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雄
摘 要:灰空間是當前建筑設計十分關注的一種藝術設計手法,其主要有協調性的特點,改變了傳統建筑設計存在的內外空間隔閡,給用戶帶來一種整體的藝術、與和諧視覺體驗。尤其是當前社會環(huán)境使得人們的工作壓力極大,生活節(jié)奏較快,通過在居住、工作的建筑空間中,憑借建筑空間外部之景,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改變單一、乏味的建筑內部空間環(huán)境,能夠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產生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有利于用戶身心健康發(fā)展。灰空間設計手法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用戶的生活,更強調在建筑藝術設計中始終“以人為本”,并逐步形成建筑、自然與人之間的三位一體建筑整體性,符合現代建筑設計需求與理念。
關鍵詞:灰空間;建筑藝術設計
1 引言
隨著我國不斷地對現有經濟體制進行深化改革,在刺激我國社會市場經濟飛速發(fā)展的過程中,也進一步推動著我國城市建設向著現代化方向發(fā)展。就目前而言,生活水平發(fā)生顯著變化的社會群眾,對居住空間的要求更加高,促使著建筑藝術設計逐漸轉變了設計手法,在帶給人們更大、更舒適居住空間的基礎上,逐步向著更加愉悅的心理感受方向轉變。灰空間是當前我國建筑設計十分關注的空間藝術設計手法,其多以常見的開放式以及半開放式為主,讓用戶通過絕對空間以及灰空間的進入,實現心理需求的滿足。文章根據筆者長期從事建筑藝術設計相關工作經驗,簡單地對灰空間在建筑藝術設計中的應用作出以下幾點探討,以供參考研究。
2 灰空間的概念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因為多種因素使得建筑存在一定的尖銳性以及絕對性,使得建筑內外部存在一定的矛盾,讓建筑設計過于單一、固化。但是在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均有著中性因素的存在,這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效調建筑存在的尖銳性以及矛盾性,能夠使得建筑內外部達到一定的和諧、統一。這種因素并不屬于建筑外部、也不屬于建筑內部,它是存在于這兩者之間,起著空間過渡、空間媒介以及連接空間的作用,能夠將建筑物的內外空間產生一定的連續(xù)性,使得私有空間與公共空間之間產生連續(xù)、建筑內部空間以及建筑外部空間產生連續(xù)以及建筑與自然產生連續(xù),這個中性因素就稱之為灰空間?;铱臻g作為建筑藝術設計理論,最早是由日本建筑大師黑川紀章提出的。首先從灰空間的“灰”字進行簡單闡述,灰作為一種色彩,主要是通過將不同的顏色進行混合,產生的新顏色無法分清具體的色彩傾向,則稱之為“灰色”,這種灰色并不具有任何顏色傾向,主要呈現出一種中性色彩,能夠與其他顏色產生較為明顯的協調感。
3 灰空間的特征
3.1 多義性
灰空間具有著多義性的特征,也就是說這個既屬于內部空間,也屬于外部空間的第三種空間,有著多種意義。首先,由于灰空間概念自身具備著多種含義,因此,在界定灰空間的過程中,無法清晰地辨別界限,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铱臻g并不僅僅是一種具有連接性質以及過渡性質的空間,還包括有過渡性質的物體,以及同樣有過渡性質的過渡線,甚至于在人們視覺范圍內的過渡空間等,也就是說灰空間無處不在。其次,灰空間的多義性特征也體現在建筑空間的多種屬性上,當人們對空間的視覺聯系、應時布置,因為時間、溫度以及視覺亮度的變化而變化,就會產生不同的灰空間情境。
3.2 協調性
協調性是灰空間最為主要的一種特征,在應用灰空間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有效處理建筑內外空間之間的不同關系,形成并營造出更加優(yōu)越的空間環(huán)境,從而實現空間意境,帶給用戶的體驗則更加豐滿。作為一個有著過渡作用以及中介作用的空間,灰空間更像是一個協調建筑與自然環(huán)境的融合劑,能夠將室外的自然環(huán)境傳遞給室內居住的用戶,同時又能夠將室內的居住視覺向室外連接。我國在應用灰空間的過程中,實際上是有著一定歷史的,江南民居建筑物中的廊棚就是十分明顯的一種灰空間設計手法。
4 灰空間的主要載體
在建筑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對灰空間設計手法的應用,往往會因為載體而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事實上,灰空間載體十分豐富,這需要建筑藝術設計工作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灰空間的基本概念,并通過合理應用,使得灰空間得以更加具象地展現。首先,植被以及水體是常見的灰空間載體,植被作為一種富有生命力的景觀,其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創(chuàng)造出一種具有活力以及生機的空間,當建筑藝術設計工作人員在應用植被灰空間載體的過程中,合理搭配不同色彩組合,并重視不同植被之間的組合形式,帶給用戶一種視覺以及聽覺上的刺激,在隨著季節(jié)變化,這些以植被、水體為主要載體的灰空間,在一定程度上,也完成了形式以及色彩上的轉變,使得灰空間更加豐富。其次,廊道也是建筑藝術設計應用灰空間的主要一種載體。作為一種具備著交通性質的廊道,在作為過渡空間載體的過程中,其往往會因為不同高低落差的地面,與不同高低差以及轉換角度的廊道結合,形成一個有著極佳藝術魅力的空間造型,使得建筑灰空間更富有韻律感。最后,玄關是大多數居住建筑藝術設計首選的一種灰空間載體,在居民住宅建筑中,玄關與用戶的關系更加密切,雖然有時會與客廳、餐廳等產生一定的空間界定模糊,但是在模糊空間界定的過程中,也緩沖了居住空間視覺體驗,起到了一定的畫龍點睛作用。
5 建筑設計中灰空間的應用
5.1 合理處理視覺環(huán)境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建筑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節(jié)能環(huán)保使得視覺處理成為當前灰空間應用的有效途徑之一,半封閉性的建筑空間,使得視覺互借成為一種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建筑物室內外空間之間的聯系,并不再單一局限到自然光的需求中,而是逐步向著與自然景觀結合的過程中轉變。在應用灰空間的過程里,建筑藝術設計更應該重視景觀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要盡量在實際設計視覺環(huán)境的過程中,將灰空間的視覺注意點進行適量且合理增加,彌補灰空間的單調感,并調和建筑物室內外空間的實際過渡形式。另外,建筑藝術設計工作人員要注重灰空間視覺信息以及知覺模式之間存在統一性,能夠給用戶提供一定的定向幫助。例如利用不用的光線、色彩,將不同空間進行區(qū)分,建立空間秩序的同時,幫助用戶更加全面地認識以及理解建筑空間系統。
5.2 重視地形地貌的作用
在建筑藝術設計應用灰空間的過程中,設計工作人員必須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地理條件,合理把控建筑物所受到的環(huán)境制約與限制,從而設計出一個符合當地地形、地貌,且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建筑形式。首先設計工作人員必須要對該建筑物所在地區(qū)進行充分的地形地貌考察,要避免對建筑形式的盲目追求,降低對地表肌理的不必要破壞,要盡可能因地制宜,順應地勢進行合理設計規(guī)劃。其次,要檢查改建筑物所在地區(qū)的土壤屬性以及特征,要盡可能降低建筑地基對該地原有生態(tài)形態(tài)的破壞,降低建筑物與自然產生的矛盾,要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降低自然環(huán)境對建筑物造成的制約影響。
6 結語
總而言之,作為現代建筑的主要發(fā)展內容,灰空間的作用對建筑藝術設計的意義非常重要,只有充分地了解和掌握灰空間的概念以及作用,才能夠有效地應用灰空間設計手法,對建筑設計的藝術體現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能夠有效推動建筑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胡少杰.建筑藝術設計中的灰空間應用探討[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7(1):65~66.
[2] 郭蕾.論灰空間在住宅建筑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