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萍 劉曉峰
摘 要:隨著校準市場的逐步開放,計量校準正逐漸被國內更多用戶所接受。計量校準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步加大。計量校準和計量檢定已經成為我國計量技術機構進行量值傳遞和溯源的主要途徑。只有正確理解計量檢定和計量校準活動,正確編制、執(zhí)行檢定規(guī)程和校準規(guī)范,才能夠真正滿足客戶需求、保證量值統(tǒng)一。計量工作對于的生活影響非常大,做好計量檢定與校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計量工作已經融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我國在這方面尚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整體來說和國際的先進水平還有一段較大的差距,因此,了解這不足之處對我國計量工作發(fā)展趨勢的指導意義重大。
關鍵詞:計量;檢定;校準;趨勢;方向
1 前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計量校準在國內計量機構開展的計量活動中的比重正逐步加大,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計量活動與計量檢定相提并論。因此,正確認識校準與檢定的關系,正確開展檢定和校準活動,正確利用檢定和校準結果。最終實現(xiàn)量值統(tǒng)一,保證社會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就顯得尤為重要。
2 計量檢定、計量校準的定義
“檢定”的定義是:查明和確認計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檢查、加標記和(或)出具檢定證書。
“校準”的定義是:在規(guī)定條件下的一組操作,其第一步是確定有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之間的關系,第二步則是用此信息確定由示值獲得測量結果的關系,這里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都具有測量不確定度。
3 計量檢定、計量校準區(qū)別
計量檢定與計量校準從以下幾方面來區(qū)分。
3.1 對象和依據不同
檢定的對象是列入國家依法管理目錄的計量器具,必須依據國家計量檢定系統(tǒng)表和計量檢定規(guī)程來進行計量檢定,因此檢定具有強制性和單一性;而校準的對象是測量設備或計量器具,可以依據計量檢定規(guī)程、計量校準規(guī)范,或雙方認同的技術標準、技術規(guī)范、儀器設備說明書及其他技術文件,因此校準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
3.2 結果和使用要求不同
計量檢定必須判定計量器具是否合格,合格出具《檢定證書》,不合格出具《檢定結果通知書》。經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才能使用,未經檢定或經檢定不合格的計量器具不得使用。而校準報告只給出測量設備的校準結果,提供了帶有測量不確定度的量值,用戶應根據校準結果,確認其是否滿足實際條件和使用要求方可使用。
3.3 性質和約束力不同
計量檢定具有公正性和法律的約束性,經政府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出具的檢定證書和數(shù)據,具有公證作用,可以作為計量仲裁的依據,在社會上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1]計量檢定必須執(zhí)行計量檢定規(guī)程和國家收費標準;而測量設備的校準是用戶自愿行為,一般不具有強制性和公證作用,可由用戶和校準機構雙方以合同約定或協(xié)議形式確定校準的內容、方法和收費。
3.4 檢定與校準的相同點
無論檢定還是校準,都是實現(xiàn)量值溯源的一種重要手段,都是保障量值準確可靠的重要措施;都必須使用合格有效的計。質量檢定機構工作量大,涉及的工作面廣,不但需要采購和更新大量的設備,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時間。為了確保檢定工作的順利進行,經費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乏足夠的財政補貼,就難以滿足計量檢定工作的需求,也就難以保證計量器具的受檢率。量標準(或基準)器具作為參考量值,都要將檢定或校準的對象(計量器具或測量設備)的量值通過不間斷的比較鏈溯源到國家或國際計量基準(標準)。
3.5 溯源方式不同
檢定是自上而下地將國家計量基準復現(xiàn)的量值逐級傳遞到各級計量標準直至工作計量器具;而校準一般是自下而上地將計量器具量值溯源到國家計量基準,可以越級溯源。除了強制檢定和依法檢定之外的計量器具和測量設備,使用單位可以自主選擇有資質能力的計量技術機構進行校準,有條件和能力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也可以自行校準。
4 我國計量檢定工作的現(xiàn)狀
①計量法律意識淡薄。很多企業(yè)計量法律意識不強,仍然在利用淘汰的計量器具,對計量器具的維修和養(yǎng)護不到位,經常使其處于超負荷運作的狀況。②機構檢測人才缺乏。我國的質量檢定部門雖然得到了較快地發(fā)展,現(xiàn)在的機構計量人員的工作能力、學習能力都有待提升,對法律法規(guī)的認識不到位,專業(yè)理論和知識理解也不深入,應用中出現(xiàn)了諸多紕漏。此外,計量人員對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掌握也十分有限,仍舊停留在“度量衡”的舊模式下,也對現(xiàn)代計量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響。③經費保障機制缺乏。④計量執(zhí)法不夠嚴格。計量檢定機構本身是職責履行部門,其不但承擔著日常的各項檢定工作,在必要的時候還承擔著強制檢定的責任。然而強制檢定的實施需要具備執(zhí)法權,而質量檢定機構并不是公安機關或是城管部門,很難進行計量執(zhí)法。
5 計量檢定與校準的發(fā)展趨勢和方向
5.1 計量實驗室實行分步認可制度
國際先進的致制度中,可以分為校準實驗室認可、測試實驗室認可。其中校準實驗室認可的對象不僅指實驗室,還有有一定水平的企業(yè),它們在經過認可后可以向社會提供服務。目前,我國計量檢定與校檢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相對于國際上的先進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國當前的分步認可制度具體可以分為:標準實驗室、校準實驗室以及測試實驗室認可。一般來說標準實驗室以及校準實驗室在經過認可以后就可以向社會提供服務,而針對于企業(yè)而言,一般認可以后主要服務于切用內部的工作。
5.2 建立量值溯源體系
目前,在國際上的先進水平中,溯源一般是指經過連續(xù)比較鏈,使測量結構可以和相關計量標準聯(lián)系起來的特性,這種體系一旦確定下來就無法更改,否則無法是測量過程連續(xù)受控。而我國當前使用的是“量值傳遞”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是從上倒下的,也就是說我國的基準量值經過檢定或者校檢以后,逐級傳遞到工作計量器具上去,這一系統(tǒng)由于其層次較多,所以傳遞處于一種比較被動的局面,很多時候需要通過行政手段送檢。
5.3 校準周期必然會更加科學
在國際標準中,對于檢定周期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要求檢定周期在選擇上要以計量檢測設備的穩(wěn)定性、頻率以及用途作為依據,此外,國際標準還允許企業(yè)依照自身的情況對校準周期進行合理的調整,這對于計量工作非常有利。而我國當前所使用的檢定周期,周期相較于國際標準更加固定,因此,應對于校檢周期進行選擇確定的過程中,要在保證器具示值穩(wěn)定的前提下,結合基于各種參數(shù)以及影響因素的綜合考慮,選擇合理的檢定周期。一般來說,檢定規(guī)程只需給出一個合理的范圍,具體的工作應由檢定人員通過統(tǒng)計方法進行確定。
6 結語
正確理解檢定和校準活動,正確編制、執(zhí)行檢定規(guī)程和校準規(guī)范,才能夠真正滿足客戶需求、保證量值統(tǒng)一。質量的管理和效益的提高,必須建立在計量科學技術的基礎上。總之,計量檢定和校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的影響,我國在這方面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依然巨大。因此,應做好量實驗室實行分步認可制度、建立量值溯源體系以及合理的選擇校準周期等工作,我相信,隨著計量水平的不斷提升,未來,這一方面必將會獲得更大的進展。
參考文獻:
[1] 《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
[2] 黃彥昊.提高計量檢定與校準質量的思考[J].上海鐵道科技,2018(1).
[3] 阮小燕,高孟男,馬江峰.期間核查在計量檢定/校準實驗室的組織與實施[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7(4).
[4] 王為農.關于對外部企業(yè)開展計量檢定校準工作[J].中國計量,2016(2).
[5] 穆克熱木·阿布利孜.淺談計量檢定/校準實驗室標準物質的規(guī)范化管理[J].中國計量,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