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學文
摘要:隨著素質教學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成為當今教育部門十分重視的教學任務之一。在當今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效果,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綜合能力?;诖?,本文將對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分析,并提出合適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學;英語教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097-01
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經(jīng)濟的不斷提升,我國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因此,在當今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鞏固其對知識的理解以及記憶,同時也要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其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大對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
1.利用語言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
于學生來說,提升自身語言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融入到語言場景中去。但是由于教學限制,教師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學生營造環(huán)境。比如,在正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使用英語進行教學,要求學生從中獲取重要的信息,提升自身聽力水平的同時,也能提升自身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可以在教室內的設施上貼上英文標識,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接觸到英語知識,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1]。
2.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根據(jù)調查顯示,當今多數(shù)英語教師在實施教學時,都會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采用師生授受或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該種教學模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進度,維持教學秩序,但是學生卻無法得到表達的機會,也無法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進而阻礙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在正式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意識到這一問題,并對其進行優(yōu)化。首先,教師應該擺正自身的教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其次,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促進其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3.用故事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通過調查顯示,相較于傳統(tǒng)古板的教材內容,小學生更喜歡學習童話故事。在教學中為學生講解故事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注意力,進而促進其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因此,在正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匾牍适陆虒W[2]。
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一篇《河馬的故事》。首先,教師可以用漢語進行講述:從前,在一家動物園里有一只很可愛的小河馬,因為他很漂亮,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去看他。今天是星期天,我和朋友也去看他了,但是當我們離開之后,小河馬做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你們猜猜,河馬做了什么呀?
此時,教師可以故意中斷故事,然后將話語權交給學生,要求其進行故事的續(xù)寫。在此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思維想象力會被大幅度地提升,進而想象出以下畫面:比如,河馬開口說話啦或是河馬長出小翅膀了等等。當學生表達完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其使用英語將故事進行轉述,并鼓勵學生進行場景重現(xiàn)。
在該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以及思維能力,同時在重現(xiàn)故事情境的過程中國,其自身的表演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并活躍教學氛圍,提升總體的教學質量。
4.通過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在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中,雖然教材已經(jīng)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基本教學需求,但是其在某種程度上仍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教材改版的間隔時間較長,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深入理解教學內容,造成學習中的障礙。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順應時代以及社會的發(fā)展,為學生拓展符合其發(fā)展的教學資源,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比如,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內帶領學生前往圖書館進行學習。這一教學模式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料,同時也能使得學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了解在圖書館中不能大聲喧嘩的規(guī)則。其次,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簡單的英語動畫短片或是視頻,然后要求學生盡量寫出自己聽到的單詞。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以及表達能力[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學生雖然沒有過強的自控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但是此階段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因此,在此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將會得到最好的效果。在正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針對其興趣進行教學設計,以此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此外,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模式,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陳美慧.淺談對小學英語人文性的思考與踐行[J].基礎教學研究,2010,05(11):56-57.
[2] 董春來.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口譯能力的教學對策研究[J].新課程教學指標,2014,05(14):88-89.
[3] 劉嘉亮.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國外外語教學,2016,09(4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