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潤
2017年歲末,古典歌壇痛失德米特里·亞歷山大洛維奇·赫瓦羅斯托夫斯基。這位事業(yè)正如日中天的歌劇表演藝術(shù)家、世界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用頑強的毅力和達觀的心態(tài)抗擊病魔兩年半后,最終還是被腦癌奪去了鮮活的生命,享年僅55歲。
銀發(fā)飄逸、身材健碩的赫瓦羅斯托夫斯基素有“西伯利亞之虎”的美稱,其舞臺形象透著凜然之氣和王者之風(fēng),歌聲中似乎永遠燃燒著不滅的火焰。孰料天妒英才,斯人英年早逝,攜美音駕鶴而去,徒留世人紅塵唏噓嗟嘆!親人們的關(guān)愛,同仁們的鼓勵,歌唱家本人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世界范圍歌迷們的祈福,最佳的醫(yī)護團隊,都沒有讓奇跡出現(xiàn)——上帝在最后關(guān)頭沒有垂憐這位才華橫溢、善良真誠、堅強篤定的歌劇藝術(shù)家。
赫瓦羅斯托夫斯基的世界聲譽起始于1989年,在第四屆英國BBC卡迪夫全球聲樂大賽中一舉奪冠。1990年赫瓦羅斯托夫斯基在英國倫敦威格莫爾大廳(Wigmore Hall)成功舉行音樂會,之后他在法國尼斯歌劇院(Nice Opera)出演柴可夫斯基《黑桃皇后》中葉列茨基公爵一角,在歐洲歌劇舞臺上首次亮相便取得巨大成功。美國《紐約每日新聞報》評價:“這位最新出現(xiàn)在我們視野中的俄羅斯男中音擁有最美麗、最精致的嗓音,他無愧為當(dāng)今世界一流的歌劇明星?!敝笸崴锅P凰劇院、芝加哥歌劇院、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巴伐利亞歌劇院、慕尼黑國家歌劇院、柏林國家歌劇院、拉一斯卡拉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科隆劇院、大都會歌劇院、馬琳劇院等各大劇院與他的歌劇簽約不斷。他在《葉甫蓋尼·奧涅金》《丑角》《唐卡洛斯》《茶花女》《鄉(xiāng)村騎士》《游吟詩人》《西蒙·波卡涅拉》《唐璜》《費加羅的婚禮》《奧賽羅》等歌劇中出色地塑造了數(shù)十個角色。赫瓦羅斯托夫斯基精湛的演技和唱功贏得了觀眾的熱愛和媒體的盛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稱他“是專為飾演奧涅金而生的歌唱家”,《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則直接贊之為“偉大的男中音”。
2015年6月24日,赫瓦羅斯托夫斯基在官網(wǎng)上宣布了自己身患腦瘤的消息,古典歌壇為之震動,全世界熱愛他的人們開始為他祈禱。他的同胞、女高音歌唱家安娜·涅特萊布科在音樂會中與其他歌唱家一起身穿印有赫瓦羅斯托夫斯基頭像和“季瑪,你會勝利!”字樣的T恤為病中的歌唱家鼓勁。在治療初期,歌唱家并沒有中斷演唱生涯。2015年9月末,他與涅特萊布科一起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出演威爾第的歌劇《游吟詩人》,飾演魯納伯爵:當(dāng)年10月29日,他攜手拉脫維亞次女高音艾莉娜·嘉蘭卡在克林姆林宮舉行了“赫瓦羅斯托夫斯基和朋友們”音樂會:201 6年秋天化療期間,他無奈延遲了維也納歌劇院邀演《西蒙·波卡涅拉》的計劃,但是在2016年10月16日其生日那一天,他再次在德國法蘭克福老歌劇院(Alte Oper)登臺演唱。之后,在醫(yī)生的極力勸阻下,他推延了包括計劃于該年12月首次登臺莫斯科國家大劇院出演歌劇《唐卡洛斯》在內(nèi)的幾場演出。命運讓他與一生中從未出演過歌劇的莫斯科大劇院再次失之交臂。
2017年5月7日,患病的赫瓦羅斯托夫斯基在大都會周年慶典音樂會上獻唱。因為沒有提前照會觀眾,在他跛著腿大踏步盛裝走上舞臺前,并沒有人知道他會出場。驚喜萬分的觀眾報以長時間熱烈的鼓掌和歡呼——這是人們對成就卓著的藝術(shù)家的尊重,更是對與病魔頑強抗?fàn)幍纳募べp。
同年5月27日,赫瓦羅斯托夫斯基登臺為圣彼得堡城建日紀(jì)念音樂會獻唱。2017年6月4日,歌唱家在自己的故鄉(xiāng)、東西伯利亞工業(yè)文化中心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舉行了在祖國的最后一場音樂會。他步履蹣跚地登上舞臺,聲音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口齒也已經(jīng)不再清晰。所有觀眾悲傷地意識到這是歌唱家在故鄉(xiāng)的告別演出。赫瓦羅斯托夫斯基曾就讀的音樂學(xué)校的校長奧爾加·基尼博格透露,為了這最后一次登臺獻藝,歌唱家傾盡了所有的氣力。對歌唱藝術(shù)和家鄉(xiāng)人民的熱愛支撐著他用自己最驕傲、最擅長的方式與鄉(xiāng)親們告別。
赫瓦羅斯托夫斯基1962年10月16日出生于此,父親亞歷山大·斯基潘諾維奇是一位化學(xué)工程師,能夠熟練演奏鋼琴,同時也是一位歌唱愛好者和古典歌劇唱片的收藏者。赫瓦羅斯托夫斯基的音樂啟蒙之路深受父親的影響。普通中學(xué)和音樂學(xué)校畢業(yè)后他進入以高爾基命名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師范學(xué)校音樂系。1982年他又進入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藝術(shù)學(xué)院聲樂系師從俄羅斯功勛藝術(shù)活動家、次女高音歌唱家葉卡捷琳娜·伊奧菲里教授學(xué)習(xí)聲樂。歌唱家非常感恩伊奧菲里的教導(dǎo),稱老師不僅耗費心血幫助其塑造嗓音,還從歌唱文化、作品風(fēng)格諸方面給予了他教導(dǎo):能夠師從伊奧菲里學(xué)習(xí)他非常幸運。1985年至1990年期間,赫瓦羅斯托夫斯基效力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國立歌劇與芭蕾舞劇院,首演的歌劇角色是《弄臣》中的蒙特羅內(nèi)伯爵。因為其杰出的藝術(shù)成就和對家鄉(xiāng)的熱忱,他被授予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qū)“榮譽公民”稱號。
赫瓦羅斯托夫斯基不僅熱愛家鄉(xiāng),更熱愛自己的祖國。筆者腦海中浮現(xiàn)出2006年春末在彼得堡冬宮廣場親臨赫瓦羅斯托夫斯基“戰(zhàn)爭歌曲”演唱會巡演時,冷雨熱淚交織滂沱的情景。2003年,赫瓦羅斯托夫斯基攜手指揮家康斯坦丁·阿爾貝利揚首次在克林姆林宮舉行“戰(zhàn)爭歌曲”專場音樂會,之后在俄羅斯各大城市巡演。2004年5月受普京總統(tǒng)之邀,赫瓦羅斯托夫斯基將“戰(zhàn)爭歌曲”專場音樂會開到了莫斯科紅場,成為首位在紅場舉辦音樂會的俄裔歌唱家。此后幾年間“戰(zhàn)爭歌曲”專場音樂會多次在紅場、克林姆林宮,甚至在國外舞臺上演,成為歌唱家宣揚愛國主義的精神“名片”。阿爾貝利揚與赫瓦羅斯托夫斯基保持著親密的友誼和長期合作關(guān)系,除了早期與瓦列里·捷杰耶夫合作錄制的唱片之外,歌唱家?guī)缀跛械莫毘悓]嫸际桥c阿爾貝利揚合作錄制的。指揮家說:“‘戰(zhàn)爭歌曲演唱會過后,他已經(jīng)不再只是著名的歌唱家,而成為民族的英雄!”在國際舞臺上努力推廣俄羅斯作品也是赫瓦羅斯托夫斯基愛國熱忱的重要體現(xiàn)。
2017年6月22日,歌唱家在奧地利格拉芬奈格完成生命中最后一次登臺。彼時,昔日健碩挺拔的歌唱家已是病容倦怠,步態(tài)歪斜,立足不穩(wěn),卻依然努力微笑,依然全力引吭,依然勉力維持舞臺上高貴的王者風(fēng)范,依然為自己能夠為大眾歌唱而歡呼。筆者揪心地看著演唱會的視頻,當(dāng)與阿依達·嘉利弗麗娜一起詠唱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他竟爽朗地笑出聲來!筆者不禁潸然淚下,他怎會不知道這是自己藝術(shù)生命的彌留時刻,怎會不知道這是自己告別生命、告別人間的“天鵝之歌”!歌唱家在訪談中曾透露過,在查出癌癥前自己曾慵懶倦怠,有過一段悲觀厭世的暗黑時期,冥冥中仿佛已經(jīng)預(yù)感到不幸即將降臨。這種宿命論很像柴可夫斯基去世前籠罩于身的死亡情結(jié)。但是當(dāng)病魔真的來臨,對生的渴望卻又重新燃起歌唱家直面人生、挑戰(zhàn)病魔的勇氣?!皩τ谒劳龅脑\斷,他自己全都明白,但直到最后仍沒有屈服。(查出癌癥)第一天他就被告知生命只剩下了24個月。最不幸的是,腫瘤長在不能做外科手術(shù)的位置,醫(yī)生也無能為力?!薄八咳斩紙猿志毬?,計劃(2017年)9月26日去莫斯科演唱。直到音樂會前兩周才放棄,因為他意識到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他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這是前所未聞的舍己忘我的人性的力量!”康斯坦丁·阿爾貝利揚如是說。死神迫近,歌唱家淡定地數(shù)著天數(shù),積極地完成自己的演唱計劃,傾力讓自己為數(shù)不多的日子過得優(yōu)雅、過得精彩——生命不息,詠嘆不止!
最后一次登臺整整5個月之后的2017年11月22日凌晨3時36分,赫瓦羅斯托夫斯基在英國倫敦辭世。普京總統(tǒng)給其親人發(fā)去唁電,對歌唱家的去世深表哀悼,稱自己是歌唱家的擁躉,稱赫瓦羅斯托夫斯基不僅是俄羅斯的財富,更是世界文化的財富。莫斯科時間11月25日晚7時,載著歌唱家遺體的飛機飛抵莫斯科。27日10時,歌唱家的遺體告別儀式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廳舉行。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藝術(shù)總監(jiān)烏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著名歌唱家約瑟夫·卡布宗、著名歌唱家列夫·列辛科、莫斯科大劇院總監(jiān)烏拉基米爾·烏林、作曲家伊戈爾·克魯托伊等藝術(shù)家,俄羅斯聯(lián)邦委員會(上院)議長瓦蓮金娜·馬特維延科、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俄羅斯副總理奧爾加·戈羅杰茨、俄羅斯司法部長亞歷山大·巴斯特雷金等政要前來吊唁。鮮花裝點的棺槨在親人、友人、歌迷的簇擁下、在歌唱家深沉渾厚的歌聲中被緩緩裝上靈車。永別了,德米特里·赫瓦羅斯托夫斯基!
俄羅斯聯(lián)邦國際文化合作組織主席米哈伊爾·施維特科伊說:“赫瓦羅斯托夫斯基是一個極不尋常的文化現(xiàn)象,他是個美男子,是一個優(yōu)秀的演員、歌唱家,他征服了所有聲樂藝術(shù)的形式,他為最廣泛的聽眾創(chuàng)造了眾多優(yōu)秀的作品?!?/p>
歌唱家辭世的當(dāng)日,圣彼得堡電視臺派記者前往筆者的聲樂老師、赫瓦羅斯托夫斯基的舞臺同仁、馬琳劇院女高音歌唱家拉里薩·舍甫琴科的教室,采訪她作為歌唱前輩和同仁對赫瓦羅斯托夫斯基的追憶和評價。筆者曾經(jīng)在2013、2014年為《歌唱藝術(shù)》雜志撰寫過兩篇介紹赫瓦羅斯托夫斯基的文章:《“只要一站在臺上,我就是國王”——記德米特里·赫瓦羅斯托夫斯基》和《為“奧涅金”而生的男中音——德米特里·赫瓦羅斯托夫斯基》;也曾經(jīng)與國內(nèi)某音響公司策劃邀請赫瓦羅斯托夫斯基訪華演出的事宜,但終因客觀原因未能促成。赫瓦羅斯托夫斯基從未踏上過中國的土地,從未在中國的舞臺上為中國觀眾放歌。許多熱愛他的中國歌迷和專業(yè)人士慨嘆再沒有機會現(xiàn)場領(lǐng)略歌唱家的風(fēng)采和魅力,再也無緣品鑒他精湛的歌劇表演和歌唱藝術(shù)了。所幸赫瓦羅斯托夫斯基生前錄有40余張音像作品可供歌迷們收藏,聊以緬懷。在其逝世9天后傳來消息,他演唱錄制的斯維里多夫的聲樂組曲《駛離的羅斯》獲得第60屆格萊美“最佳古典獨唱專輯”提名。歌唱家曾在1992年、1994年、2008年3次獲得格萊美獎提名,如今榮譽等身的歌唱家在身后再獲嘉勉。歌唱家曾就讀過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藝術(shù)學(xué)院和他曾效力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國立歌劇與芭蕾舞劇院正在就以“赫瓦羅斯托夫斯基”命名等事宜與其家人達成共識。
在歌唱家的遺體告別儀式上,背景音樂中播放著赫瓦羅斯托夫斯基演唱的《鶴群》,那渾厚深沉的嗓音娓娓傾訴:“疲倦的鶴群飛翔在天上,飛翔在黃昏。暮靄蒼茫,在那隊列中有個小小位置,也許是為我留的地方??倳幸惶煳覍㈦S著鶴群,也飛翔在這黃昏時光。我在云端像鶴群一樣長鳴,呼喚你們,那往事不能忘……”根據(jù)歌唱家的遺愿,遺體火化后,一部分骨灰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另一部分葬在家鄉(xiāng)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西伯利亞的茫茫沃野里,竟真有一個小小的位置,是留給他的地方。歌唱家病重期間曾向女歌唱家拉里薩·瑪爾佐娃透露他想要在故鄉(xiāng)懷抱中暝目的愿望。倦鳥知還,能夠葉落歸根、魂歸故里,靈魂安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