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婷
摘 要:目的:調查豬場豬瘟的免疫情況以及通過優(yōu)化試驗確定最佳首免日齡。方法本次論文選擇對規(guī)?;i場的豬瘟免疫的整體情況進行調查,在調查基礎上,進行仔豬豬瘟首免日齡試驗,得到仔豬最佳的首免日齡。結果:2017年整體的豬瘟抗體水平均不夠理想,整體平均抗體水平陽性率只有66.45%,低于70%的陽性保護率水平。2018年,整體的豬瘟抗體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平均陽性率達到了83.17%0最佳首免日齡試驗,14日齡免疫組和21日齡免疫組的抗體水平在免疫一周后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兩周后,14日齡免疫組抗體水平仍在下降,21日齡免疫組上升緩慢。28日齡免疫組,在免疫后兩周整體的抗體水平均有明顯的上升,而35日齡免疫組兩周內抗體上升較緩慢。結論:對不同階段的豬群的抗體水平調查發(fā)現,哺乳仔豬、種公豬、后備豬、育肥豬的抗體水平較為理想,保育豬抗體水平陽性率為全場不同階段豬群最低。為達到較為理想的免疫效果,最佳的首免日齡應是仔豬28日齡。
關鍵詞:豬瘟;首免日齡;免疫情況;預防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21-0247-02
豬瘟又叫爛腸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該病是對豬危害較大的一種傳染病。資料報導21世紀前五年豬瘟發(fā)病率20~25%,每年豬瘟死亡占飼養(yǎng)量的3~5%,占病死豬30%[1]。
1 豬瘟發(fā)病的特點
1.1 流行特點
不分品種、性別、年齡,一年四季發(fā)生。目前主要發(fā)生于免疫豬群,早的十幾日齡,晚的成年豬。也可發(fā)生于初產和經產的母豬。據報導帶毒母豬產出的仔豬有長期病毒血癥,可持續(xù)排毒,病程緩慢,先后于2~11日齡引起死亡[2]。
1.2 癥狀特點
一般體溫升高、稽留熱,皮膚粘膜,尤其耳根、胸腹皮膚發(fā)紺呈敗血經過(見圖)。病程長的拱背,寒戰(zhàn),厭食,初便秘后腹瀉、便秘交替發(fā)生,當糞便惡臭時附粘液,多在1周死亡,不死的轉慢性,體溫時高時低,食欲時好時壞,病程20d以上,多數轉歸死亡[3]。
2 豬瘟診斷
2.1 臨床診斷
根據上述流行特點和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治療情況進行綜合診斷。
2.2 實驗室診斷
(1)豬體免疫試驗:用病料接種易感豬觀察發(fā)病的情況,方法是取4只小豬,2只注免化弱毒苗,兩只對照,注苗12~14d后接病料免疫豬不發(fā)病,未免疫豬發(fā)病則判豬瘟陽性[4]。
(2)兔體交叉免疫試驗:根據豬瘟強毒不引起家兔的體溫反應,但能使家兔產生免疫力,當用兔化弱毒攻擊時不引起體溫升高的表現,先用病料接種兔,再用兔化弱毒攻擊。如病料含強毒可引起體溫反應。
2.3 免疫程序
(1)常規(guī)免疫程序:配種前注射過豬瘟苗的母豬。含有母源抗體仔豬。首免日齡20~25日齡,二免為50~60日齡。體弱,食欲不正常,發(fā)病豬注苗效果不好[5~6]。
(2)超前免疫:初生仔豬在吃乳前1~1.5h首免,斷奶后或60日齡2免。當豬場長期受豬瘟病毒嚴重污染時,仔豬免疫受到母源抗體影響,20日齡接種,使一部分豬成為易感豬,因個體差異母抗水平一致,如提前免疫受母抗干擾更多,推遲免疫得到抗體的保護降低。所以超前免疫是凈化豬場的好辦法,但母豬多在夜間分娩,同時產仔房溫度高,給免疫接種帶來一定困難[7~9]。
一般豬胎70日齡免疫系統(tǒng)對抗原刺激產生免疫應答,而仔豬獲得的母源抗體3h產生,6~12h達高峰[10]。
3 豬場豬瘟免疫情況調查
3.1 材料與方法
3.1.1 血清的來源
2017~2018年間,隨機采集11個規(guī)模化豬場,共6910份不同階段豬群的血清樣品,其中2017年3293份;2018年3617份。不同豬群采集記錄如表1所示。對仔豬從前腔靜脈進行采血,別的豬群要從耳緣靜脈進行采血。對血樣采集完成后,采取常規(guī)處理,將血清分離,并置于零下20℃保存,待測。
3.1.2 診斷試劑
采用美國IDEXX公司的豬瘟抗體阻斷ELISA試劑盒。
3.1.3 儀器設備
96孔酶標儀(美國寶特BIO-TEK公司,型號ELX800)、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型號LXJ-IIC)、海爾冰箱(BCD-215KS)。
3.2 豬瘟抗體檢測方法
3.2.1 樣品和檢測試劑
被檢血清樣品;CSFV抗原包被板:CSFV陰、陽性對照血清;樣品稀釋液;(10x)洗滌液;HRPO標記的CSFV酶標抗體;TMB底物和終止液等。
3.2.2 檢測方法的原理
該檢測方法主要是采用阻ELISA原理,通過被CSFV包被的微量包被板,來檢測被測血清樣品中的CSFV抗體。室溫下,加入的被測樣品經過孵育,如果被測樣品中含有特異性的CSFV抗體,那么就會與CSFV抗原產生結合,繼而會阻斷HRPO標記的抗CSFV酶標抗體和抗原的結合。通過HRPO與TMB底物進行反應,反應后的顯色的深淺程度,可以判斷出酶標抗體和包被抗原的結合程度。
3.2.3 結果判斷
結論成立的條件:陽性對照:阻斷率>50%;陰性對照:平均OD值>0.500。
判斷條件如下:
陽性判定:阻斷率≧40%,被測樣品中有CSFV抗體存在;
陰性判定:阻斷率≦30%,被測樣品中無CSFV抗體存在;
可疑判定:30%≦阻斷率≦40%,該檢測結果的樣品來源動物要在數天之后進行抗體再次檢測。
3.3 豬群的整體豬瘟抗體水平情況(見表2)
4 合適首免日齡試驗
4.1 試驗設計
在調查基礎上,對規(guī)?;i場進行仔豬豬瘟首免日齡試驗,進而全面的了解哺乳仔豬母源抗體消長的規(guī)律,為確定最佳的首免日齡,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據。出生仔豬分別于0,1,7,14,21,28,35,42日齡從前腔靜脈采血2~3mL,進行血清分離,檢測抗體,每天對試驗仔豬的精神狀態(tài),飲水、飲食,糞便、尿液進行觀察,看是否出現明顯的異常表現。
4.2 抗體檢測結果
5 討 論
通過對規(guī)模化豬場2017年和2018年共6910份的血清樣品進行了抗體檢測,結果表明,2017年的豬瘟抗體的水平都不理想,測試結果的整體平均陽性率要低于70%。2018年整體的豬瘟抗體的水平均有著顯著的提高,對不同階段的豬群,進行抗體水平調查,調查結果發(fā)現哺乳仔豬、種公豬、后備豬、育肥豬抗體水平都比較理想,其中保育豬的平均抗體水平是豬群最低。
首免日齡為28日齡的免疫組,免疫后兩周內抗體水平明顯上升,疫苗免疫效果比其他首免日齡免疫組要理想。結合哺乳仔豬在14日齡母源抗體水平開始下降,到35日齡時半數仔豬達不到臨界保護值的母源抗體水平消長規(guī)律,認為以28日齡為首免日齡的免疫方案較適合C畜牧公司。為達到較為理想的免疫效果,最佳的首免日齡應是仔豬28日齡。
參考文獻
[1]黃紅梅,陳鳳蓮,華 俊,等.廣西豬瘟病毒流行現狀及與HCLU免疫原性比較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第三屆豬病防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5:105~109.
[2]羅 勇.陳刨夫,楊建疆,等.豬瘟疫苗超一前免疫效果觀察[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3,25(3):6~7.
[3]黃 夏,覃芳蕓,等.廣西種豬場豬瘟免疫抗體調查與分析[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6,42(1):26~27.
[4]江明甫,楊 紅,等.豬瘟免疫程序篩選優(yōu)化研究[J].疫病防治,2015,1:29~30.
[5]丁明孝,陸 寧,陳建日.豬瘟病毒及其疫苗研究[C].謝慶閣,翟中和,主編.畜禽重大疫病免疫研究進展.北京: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2016.
[6]吳建敏,蔣冬福,等.廣西豬瘟流行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國獸醫(yī)科技,2012,32(2):16~18.
[7]王火平.仔豬豬瘟超前免疫的研究.[J].福建畜牧獸醫(yī),2015,27(4):8~9.
[8]張 宇,張憲強.對仔豬豬瘟疫苗乳-前免疫技術的研究.民營科技,2017,7:17~19.
[9]陸文俊,黃 夏,等.廣西部分種豬場豬瘟抗體監(jiān)測和免疫效果分析[J].畜牧與獸醫(yī),2012.34(7):26~27.
[10]劉 莉,金璐娟,楊 旭,等,規(guī)?;i場仔豬豬瘟母源抗體消退規(guī)律[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4(10):46~47.
收稿日期:2018-6-12
作者簡介:卓 婷(1979-),女,助理獸醫(yī)師,主要從事動物檢疫和動物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