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亮
摘 ?要:歷史作為高中教學框架體系內(nèi)的一門重要組成學科,對于引導學生形成向上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鑄就學生家國情懷等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歷史教師要對此有深刻的認識,積極在歷史課堂創(chuàng)新教法和學法,用心施教,讓歷史課堂成為塑造高中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場所。本文將就利用歷史塑造高中生健全人格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歷史 ?健全人格 ?課堂教學 ?塑造
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對塑造學生的人格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歷史教師要在教學中合理利用歷史教材內(nèi)容,有效對學生進行人生方向的指引和情感的熏陶,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不僅能學到歷史知識,還能使人格得到良好塑造,為其較為全面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將分三點就歷史學科對學生人格的塑造進行探究。
一、用歷史塑造學生向上態(tài)度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許多多勵志向學、不畏艱苦、努力前行的真實故事,教師完全可以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通過這些栩栩如生的故事講解,來感染和熏陶學生,給他們以積極的啟發(fā)和引導,讓學生形成不畏艱難困苦、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塑造學生樂觀積極的精神品格,促進學生未來更好的學習和發(fā)展。
例如,在教授辛亥革命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滲透孫中山先生歷經(jīng)種種磨難、被各種勢力打倒過多次,卻始終為了民族的解放和振興而齟齬前行、努力奮斗,最終成功推翻清朝的腐朽統(tǒng)治,結束了統(tǒng)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從而讓學生在歷史故事中受到深刻的感染和啟迪,不斷學習孫中山先生為了理想而不懈追求、堅韌不拔、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和精神追求,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讓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去積極的應對、努力的克服,有效塑造學生的良好品格,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和進步??傊?,教師要以歷史教材為依據(jù),積極向學生滲透豐富多樣的勵志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感悟人生,獲得正確的方向指引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二、用歷史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
歷史學科一個主要的作用就是讓學生通過對一個個生動具體的歷史故事進行分析和理解,來以史為鏡、明辨是非,客觀的看待這些歷史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形成理性思維。鑒于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強化對歷史事件的深入解釋和辯證思考,全面促進學生理性思維的形成和鞏固。
例如,在對秦始皇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以特定的歷史條件為基礎,既要看到秦始皇修建長城造成大量勞動人民居無定所、哀嚎遍野的悲慘景象以及焚書坑儒對中華文化的造成的巨大破壞和不利影響,也要看到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有利于商市貿(mào)易、人民交往;統(tǒng)一文字有利于民族的和諧和團結;統(tǒng)一六國有利維護大一統(tǒng)的局面等所作出的突出貢獻,只有這樣全面而又客觀理性的去評價秦始皇,得出的評價結果才會更加的真實、客觀和公正,而這樣客觀理性的評價十分有利于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塑造。
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開展以“理性評價,客觀看待歷史”為主題的辯論會或者討論會,讓學生在活動中真實的了解歷史,客觀的看待歷史,理性的評判歷史,全面促進學生理性思維的形成,進而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塑造??傊處熞e極利用歷史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
三、用歷史鑄就學生家國情懷
在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中,愛國主義和家國情懷始終是我們民族團結一致、奮勇向前的強大動力,從屈原投江到蘇武牧羊,從岳飛精忠報國到戚繼光奮勇抗倭,從林則徐虎門銷煙到關天培血灑虎門,每一次民族有難總會有頂天立地的英雄力力狂瀾于既倒,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來捍衛(wèi)我們民族的尊嚴和領土的完整,來為民請命。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歷史教學材料,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生家國情懷的形成,以此塑造學生良好的精神品格。
例如,在講述中國近代史的時候,教師可以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向學生展示清朝末年被迫簽署一個個不平等條約,人民居無定所,受到外國人肆意殺戮的情境,讓學生深刻感受那時國家的多災多難、人民的顛沛流離,形成落后就要挨打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其次,教師可以利用PPT課件向學生展示一個個愛國英雄的挺身而出,如戊戌六君子勵志變法圖強、鄧世昌以身殉國、孫中山勵志振興中華等等,全面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情懷。最后,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圖片向學生展現(xiàn)今日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yè)的中國,讓學生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并努力學習,以在將來更好的報效祖國。從而促進學生家國情懷的形成,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
綜上所述,歷史作為高中教學系統(tǒng)內(nèi)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于培養(yǎng)高中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和塑造高中生的精神品格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歷史教師要在教學中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充分利用歷史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全面發(fā)揮歷史學科的作用,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和塑造,并以此帶動高中整體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黃令坦.歷史人物的學習與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D].首都師范大學,2011.
[2]李怡凈,甘麗.論歷史教學中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5(06):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