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是春天的本色;黃,是餡餅的本色;愛,是奶奶的本色。
每當柳枝搖曳,潔白輕盈的柳絮就飄飛在青磚紅瓦的小巷里。陽光伴著春風,溢滿整個春天的記憶,盡顯春天本色。
“這白菜呀,看似普通,其實最有營養(yǎng)了?!泵磕赀@時,奶奶都會備好一盤盤金黃焦脆的白菜餡餅,他總說韭菜餡對胃不好,白菜餡最香。年年如此,像是在向春天致敬,向柳絮告別。這一切都成了習慣,窗外春風拂柳,屋內(nèi)餡餅飄香。
我曾無數(shù)次欣賞過餡餅誕生的過程。陽春三月,奶奶準備好一大盆白菜餡,鮮嫩誘人,香味濃郁,在陽光的照耀下,與飄飛的柳絮一同映襯出明亮的色彩,顯示著金黃的本色。
餡餅制作工藝已配合著春天的氣息,充滿蓬勃的朝氣了。奶奶曾說,滿懷著愛做餡餅,才能做出餡餅的本色。在運河邊的老屋里,奶奶熟練地抓起一把面粉,撒在面板上,之后扯下一塊事先揉好的面團,用搟面杖搟成不大不小的面餅皮,裹上已經(jīng)擠干水分、拌好香油的白菜餡,輕輕一捏,一個個手掌大小的白菜餡餅就整齊地排在秫秸做的蓋簾上。這時候,奶奶就扭頭看看正坐在矮矮的小木凳上的我:“怎么,眼饞了?別急,奶奶馬上給你煎。”然后笑瞇瞇地走到灶臺邊,點上火,倒上油,將餡餅一個個放進油鍋里。我向外望去,柳樹垂下,碧綠的柳枝,將春的本色引進院里,引進每個人的心中。柳絮漫飛,似云灑下甘霖,彰顯著春天的活力。伴著撲鼻的清香,我跑向灶臺。
奶奶這時會皺著眉頭,嗔怪道:“你這孩子,饞起來真是不怕燙!”我就嬉皮笑臉地說:“誰讓我只饞奶奶的餡餅呢!”話音未落,奶奶就順勢把一塊吹涼了的餡餅塞到我嘴里,慈祥地笑了。這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奶奶手上有塊傷疤,不用說,是做餡餅時燙的。我久久地注視,心中洶涌波濤,翻滾著。奶奶似乎意識到了,急忙將手縮回,臉上依舊是慈祥的笑!屋外,柳絮飄飛,像夢一樣美麗……
春去秋來,花謝花開,兒時的故事,已隨風而逝。
屋外的那棵柳樹后來被移走了;伴隨著我成長的青磚老屋也被拆掉了,如今變成了運河邊的廣場;柳樹下的老屋里,奶奶做的餡餅漸漸定格成永恒。奶奶也悄然離去,留下那抹本色在心中徘徊。
我想無論是春天的本色,還是餡餅的本色,都比不上奶奶愛的本色。愛如甘霖,滋潤我心,愛如陽光,暖我心扉,奶奶的本色才是最美的色彩——每當我慌亂想放棄時,總有一抹色彩提醒著我,一股動力推動著我,帶我跨過絕望。
奶奶雖已不在,但愛卻不會消散。對這抹本色,學著珍惜,學著感恩,才能守住這份溫暖,才能將其化作一股動力,推動著我前進。
春天似乎沒有那么綠,餡餅的金黃也漸漸淡去,唯一不變的就是奶奶對我無盡的愛。這抹溫暖的本色,被歲月涂抹在心中,揮之不去,成為我永不磨滅的動力,助我前行!
(指導老師:丁能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