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禾 陳明華
普吉島沉船遇難人數(shù)已升至45人,人們在難過、痛心之余,有一個奇怪的發(fā)現(xiàn):出事海域發(fā)現(xiàn)的部分遇難者遺體上是穿著救生衣的。遇到海難時,救生衣被認(rèn)為是生存的希望,但是為何穿了救生衣卻未能生還?救生衣到底有沒有用,該如何自救?
可能沒按要求穿戴救生衣
據(jù)普吉島的一位華人導(dǎo)游說,因為怕熱,普吉島的一些船員不喜歡給游客穿救生衣。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xué)院消防指揮搶險救援教研室主任王振雄7月1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沒有到現(xiàn)場,根據(jù)現(xiàn)場發(fā)回的一些照片和影像資料猜測,本次海難中,部分游客沒有穿上救生衣或者在中途脫下了救生衣;還有就是錯誤的穿戴方式或救生衣本身設(shè)計問題,在海浪沖擊下造成了脫落。因此,只有正確穿戴救生衣并掌握正確的姿勢,才能保證人們漂浮在水面上。
普吉島沉船現(xiàn)場照片顯示,遇難的絕大部分人沒有系救生衣襠部的兩根安全繩。系不系襠部安全繩差別在哪里?有救援人員介紹說,穿救生衣卻不系襠部安全繩,跳入海中的瞬間,救生衣很容易順著水壓從人的頸部脫落;或者由于救生衣迅速浮起后,順著身體向上卡在人的頸部,這時人的身體還在下沉,這一上一下,容易造成遇難者呼吸困難,進(jìn)而溺水。
“如果救生衣的各個扣子沒有依照要求系緊,當(dāng)人落入水中時,救生衣的浮力就無法使人的頭部浮出水面,甚至?xí)?dǎo)致一些遇難者死亡?!蓖跽裥厶嵝颜f。
避免陷于慌張恐懼不能自控
根據(jù)普吉島當(dāng)?shù)卣▓?,事發(fā)時海浪高達(dá)5米左右。
王振雄說,在海難事故發(fā)生時,往往天氣過于惡劣,加上船在突然之間翻沉,風(fēng)浪極為瘋狂,即便穿了救生衣也會被風(fēng)浪打翻,甚至不斷被卷入海水中,不斷打翻、不斷卷入、不斷嗆入海水……由于事發(fā)突然,人們是很難冷靜下來的?!霸跓o比慌張和恐懼中,估計很多人已經(jīng)意識模糊了,這種情況是非常危險的!一旦失去意識,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狀態(tài),就等于是把生命交給了風(fēng)浪?!?/p>
“其實在水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威脅,那就是體溫下降過快。體溫下降到一定程度,人的意識就會喪失,意識喪失了,死亡也就不遠(yuǎn)了?!蓖跽裥壅f,部分人在海中不是被淹死而是被凍死的,這時即使是穿著救生衣又會游泳,也是沒有用的。
保持信心和正確HELP姿勢
什么才是正確的被救姿勢?王振雄解釋說,在海上遇險時首先要保持信心,其次是保持HELP(Heat Escaping Lessening Posture)姿勢避免熱量喪失太快,團(tuán)身靜待;如果人多的話,盡量多人環(huán)抱在一起,使身體盡可能多地接觸以保存熱量,如果有孩子,則把孩子放在中央,這樣借助大人的體熱可以延長孩子的存活時間;還可以撈取浮游生物充饑。
據(jù)悉,人體不同部位的散熱量不同,頭部、頸部、體側(cè)和腹股溝是散熱量最高的地方,其中頭部占人體總散熱量的50%之多。HELP姿勢即減少熱量喪失姿勢,是國際公認(rèn)的最佳等待救援姿勢——將兩腿彎曲盡量收攏于小腹下,兩肘緊貼身旁夾緊,兩臂交叉抱緊在救生衣胸前,頭部和頸部露出水面。這樣一來,最大限度地減少身體表面暴露在冷水中,也最大限度地減緩熱量的流失;頭部、頸部盡量露出水面,以保持視野和避免傷害。
對于出海,王振雄還提出了五點注意事項:一是提高警惕,不要在惡劣天氣出海;二是上船后,首先觀察了解逃生出口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數(shù);三是注意看船上的逃生通道、上下樓和甲板集合點;四是留意救生衣、救生圈的位置,還要記住“七長一短”的棄船警報;五是熟悉并掌握救生衣的穿戴方法、落水后的漂浮方式。
王振雄提示道,其實,海水的浮力是很大的,但是想讓頭部保持在海面以上,依然需要一定的姿勢。常見的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四種泳姿中,仰泳是消耗能量最少的一種。盡量展平四肢,微弓身體,仰臥在海面上,即使頭可能半沒在水中,臉部也能自然地保持在水面之上,這個姿勢甚至可以支撐人們在海上漂浮的漫漫長路中睡上一小會兒,這樣生還的希望更大。
穿救生衣 關(guān)鍵要“緊”
“在參與海上娛樂項目、作業(yè)時,救生衣是一定要穿的。”泉州海悅潛水俱樂部潛水教練鄭文忠長期帶學(xué)員在海上潛水、活動,深知救生衣在海上自救時的巨大作用,“當(dāng)然,正確穿戴救生設(shè)備,也非常重要,否則就起不到救生效果?!?/p>
鄭文忠介紹,目前救生衣的種類比較多,有海用救生衣、自動膨脹式救生衣、磯釣跨臂式救生衣等,其中最常見的還是構(gòu)造簡單、造價相對低的海用救生衣。此次普吉島海難事故中,游客們所穿的正是這種救生衣。
海用救生衣內(nèi)部采用EVA發(fā)泡素材,經(jīng)過壓縮3D立體成型。從外觀看,海用救生衣是三片背心式的,中間用繩索或者快扣連接。
鄭文忠邊穿救生衣邊介紹,選擇救生衣時最好選擇有襠帶的,穿戴時一定要將帶子從胯下穿過去,然后再扣好,這樣落水后,救生衣就不會從頭部脫出。此外,要選擇橘紅色等顏色醒目的救生衣。
在穿救生衣前,要先檢查救生衣上的綁帶、快扣是否完好,如有缺失一定要及時更換。在確定綁帶、快扣完整后,再將救生衣三片部件之間的綁帶、快扣系緊、扣牢,然后再穿救生衣。
“穿救生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緊?!编嵨闹覐?qiáng)調(diào),穿救生衣一定要綁緊,特別是在綁最下面的綁帶時,一定要收腹系緊。這樣落水后,才不會出現(xiàn)救生衣脫落現(xiàn)象。
不慎落水 盡量抱團(tuán)待援
“落水后,不要慌張,不要大喊大叫,切忌亂動?!编嵨闹腋嬲]說,在海難事故中,游客一旦不慎落水,只要穿戴好救生設(shè)備,就不會沉入水中。這時,落水者應(yīng)該保持冷靜,盡可能抓住一切可以幫助自己漂浮在水面的物品,然后與其他落水者會合,相互拉著抱團(tuán)漂浮在水面上待援。在海水中,要注意設(shè)法保持體溫,以免失溫造成死亡。如果距離海島近,則可以慢慢游向海島自救。
一般的救生衣上都會配備哨子,落水者不要大喊大叫,以免耗費(fèi)體力與身體里的水分。如果看到救援船只,就可以吹響哨子,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有時海面過于寬闊,哨子聲不一定能傳到救援人員的耳中。如果此時身上有皮帶扣、眼鏡等可以反光的物品,就可以用它們反射光線,照向救援人員,以引起他們的注意?!扒笤姆垂?,救援人員在數(shù)公里外都可以看到?!?/p>
鄭文忠強(qiáng)調(diào),落水后一定要注意保持體力和身體的水分,海水是不能飲用的。飲用海水不僅不能解渴,還會導(dǎo)致脫水。實在受不了,可以含一點海水潤潤口。如果遇到降水,則可以想辦法,盡可能收集雨水飲用?!氨3掷潇o,保持體力,保住體溫,是落水后自救的關(guān)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