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亢
剛畢業(yè)的表妹買了一瓶產(chǎn)自日本的美白精華——30毫升、價值一整個月的實習(xí)工資。沒辦法,我們家人天生皮膚又黑又黃,還骨架大,渾然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勞動宣傳畫里的主人公,仿佛下一秒就能為糧食增產(chǎn)、打鐵煉鋼代言。和父母出門碰到熟人,別人可能會被夸:“喲,小姑娘長得可真白凈水靈。”但輪到我們,總會變成:“誒,你家閨女看著就挺結(jié)實的,愛運動吧?”
我特理解表妹不吃不喝也要折騰到底的勁頭。畢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夸人都用“白富美”“傻白甜”,而損人全是“土肥圓”。
《創(chuàng)造101》里的王菊,明明才26歲,業(yè)務(wù)能打、性格很優(yōu),但站在一群白瘦幼的妹妹中間,那就是“地獄空蕩蕩,王菊在土創(chuàng)”。確實,按照大眾的審美,只要皮膚黑就難和“氣質(zhì)”這個詞扯上關(guān)系;年齡大了,就和“美”這個字絕緣了;肉長多了點,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聽到“那個胖妹”的指代。
我國當(dāng)紅女明星,無一例外是雪白通透錐子臉,纖細緊實水蛇腰,清純可人,宛如一朵盛放的白蓮花。而在這股全民追捧白瘦幼的風(fēng)潮下,男明星們也無可幸免,從臉到身材到妝容都全方位拷貝。
以前追星女孩看到自家偶像雄性荷爾蒙爆棚時會激動地感嘆:“他好man哦!”如今吳磊等鮮肉的粉絲看到偶像沉迷健身,胸肌和肱二頭肌日漸隆起卻全員痛哭大叫:“弟弟!求求你了,別再舉鐵了,多保持幾年清瘦白嫩的少年氣吧!”
男性紛紛被綁架著踏上了不歸路:范丞丞“白”到連頭發(fā)都不放過,但一張付費照片一夜就能獲得將近500萬元的查看費用;《偶像練習(xí)生》中原本走糙爺們路線的周銳,自從瘦身成功,換上了女性化的妝容、發(fā)型后,人氣翻倍,從此在“周仙子”的路線上沒有回頭路……大眾對“白瘦幼”的狂熱,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高懸在藝人們頭頂,只有滿足了它,才能獲得觀眾的歡呼、金主爸爸們的鈔票。
極致又單一的社會審美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里被放大到殘酷的地步。在一個拼演技的節(jié)目上,3位30多歲的女演員忍不住哽咽落淚,感謝終于有了演戲的機會,并講述年齡帶來的壓力:有的將近一年沒戲拍準備轉(zhuǎn)行,有的因結(jié)婚生子被大眾遺忘,有的為了有戲拍還在苦心經(jīng)營少女人設(shè)。
面臨這種困境的又何止是她們。三金影后周迅在《如懿傳》里因為不夠嫩而被觀眾綁上了恥辱柱;金馬影后陳沖和資深演員鄔君梅繼《末代皇帝》后再度攜手,也只是在熱播劇里打醬油;還有田壯壯、金士杰這樣的老戲骨,只能淪為各類電影、電視劇里的煽情工具,給鮮肉流量作配。
不知不覺,白瘦幼的審美從娛樂圈到普通人的世界都路過了個遍,把光彩各異的特點壓得粉碎。為了迎合審美,無數(shù)個表妹在忙著把自己變成《源氏物語》里光源氏想要養(yǎng)成的白瘦幼美少女。
“就當(dāng)我放棄自己了。”我對表妹說,又順手發(fā)了張徐崢的表情包給她,“你看看山爭哥哥,不白不瘦又老氣橫秋,還不是照樣打敗各大鮮肉小生。跳出這個圈子,你會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