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武
摘 ?要:語文閱讀是基礎教育的重要部分,對學生教育素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改善舊的教學模式,開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以新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 ?有效性 ?策略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歷來備受關注,這不僅因其在小學語文課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還因為平時老師們上公開課、聽課、評課也多鐘情于它。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著種種弊端,對小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嚴重的障礙。而面對這些問題和弊端,我們應該認真的分析總結,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采取相應的策略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新課改以來,語文閱讀教學在教學內(nèi)容、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諸多方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由于閱讀教學的應試負擔過重,功利目的過強,缺乏有效指導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中小學生讀書量普遍不夠,讀書時間少;課堂閱讀教學仍以知識體系為主,過多注重詞句、段落、寫作方法等的分析和指導,講問過多,忽視對閱讀整體性的把握;對學生的閱讀缺乏有人文意義的主題引領和深度指導,使閱讀雜亂無章和淺嘗輒止;忽略學生閱讀時的獨特思想感受和情感體驗,形成共性突出、個性缺乏的閱讀結果;忽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使閱讀成為暫時性功利的短期行為,最終使語文閱讀形成重功利、輕發(fā)展;重共性、輕個性;重繼承、輕創(chuàng)新;重認知、輕情感的反文化特征,造就有知識、沒文化的閱讀者。
二、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
(1)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階段的教育重在培養(yǎng)和調(diào)動學生對各學科的興趣,只有在濃厚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才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汲取相關知識,變被動灌輸為主動學習。提問是調(diào)動學生求知欲的良好方式,在學生進行正式閱讀之前教師首先提出有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并找出問題答案。這種閱讀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閱讀情景是影響學生閱讀質(zhì)量的關鍵因素,良好的閱讀氛圍不僅能夠保證學生全神貫注,也有利于學生將文章內(nèi)容內(nèi)化整合。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生生和諧融洽的情境,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在閱讀中感受文字的組合含義,并跟隨文章思路找到教師問題的答案。另外,閱讀氛圍也可以借助先進設備來營造,例如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文章內(nèi)容相符合的音樂、圖片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多個感官,在視聽的多重渲染下幫助學生盡快置身文章情境,以主人公的角度思考文中的問題。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興趣才能使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積極情緒,閱讀教學才能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2)以讀為本
閱讀課就是讀書課,閱讀教學第一要務是讀?!耙宰x為本”即是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得是朗讀和默讀”“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笨梢姡喿x教學必須重視閱讀實踐,要以讀為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應做到以讀為本,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通過不斷強化閱讀,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此同時,還要以讀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使其思想情感也能得到一定的陶冶和提升。學生通過自己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是閱讀教學的任務之一。對于小學生來講,教師應主要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去領會重點詞語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寫作特點等。在課堂上要充分安排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去讀書: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美的享受。
(3)培養(yǎng)語感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銳敏的感覺?!薄墩Z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中多次強調(diào):“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內(nèi)涵的直覺領悟能力”?,F(xiàn)代教學觀認為:教材不是學習的唯一憑借,應該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同時,學生對教材的感悟不是老師能夠講出來的,而是在語文閱讀的實踐中積累感悟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放開手腳,讓學生自主地、自由地培養(yǎng)語感。學生完全可以借助思維和審視能力,展開自身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對語言材料進行品評與鑒賞。這是學生與作者在生活體驗上的一種溝通。它需要學生不僅能充分領會語言文字的字面意義,還要能領會語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4)開展積極性閱讀評價
評價環(huán)節(jié)是教學過程的關鍵一步,也是提升教學品質(zhì)的重要步驟。閱讀教學中,經(jīng)過一系列的引導和訓練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有效的評價,才能使學生明確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缺點。另外評價方式可以多樣化,師生雙向評價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也可以使教師明確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安排。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評價需要采用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小學生的心理脆弱敏感,幫助其建立自信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需要在評價是注意評價措辭,用鼓勵性評價激勵學生繼續(xù)努力。并且教師的評價不能過于寬泛,例如“讀得很仔細,但是XXX部分的感情不是很充沛”“讀得很有感情,但是要是能再多注意一下細節(jié)就更好了”等。通過明確的評價給學生明確的指導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張勁松.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相關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3):70.
[2]陳秀坤.小學閱讀的有效性[J].課外語文,2017(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