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奇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一直以來就是初中語文教學重點內容之一,無論是在語文考試中,還是日常教學過程中,語文閱讀都占有很大的教學比重。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也進行了教學改革,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成為初中語文教師教學的重點之一。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性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更要對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這兩項能力是學生和他人溝通與交流的能力,學生在其他課程中,也勢必要從教師的話語中獲取相關知識,而且在和同學進行交流時,要對交流內容進行有效理解才能保證交流質量。在閱讀報紙等資料時,也要對其進行閱讀理解,從而獲取信息。因此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也是在對學生實際交流能力進行培養(yǎng)。
因此,初中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靈活改變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缺乏興趣
在初中教學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對新鮮事物充滿探索欲望的年紀。而初中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對學生灌輸閱讀知識,規(guī)范學生課堂行為常常使用“填鴨式”教學法,原本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對相關知識不能很好理解,再使用這種教學方式,更是讓課堂氛圍壓抑,使語文閱讀學習變得枯燥無味,而且這種教學方式是將一種制式思維強行灌輸給學生,抑制了學生獨立思維的發(fā)展,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將造成不良影響。
教師沒有將學生放在課堂主體地位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因其中知識點駁雜不清且重點多,為了能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常常將自己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是課堂主講人,學生只是就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被動學習。
根據(jù)新課改相關要求,可以發(fā)現(xiàn)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中,將學生放在課堂教學主體地位,讓學生獨立完成一些教學任務,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加深學生對語文課程的理解程度。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讓學生就課本內容進行課前預習
無論對什么學科來說,課前預習都是一種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方式。因此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對下節(jié)課課文進行課前閱讀,并將不理解或是覺得應進行重點學習之處標記出來,這樣,學生在實際課堂學習中,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的學習,進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教師為了保證學生的課前閱讀質量,可以在正式教學前,對學生課前預習情況進行檢查或讓語文科代表代為檢查,提高學生課前閱讀的積極性和閱讀質量。例如,在進行《濟南的冬天》的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閱讀文章,并讓學生對其中直接描寫濟南冬天的句子進行標記,并向學生提問:“你們最喜歡作者對冬天的哪段描寫?”以提問的形式,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檢查,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習慣。
提高語文閱讀課堂活躍性
提高語文課堂活躍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和課堂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內容,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使學生能深入其中,體會文中情感,增強對文章情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進行安徒生《皇帝的新裝》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找?guī)酌麑W生分別扮演皇帝、兩個騙子、孩子和孩子爸爸,由教師擔任旁白,對課文進行朗讀。在朗讀過程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更能對故事產生深入理解。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語文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部輪流對課文進行朗讀,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例如在課文《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中,因為其中并沒有角色,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段朗讀。
這兩種方式都是將學生放在了課堂主體位置,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對其進行引導。學生通過獨立對閱讀內容進行思考,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提高了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拓寬學生課后閱讀范圍
實際上,想要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單純依靠課本教材的閱讀量是不夠的,因此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拓寬課后閱讀范圍。但是這種拓寬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對學生閱讀內容進行硬性規(guī)定,而是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為學生推薦不同的課后閱讀書目,在推薦時應以初中生必讀書目為基礎,但不要局限于此。例如,學生在學習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后,教師可以建議對其感興趣的同學,閱讀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這樣可以對學生閱讀興趣進行延伸拓展,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范圍,幫助學生積累閱讀量。
結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毕胍行嵘龑W生閱讀理解能力,就一定要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入手。首先,應提升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主動進行閱讀學習。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具體教學內容,靈活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最后,語文閱讀學習重在積累,教師一定要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幫助學生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