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瓊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時表現(xiàn)出的自覺性、積極性和獨立性,是從事創(chuàng)造性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tài)。它包括認識活躍、情感的興奮程度和意志努力的強度。根據《科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對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創(chuàng)造教學氛圍,激發(fā)參與興趣
為什么我們的科學探究活動激發(fā)不起全體學生的參與熱情?一部分原因也得歸于老師在設計活動時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應該說沒有顧及到不出彩學生的特點和他們的探究能力和態(tài)度。我們一旦擅自拔高了他們原有的知識和探究能力,那探究活動就不能順利進行。所以說,我們在設計科學活動時,首要考慮的就是我們學生的興趣和接受度的考量,畢竟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是探究的實踐者,設計出與他們實際能力相符的活動方案,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證科學探究活動地順利開展。
所謂“科學探究”就是一種學習方式,指學生教師的知道下,在一個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從日常生活、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現(xiàn)象中,針對某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學生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從而解決問題。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我們在科學課的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教學“怎樣加快溶解”一課時,我先出示一杯水,放入一粒高錳酸鉀。問:“大家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怎樣才能使高錳酸鉀加快溶解?”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自然能引起學生的注意。這樣,學生由于是帶著問題和急于解決問題的心態(tài)去學習,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了興趣,因此能促使其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比較深刻。
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的思維活躍,但受一定主觀條件的制約,也易產生惰性。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使學生思維處于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tài),從而幫助學生克服思維的惰性,較有效的方法就是啟發(fā)式教學。啟發(fā)式不是提問式,但啟發(fā)式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離不開提問,因為學生的積極思維常常是從思考問題開始的。這就要求教師科學設問,即注重設問的階梯性和系統(tǒng)性,并適時點撥、引導學生討論、質疑、求索、解疑。所謂提問的階梯性,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簡言之,就是由具體到抽象,由抽象回到具體的思維訓練?!?/p>
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學中,在分析汽車啟動時,關于輪胎和地面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教師直接講授,學生總是覺得難以理解,印象不深。教師可采用玩具遙控汽車模擬實驗情境,請一位學生參與,首先將遙控車舉在空中,按下啟動按鈕,發(fā)現(xiàn)兩個后輪在轉動,讓學生明白這輛車提供動力的驅動輪是后輪。然后演示:將遙控車放在桌面上,在后輪下各放一張白紙,按下啟動按鈕,看到后輪轉動時,白紙被向后送出。這時學生頓悟:白紙相當于地面,車輛啟動時,白紙向后送出說明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車子向前運動,說明車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這符合相互作用的力方向相反的原理,再將車放在涂了菜油的光滑玻璃斜坡上,按下啟動按鈕,發(fā)現(xiàn)車輪打滑,汽車無法前進。這樣就把學生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積累的感性經驗,經過自主探究學習,由“知其然”發(fā)展為“知其所以然”,實現(xiàn)認知過程的飛躍,從而使教學過程更加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
三、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培養(yǎng)自主學習關鍵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培養(yǎng)大膽探索、勇于批判的創(chuàng)新精神。對學生的質疑問難,教師應鼓勵并引導學生自己去解釋,使學生的參與向深層推進。問題的設計與提出,要切中新知的要害,抓住問題的本質,使課堂教學的重點轉向解決學生所發(fā)現(xiàn)、所質疑的問題上,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擺的秘密”一課,教師讓學生首先觀察擺,然后做實驗:在10秒鐘內,擺的擺動次數是多少?當全班12個小組將數據匯報之后,教師啟發(fā)學生仔細觀察這些數據,看有沒有什么問題?結果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fā)現(xiàn)和提出了問題。在許多的問題之中,教師讓學生進行篩選和分類,確定本節(jié)課能夠解決的問題,經過討論,學生一致認為“擺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是今天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明確了問題,這是思維的結果,也是創(chuàng)造性的體現(xiàn),同時也為分析問題做好了準備。
總之,科學課堂教自主學習學中如果引入得法,完全可以打破以往教學的“循規(guī)蹈矩”、“請君入甕”式的教學模式,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全過程,激發(fā)起自主的學習熱情徹底改變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使課堂教學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構建起“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生生師合作”多種形式的交往的立體、多向的交流網絡,將教學活動從單向型的直線往復轉變?yōu)榫W絡式輻射,使教學完全呈現(xiàn)為開放的狀態(tài)。師生皆置身于一個心理放松、心扉開啟的教學氛圍中,讓整個學習過程成為一種和諧共振、優(yōu)勢互補的有效學習活動,這樣的學習活動,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