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紅雅
[摘要] 目的 分析血透合并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左卡尼汀配合甲鈷胺治療的臨床效果。 方法 方便選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該院就診的120例血透合并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按照不同治療方式采用隨機雙色球分組法分為實驗組(60例,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甲鈷胺治療)和對照組(60例,血透配合左卡尼汀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以及神經傳導速度。結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3.3%)相對對照組81.7%顯著偏高(χ2=4.102 1,P<0.05),實驗組患者正中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等神經傳導速度相對對照組均顯著偏快(t=-11.402 3,t=-6.798 7,t=-9.559 1,P<0.05)。結論 血透合并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左卡尼汀配合甲鈷胺治療的臨床效果確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周圍神經癥狀,提高神經傳導速度,是一種有效、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 尿毒癥;血液透析;周圍神經病變;左卡尼?。患租挵?;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 R6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7(b)-0120-03
Therapeutic Effect of Levocarnitine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on Urem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CAI Hong-ya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Qidong People's Hospital, Qidong, Jiangsu Province, 226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levocarnitine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urem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combined with urem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60 cases,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methacholi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60 cases, hemodialysis with levocarnitine treatment),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93.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1.7%) (χ2=4.102 1, P<0.05).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median nerve, tibial nerve, and peroneal nerv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were significantly faster(t=-11.402 3, t=-6.798 7, t=-9.559 1,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evocarnitine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urem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definit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peripheral nerve symptoms and improv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It is an effective and worthwhile treatment plan.
[Key words] Uremic; Hemodialysis; Peripheral neuropathy; L-carnitine; Mecobalamin; Efficacy analysis
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是長期維持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病變神經往往和肢體遠端對稱性感覺異常有關[1-3]。近年來,該院對血透合并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左卡尼汀配合甲鈷胺治療的效果良好,為進一步探討分析左卡尼汀配合甲鈷胺治療血透合并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該文對比分析了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該院就診的120例血透合并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分別采用血透配合左卡尼汀以及在此基礎上配合甲鈷胺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在該院就診的120例血透合并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時排除了合并神經系統(tǒng)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導致的神經病變患者,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現將120例患者按照不同治療方式采用隨機雙色球分組法分為實驗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實驗組患者男24例,女36例;患者年齡30~80歲,平均(50.9±1.8)歲;周圍神經病變病程1~6年,平均(2.9±1.8)年。對照組患者男23例,女37例;患者年齡31~80歲,平均(50.6±1.9)歲;周圍神經病變病程1~5.8年,平均(2.8±1.9)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周圍神經病變病程等資料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表明差異較小,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診斷方法 所有患者均經周圍神經檢查確診:①下肢感覺障礙;②足畸形;③10克尼龍絲(11點);④淺感覺-溫涼感覺檢查;⑤針刺覺;⑥腱反射檢查;⑦感覺震動閾值檢查。
1.2.2 治療方法 ①對照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配合左卡尼汀治療,血液透析儀器選用Fresenius4008S 血液透析機,血液透析速度控制在200~250 mL/min,3次/周,4 h/次,透析液采用標準碳酸氫鹽透析液,采用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進行常規(guī)肝素化,每次透析結束前30 min暫停肝素。同時每周3 d血透時給予1 g左卡尼汀注射液(國藥準字 H20041372)靜脈注射。②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甲鈷胺(0.5 mg/支)治療,每次血透時給予0.5 mg甲鈷胺靜脈注射。
1.3 評價方式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患者周圍神經病變癥狀基本消失,患者可獨自進行基本活動,神經傳導基本恢復正常。有效:周圍神經病變癥狀以及神經傳導速度明顯改善。無效:患者周圍神經病變癥狀及神經傳導速度等并沒有顯著改變,甚至加重惡化。
通過周圍神經病變檢查測定神經傳導速度,主要包括正中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等指標。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數據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采用(x±s)表示兩組神經傳導速度指標,t檢驗計量數據差異;采用[n(%)]表示兩組治療效率,χ2檢驗計數數據差異,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56例患者治療有效,對照組49例患者治療有效,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3.3%)相對對照組81.7%顯著偏高(χ2=4.102 1,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神經傳導速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正中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等神經傳導速度相對對照組均顯著偏快(P<0.05),具體見下表2。
3 討論
周圍神經病變是長期血液透析合并尿毒癥患者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隨著患者病程的進展,患者病情也會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但目前臨床還沒有研究出該病明確的發(fā)病機制,也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4]。有學者研究認為[5],尿毒癥患者血液中潴留一些中大分子毒物對周圍精神會造成一定的毒性作用。甲狀旁腺激素等大分子物質會抑制Na+-K+-ATP 酶的活性,降低細胞靜息電位,減慢膜除極過程,使患者神經系統(tǒng)受損,從而減慢患者神經沖動傳導[6]。目前,臨床主要采用內科常規(guī)治療以及血液凈化等方式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其中內科常規(guī)治療主要包括神經營養(yǎng)、改善血管微循環(huán)以及排毒等,這些治療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治療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7]。因此,目前臨床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主要采用常規(guī)內科治療配合血液透析的治療方案,血液透析可將患者體中的中小分子物質消除,解決毒素潴留問題,起到血液凈化的作用,從而改善神經損害癥狀。但是血液透析治療方案需要長期維持進行,長期如此血透治療并不能完全清除患者體內中大分子毒素物質,隨著中大毒素物質增加,患者體內容易缺乏維生素,這樣會進一步損害患者神經系統(tǒng)。甲鈷胺是一種輔酶維生素B12制劑,主要存在于腦脊液、血液中,相比其他維生素B12而言,甲鈷胺的鈷分子結構有所不同,絡合了一個活性甲基基團,因此患者攝入后可以直接存在于腦脊液及血液中,不用經肝臟代謝,因此局部藥物濃度較高,藥理作用效果良好。同時,甲基轉換反應有利于加快核算-蛋白質-脂質的代謝,促進受損神經組織修復。其次,甲鈷胺有利于刺激蛋氨酸合成酶活性,促進脂質卵磷脂合成,加快髓鞘恢復,改善神經組織功能,提高神經傳導速度。左卡尼汀是某種食物的組成物質,屬于人體必需的類維生素的營養(yǎng)素,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人體自身也可以合成左卡尼汀,一般成年人體中的左卡尼汀量有20 g左右,主要存在骨骼肌、心肌組織中。左卡尼汀可把長鏈脂肪酸帶到線粒體基質中,加快線粒體對長鏈脂肪酸的代謝速率,這個氧化分解過程可為細胞提供充足的能量。同時,左卡尼汀有利于促進線粒體將自身合成的短鏈脂酰基排出體外,有效糾正脂肪代謝紊亂癥狀,提高心肌、骨骼肌等功能,加快神經細胞能量代謝,從而保護神經細胞功能及結構。該次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采用左卡尼汀配合甲鈷胺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12.4%,實驗組患者正中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等神經傳導速度相對對照組均顯著偏快(P<0.05)。這和崔韓莉[8]研究報道結果(血透合并尿毒癥性神經病變患者采用左卡尼汀配合甲鈷胺治療的效率高于血透配合左卡尼汀治療患者10%~14%左右,也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神經傳導速度)基本相符。由此可見,左卡尼汀配合甲鈷胺治療可更好的改善血透合并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神經病變癥狀。
綜上所述,血透合并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左卡尼汀配合甲鈷胺治療的臨床效果確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周圍神經癥狀,提高神經傳導速度,是一種有效、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劉雷,李良志,湯躍武,等.加巴噴丁聯合甲鈷胺治療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5,4(34):302-305.
[2] 劉蓉芝. 加巴噴丁聯合甲鈷胺治療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 大家健康,2016,10(36):150-151.
[3] 張軍峰. 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療尿毒癥患者的療效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9):163-164.
[4] 寧海歡,卓華欽,葉慶邦.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6,36(12):15-16.
[5] 劉濤.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 醫(yī)藥與保健,2015,36(8):371-374.
[6] 吳風雷. 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38例療效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5,40(12):1661-1663.
[7] 金英順. 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64 例臨床觀察[J].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2016,36(2):123-124.
[8] 崔韓莉. 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 臨床研究,2017,25(1):105-106.
(收稿日期:20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