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說明,形聲字容易學習,形聲化構字能力強大,是漢字及其編碼改善學習性能的好方法。
關鍵詞:形聲字 形聲碼 形名組合 語言名稱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0-0-01
有個有趣的現(xiàn)象,那就是,甲骨文中的形聲字,計算機用的拼音碼,二者的出現(xiàn)相距幾千年,卻不約而同做了一件相同的事,那就是各自為聲旁,或稱音節(jié),找了一種補充信息量的部件。
在形聲字中,為聲旁補充信息量的部件是形旁。在拼音碼中,為音節(jié)補充信息量的部件是選字框內,同音字前的,用阿拉伯數(shù)字標注的選字序號。
就學習性能而言,選字序號與電報碼中的阿拉伯數(shù)字一樣,都是既無音,又無義的兩無部件,即使每個同音字前的序號都固定不變,各個漢字用了哪個序號,也是難以大量記憶的。
相反,在掌握了所用形旁,和相應漢語名稱的基礎上,各個(準確的)形聲字用了哪個形旁,都是非常容易記憶的。
一、形聲字,形聲碼與語言名稱
與拼音文字一樣,形聲字,形聲碼,都是借用語言名稱知識幫助記憶的。
三者的差別僅僅是,拼音文字只借用了語言名稱中的第一部分知識——音。而形聲字,形聲碼,卻都同時借用了(單音節(jié))漢語名稱中的兩部分知識——既借用了音,又借用了義。
——這里所說的第一部分知識,就是語言名稱本身,簡稱音,相當于“毛”。第二部分知識是語言名稱相應的事物特性,簡稱義(包括虛詞的語法含義),相當于“皮”。根據(jù)“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音義連在一起,才是語言名稱完整的知識。
而學習形聲字,形聲碼所借用的義,又只限于字義中的一小部分,即大類事物的共性知識。
二、大類事物共性知識的兩種性質
大類事物的共性知識有兩種性質,兩種性質對于學習形聲字,形聲碼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一種性質是簡單性。鑒別大類事物簡單,鑒別小類事物難。例如,鑒別一種生物是樹木類?是鳥類?是魚類?是簡單的,學前兒童也能準確地完成。而鑒別小類別的事物,如鑒別鵝或雁,卻需專業(yè)知識才行。
第二種性質是多用性。例如,鳥類動物的共性知識是“一種脊椎動物,有羽毛,有翅膀”等。這一組鳥類動物的共性知識,就適用于“鵝、鴉、鷺”等幾十個漢字,為什么用“鳥字旁”的記憶。
在學會了所用部件的基礎上,那些準確的形聲字,如“椴、橡、樺”等,只需在書中見過,盡管罕見,這些字也會成為會寫,并大概知音,知義的漢字,且經久不忘。
【一個假設試驗】
大類事物容易鑒別,相應的形聲字用了哪個形旁容易記憶,還可用試驗予以驗證。
例如,人們進山,或去野外,會見到多種動植物。即便是兒童,即便不認識,僅僅根據(jù)它們的外觀,也能夠判斷出這些動植物所歸屬的大類事物,如樹木類,昆蟲類,或是草類。
假如有人提示,這些動植物各自擁有一個準確的形聲字,那么人們就一定知道,這些形聲字中必然有相應的“木字旁,蟲字旁,草字頭”。
在已知所用形旁的基礎上,無論是有語言基礎的中國兒童,或是沒有漢語基礎的外國留學生,只要對大類事物有鑒別能力,這一試驗都是適用的。
三、形聲化強大的構字能力
與象形字相比,與會意字相比,形聲化有強大的構字能力。
例如,在同一大類事物中,會有若干組的小類事物,如狼、狗、狐,或鴨、鵝、雁等。每組小類事物的外形大同小異,特性相差不多,無論取象形字,或是會意字,都難以構成互不相同的漢字。
尤其是那些外形相同,特性相同,卻有著不同名稱的事物,例如鏟、鍬、锨等。要想繪出三個不同的象形字,卻沒有區(qū)別部位可用。要想組成三個不同的會意字,又沒有區(qū)別特性可用。
但如果采用形聲字,無論是狼、狗、狐,鴨、鵝、雁,或鏟、鍬、锨等,均可容易地組成書面形體各異的形聲字。
四、廣泛存在的形名組合
類同于形聲字的形名組合,在英文詞組,中文詞組,漢字合成詞中也有應用。如“the Atlantic Ocean(大西洋)、the Baltic Sea(波羅的海)”,“昆侖山脈、布谷鳥、乒乓球”,“芹菜、茅草、鯉魚”等。
上述形名組合與形聲字有個共同點,它們都是由記錄大類事物的部件“形”,與記錄小類事物名稱的部件“名”組合而成的。
二者不同的僅僅是,上述形名組合中記錄大類事物的“形”,也就是“Ocean、Sea,山脈、鳥、球,菜、草、魚”是發(fā)音的,是形音義具備的綜合性部件,而形聲字中記錄大類事物的“形”(形旁),是不發(fā)音的拼意部件。
【另一類比】
在漢字系統(tǒng)中,記錄大類事物的部件比比皆是。
例如,在漢字合成詞和詞組中,偏正式組合的數(shù)量最多。這偏正式中的“正”,就是一種與形旁功能類似的部件——記錄大類事物的部件。
例如“甜瓜、草綠色、黃土高原”等,其中的“瓜、色、高原”分別是合成詞或詞組中的“正”。單就記錄的內容而言,與形旁一樣,這些“正”也是記錄大類事物的部件。
當然,偏正式中的“正”所記錄的大類事物都是相對的。這“瓜、色、高原”等,與合成詞或詞組的整體,即“甜瓜、草綠色、黃土高原”所記錄的更小一類事物相比,才算是大類事物。
結語
無論是漢語拼音,或是漢字編碼,既然單獨使用漢字的音節(jié)成分性能欠佳,那么容易學習,構字能力強大,并可完善諸多性能的形聲化,依然是可以繼續(xù)倡導使用的好方法。
作者簡介:高其海,(1946-),男,山東青島人,所學專業(yè):工業(yè)企業(yè)電氣化自動化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