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激發(fā)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高職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學情特點,然后闡述了思維導圖的概念和特征,隨后主要從教師角度出發(fā),探討思維導圖如何有效的指導學生的英語寫作。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職英語寫作;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趙曉琴(1982.11-),女,漢族,講師,巴音郭楞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2017-201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知識可視化支持下的新疆高職英語寫作教學研究》論文成果,項目編號:XJZYYYJG2017G12。
引言
語音輸入在學語言習得中具有重要作用,然后學習必須通過有意義的語言輸出,才能達到對目的的運用的準確性和流利性。(朱敏,2015,文學教育,高職高專英語寫作常見問題分析) 寫作就是考驗一個人對所學語言知識的運用的能力。高職英語在高職學生的學業(yè)中比例不重,教學時長有限,但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又要求學生要掌握一定數量的英語詞匯、句型,并在相關知識的收集掌握下寫出圍繞中心主題的作文,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極有挑戰(zhàn),思維導圖的運用正好能解決英語寫作中這部分運用的短板,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討思維導圖對高職英語寫作的指導作用。
一、高職英語課學情現(xiàn)狀分析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主要教學目標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的應用英語的能力,包括聽、說、讀 、寫、譯,但是高職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顯得捉襟見肘,這和高職學生的學情是分不開的。
1.是學生學習起點不一樣。高職學生有幾個層次:高考本科落榜選擇讀高職的學生、三校生、五年一貫制學生、單考單招學生,還有民漢合班學生,不同生源造成學生基礎不一樣,在學習新知識時接受和反饋能力不一樣。
2.是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缺乏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缺乏上進心和責任心,厭學現(xiàn)象較為突出。
3.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控能力差。尤其是面對手機等多媒體設備,缺乏抵抗力,沉迷其中,面對學習沒有興趣,課堂教學中教師反復提醒,也沒有辦法靜心學習,造成教師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4.是生活經歷太少,素材積累不夠。寫的時候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也可能是因為學生對不是母語的語言文字的掌控能力不足,有時候想到一個點,一個想法,但是就是因為詞匯的匱乏而不知道怎么表達描述出來,所以出現(xiàn)了詞不達意、語句不通等現(xiàn)象。
貼近職業(yè)訓練的教材,面對不太學習的學生,怎樣才能發(fā)揮作用?我覺得英語作文課堂教學中可以使用思維導圖這個工具來激發(fā)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寫作的學習興趣。
二、思維導圖的概念和特征
1.思維導圖的概念。思維導圖是英國的腦力開發(fā)專家Tony Buzan于1970年代發(fā)明的思考工具與筆記技巧。思維導圖是學習者利用各種各樣的圖畫,不同的文字,形象各異的符號、形象還有五顏六色的顏色等表現(xiàn)方式,可以把需要獲取的信息以視覺的效果呈現(xiàn)出來的圖形思維工具。這個過程需要學習者不斷的畫出不同的線條與圖案,區(qū)分主次,而且繪制思維導圖的整個過程跟一般以純文本記錄重難點的筆記方式很不一樣。 學習思維導圖,可以協(xié)助學習者不斷的同步思考,運用思考內容,充分表達學習者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同時也可以把思考脈絡很清晰的呈現(xiàn),避免學習者進入思考的是死胡同。
2.思維導圖的特征。思維導圖可以看作是一種可視化圖表,每一個圖表中是聯(lián)想到的關鍵詞,包括學習的重點、難點。學習者通過連線、畫圖、顏色等表現(xiàn)手法,將和主題有關的關鍵點按照思維模式建立記憶聯(lián)系,從而形成最基本的的信息,便于學習者有效的記憶和讀取。
三、思維導圖對高職英語寫作的指導作用
高職英語課其實包含了聽、說、讀、寫、譯幾個方面,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多的偏向聽、讀、譯幾個方面,在說、寫這兩個方面其實比較薄弱,尤其是寫作,很多老師忽視了英語寫作的認知過程,簡單的認為給了題目,學生就會有想法,就能寫出來,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講的少,學生也學的少,忽視了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需求。實際上英語寫作課是幫助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綜合應用,作文寫的流利順暢,說明學生掌握了英語綜合知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和水平比較高。反之,說明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和水平低。
如何讓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課的教學效果?
1.幫助學生分析作文主題和類型。思維導圖中的中心圖是整個思維的核心,也是確定要寫的作文主題。作文主題一旦確定就不能反復更改,以免造成思維混亂,接下來我們的大腦將圍繞這一確定主題不斷的展開聯(lián)想和發(fā)散思維,直到找到寫作清晰的思路為止。幫助學生確定寫什么類型的作文,然后讓學生知道哪種作文應該包含哪些具體內容。應試類作文類型主要包括三種: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其實還可以細分應用文、抒情文、看圖寫作,材料作文等,但是主要都是在前三個基礎上擴展的。記敘文六大要素,概括為“6W”,即:誰(Who)、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為何(Why)、結果如何(How),換種說話就是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發(fā)展、結果;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說明文四要素:說明對象、說明對象的特點、說明的方法、說明的順序。同樣,我們也可以用一張思維導圖把作文的類型表現(xiàn)出來,如圖1所示。
(圖1)
2.幫助學生整合英語寫作時需要用的詞匯、句型。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本身薄弱,因此就從最基本的詞匯出發(fā),讓學生平時的學習中重視詞匯學習,增加英語詞匯量,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英語寫作中提取詞匯記憶庫,正確的使用詞匯,豐富寫作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在寫作教學時,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說出他們已經學過的英語詞匯,將這些關鍵詞匯按照作文邏輯順序組合,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就introduce yourself這篇主題可以用記敘文方法六大要素“6W”介紹自己,每一個要素都可以再次擴展單詞或者句子,思維導圖如圖2所示:
(圖2)
3.查找和主題相關的資料。幫助學生確定主題后,讓學生利用工具書、多媒體提煉關鍵詞,要求學生進行頭腦風暴的過程中,可以將圍繞作文中心主題的一些核心詞匯逐一寫下來,然后針對這些詞匯再進行頭腦風暴,分別進行發(fā)散性聯(lián)想,同時引導學生將這些聯(lián)想的詞匯按照邏輯順序串聯(lián)起來,設計出思維導圖草圖結構。這一過程可以分組進行,利用比賽的模式推動學生積極思考,最后讓學生分別展示本組的思維導圖并講解,讓不同組同學之間交流想法,豐富自己的內容,最后由所有學生推選出最好的一組給予適當獎勵。
4.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適時給予支持。英語學習不僅僅限于詞匯,還包括句型、語法,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英語思維導圖繪制過程中,給學生更多這方面的引導,讓學生通過關鍵詞,擴展分支,細化內容。讓學生能將所繪制的內容用短句串聯(lián)出來,引導學生將詞匯擴展成短句,由短句擴展稱段落。學生寫作基本段落完成后,要求學生檢查自己作文,統(tǒng)一人稱、時態(tài)。老師適時提供一些經常用的句型,讓學生將詞匯套進句型使用,也可以有教學目的的教授一些諺語、經典的名句以讓作文更有深度,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深刻理解。這些知識的累積過程,教師需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提供給學生,通過讓學生反復識記背誦,讓學生在寫作和交際中能夠得心應手的使用。
四、結語
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指導英語作文需要注意的是,繪制思維導圖和寫作文是有共同性的,就是我們會透過大綱來提示自己的寫作方向,完成前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的文章會有什么內容,所以不要一開始就希望畫一張完整的思維導圖,在繪圖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所涂改。從簡單的單詞到寫簡單的句子,從寫簡單的句子到寫簡單的作文,再從簡單的作文到復雜的作文,這是一個繪制思維導圖也是寫作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也是訓練邏輯思維的過程。
思維導圖對于高職院校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習者有著非常巨大的指導作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寫作的興趣,幫助整合學生的英語思維,擴展學生英語寫作的多樣性,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和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英語寫作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馬麗榮.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