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華
摘要:文字承載了上千年的文化與歷史,它的偉大更體現(xiàn)在文人墨客的筆下。中國浩如煙海的典籍、燦爛的文明都是通過漢語言文字記載下來的。讀書是一個提高自己的過程。它的意義不只在于知識的獲取,更在于提高一個人的自身修養(yǎng)?!陡郀柣撉嗄辍分姓f道“每本書都是一級小小的階梯,我每爬一級,就更脫離畜牲而上升到人類,更接近美好的生活觀念,更熱愛這本書”?,F(xiàn)在高速發(fā)展的社會,競爭強烈,我們要有較強的獲取、匯集信息的能力,以適應這個社會。學生應該努力擴大閱讀量,不斷地提高自己。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065-01
1.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討論解疑
即在課堂上師生共同討論,學生在課前自學過程中解決不了的問題。對于較簡單的問題,可以直接得出結果,對于能貫穿整篇文章的問題,教師可以把它與自己備課時精擬的有關課文的問題相結合,作為主線問題,引導學生再次自學,圈點批畫,體會理解,對于課文中的重點段落或學生個人學習理解有困難的,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互幫、互學。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要急于回答,可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互相啟發(fā)。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小組討論中不能解決的,可進行全班討論,仍不能解決的教師作適當?shù)狞c撥。這樣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和體會。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又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精神。在讀的方法上,教師可通過朗讀指導,范讀或錄音朗讀,調動學生的情感,引導他們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將他們帶入課文中的情境,并進入角色,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桌對讀,分角色朗讀和全班齊讀等,讀出變化的語氣,表達出人物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睂胄抡n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放聲讀,可輕聲讀,怎么有利于學生的思考就怎么讀,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繼而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因為問題是提高學生能力的基礎。是創(chuàng)新學習的前提。創(chuàng)新學習的課堂,強調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本,帶著信息儲備主動地走向課堂,走向教師。然后根據(jù)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來組織教學。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最感動的地方,或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初讀感受,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應長抓不懈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讓學生每天堅持一定時間進行閱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增長知識、享受樂趣中天天堅持閱讀,不知不覺中閱讀習慣養(yǎng)成了。我和孩子們約定每天下午的第三節(jié)課閱讀課外讀物20分鐘。那時教室就成為了我們的閱覽室,在這里幾十個孩子一起專心讀書,每個孩子都認真地讀著自己感興趣的課外讀物,同學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擴大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使他們對閱讀不會感到厭煩。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良好的閱讀習慣更多的需要在父母的參與下形成。教師應重視家庭、學校間聯(lián)系,注重課內外結合。所以每次開家長會,我都會建議家長在家里給孩子營造讀書的氛圍,家里要有報刊、雜志、書籍,并多與孩子交流讀書后的收獲,關心孩子所看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讓孩子講一講故事的內容。和父母的交流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也使孩子們產生閱讀的成就感,激發(fā)他繼續(xù)閱讀的欲望,同時在父母的交流也可以加強感情的溝通,使孩子養(yǎng)成健康豁達的性格。課外閱讀活動不僅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也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趨向完整,同時更使他們掌握了一種自我學習的有效手段,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固的基石。
3.課內與課外聯(lián)動,培養(yǎng)閱讀習慣,讓學生多讀
3.1 要讓學生會選擇。一方面要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教師不僅要向學生提供或推薦優(yōu)秀的少兒讀物,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家長的指導,使其配合教師,教會學生選擇積極的、思想健康的讀物。另一方面,還要教學生在有益的讀物中學會選擇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3.2 給學生以適當?shù)摹皬娭啤?。通過來自教師或家長的適度外部強制,逐步使學生過渡到自我“強制”,即強制自己按照良好的課外閱讀態(tài)度、方法去閱讀。這樣,就會使習慣成自然。
3.3 要重視抓好開端,由易到難,逐步養(yǎng)成。首先,要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向他們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做到循序漸進。其次,教師一旦提出某種要求,就必須堅定不移,尤其是在個別學生身上表現(xiàn)出不良傾向的時候,更要嚴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師要堅持以正面引導為主,留心發(fā)現(xiàn)學生因課外閱讀而取得好效果的典型,給予積極正確的評價,使其樹立榜樣,影響其他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總之,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就是立足學生終身發(fā)展,讓學生在閱讀大量優(yōu)秀文章,涉獵廣泛信息的過程中,學習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化成果,同時也積淀人類永不熄滅的智慧之光。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用愛心將孩子們早日帶入知識的殿堂,讓他們去接受文明、智慧的洗禮,讓他們的潛能得到更好的開發(fā),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讓他們去延續(xù)歷史,讓他們去創(chuàng)造世界,創(chuàng)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