種樣態(tài),大膽采用航拍、AR現(xiàn)實增強等新技術,提升報道可看度。如2016年《大連新聞》元旦特別節(jié)目《數(shù)說“十二五” 點贊新成就》,就是運用AR現(xiàn)實增強技術虛擬外景,再與主持人演播室實景相疊加,通過新聞述評的形式,展現(xiàn)“十二五”期間大連取得的巨大成就。比如,第二集講到“暖房子”民生工程,AR技術虛擬了冬季飄雪和“暖房子”施工的情境,代入感強,炫酷十足,凸顯主題。2018年《大連新聞》元旦特別節(jié)目《追隨經濟全球化 走向世界六大洲;海外大連人送上新年愿景和祝?!?,身處世界各地的大連人使用手機自拍視頻。大連國合橋梁建設工程師在南美洲蘇里南帶領當?shù)厝诵蘼方颍L吳玉成駕駛集裝箱貨輪即將抵達菲律賓馬尼拉港......我們將“大連追隨經濟全球化走出去”這一重大主題報道,采用普通百姓這個“微”視角來呈現(xiàn),把“獨播”變成“群說”,用足媒體融合手段,使電視節(jié)目帶有鮮明的時代感與時尚感。
(作者單位:大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