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
摘 ?要: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和方法進行了闡述,希望更好的幫助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語感培養(yǎng)
作為教育的初級基礎階段,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的教育關乎未來多年的學習,作為母語語言學科,語文對學生教學基礎、人文修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語文教學貫穿于小學到大學的各個階段,作為一門重要的教育基礎學科,學好語文是教育的基礎。語文教學中要積極關注語感的培養(yǎng),通過語感教學,能夠更好地幫助其他學科的教學。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語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
語感是一種把握語言的獨特能力,學生具有較好的語感,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透過現象對文字、語言的本質進行掌握,對小學生的教學加強語感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學生由于年齡小思想不夠成熟,就好似一張白紙,需要教師繪上五彩斑斕的圖案,這時候就體現出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理念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師采用良好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文字的理解,提高對文字的感悟能力,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對問題進行聯(lián)想,幫助學生快速的提升思考能力,從而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2)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僅僅關注于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文章閱讀的鑒賞能力,而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與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有重要的聯(lián)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要從培養(yǎng)語感入手。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能力之后,會對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加強學生與作者心靈上的溝通,從而進一步提升對文章的鑒賞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語感培養(yǎng)的方式和方法
(1) 聯(lián)系生活實際,采用直觀教學形式開展字詞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基礎是對字詞的教學,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基礎。小學生抽象意識較為薄弱,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多半還都是依賴于生活經驗和直觀認識,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實際的教學中,要緊密聯(lián)系教學實際,從實際生活出發(fā),開展教育教學,教師要采取直觀教學的形式,引導學生將字詞句的認識與事物相結合,不斷積累詞句,為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開展《我愛五星紅旗》一課的教學中,對“五星紅旗”一詞的教學,就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與操場上飄揚的五星紅旗結合對紅旗的形狀、意義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如果遇到“五星紅旗”,就會自主的想到操場上飄揚的鮮紅旗幟,會與民族、祖國、團結等相聯(lián)系,從而實現對學生潛移默化的語感能力培養(yǎng)。
(2)加強朗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
對小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來自于日常生活的積累,而朗讀就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方法,朗讀為語感能力積累提供一個快速的途徑。小學語文課本內容往往具有較強的節(jié)奏感,學生閱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課本的這一優(yōu)勢,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朗讀方法的指導。一方面,教師要發(fā)揮范讀作用,要積極指導學生的朗讀,讓學生在多種朗讀教學方式中提升朗讀能力,例如聽讀、跟讀等,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將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將其儲備起來,從而進一步提升語文素養(yǎng),加強語言的運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組織朗讀有關的比賽,讓學生們在玩中學,在比拼中獲得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課程,教師要積極抓住學生的身心特點,開展適合學生學習的靈活教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3)加強日常背誦,依靠背誦提升語感
在我們實際教學中,學生語感獲得的主要方式是背誦,這主要是由人的記憶力決定的,往往背誦在頭腦中的內容,在運用時才更好提取。語文課本中多半是美文,這些被選入課本經典的文章如果僅僅通過閱讀教學不能對學生起到良好的作用,教師通過督促學生背誦,幫助學生內化于心,真正成為自己的修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督促學生做好背誦工作,在背誦中我們要加以注意,避免進入背誦的誤區(qū),背誦不是簡單的、機械的復讀,而是要充滿感情的朗讀,注意文章的語調,講究抑揚頓挫。同時教師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方式促進學生的背誦,例如開展小組比拼、課堂接龍等。例如在背誦辛棄疾的《菩薩蠻》時,指定一名學生開頭背誦第一句,坐在他后面的學生依次背誦第二句、第三句……直至詩詞結束。或者開展小組比拼,那個小組背誦下來的人數多、背誦的質量高,就成為優(yōu)勝隊伍。通過使用這些方法,幫助學生提升背誦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加強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
(4)加強鼓勵,幫助學生多積累詞匯
作為語言的基礎,詞匯量的積累是連字成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語言感知能力的重要因素。加強學生的詞匯積累,教師一是要鼓勵學生多進行美文以及詞句的摘抄工作,同時定期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幫助學生共同加強積累。二是要多鼓勵學生書寫讀后感,將自己對文章的感悟記錄下來,通過不斷的聯(lián)系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和理解能力。三是課本教學中加強提問,幫助學生提升理解能力的同時對故事情節(jié)、相關詞句進行記錄,進而提升語感。例如,在講述老舍的《養(yǎng)花》一課時,文末“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實,有香有色,既需要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yǎng)花的樂趣”,教師就可以設置“養(yǎng)花的樂趣是什么”類似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文章,同時培養(yǎng)語感。
三、總結
積極加強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充分利用朗讀、背誦、詞句積累等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做到厚積薄發(fā),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傅建麗,韓銀秋.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與強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6).
[2]鄭寶玉.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j]教育科學.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