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銘
挪威政府鼓勵中小學學生學習第二外語,將第二外語教學與評估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中。2006年,挪威統(tǒng)一制定了第二外語國家教學大綱,從三個教學領域界定了教學內(nèi)容,明確了五大技能的培養(yǎng)目標。第二外語也和其他主要學科一樣,國家教育部門每年都會組織學生統(tǒng)一考試,考試試題體現(xiàn)了基于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在挪威,兒童六歲入學,小學七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小學和初中屬義務教育。挪威教育研究部 (Kunnskapsdepartementet) 系國家最高教育部門。其下屬機構教育培訓署(Utdanningsdirektoratet)負責幼兒園和中小學教育管理。
中小學外語教學概況
挪威的英語教學起始于小學一年級,其國民英語整體水平多年來一直居于全球前五名。挪威政府鼓勵其國民獲得多種語言技能,除了加強挪威語和英語教學以外,還非常重視第二外語的教學。本文所指第二外語是除英語以外的其他非挪威語語種。
2006年,挪威政府發(fā)起了以“提升知識”為目的的教育改革,明確規(guī)定,八年級的學生必須學習一門第二外語或者選擇高級挪威語、高級英語、薩米語或一門生活技能課。政府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設第二外語課程,至于開什么語種由學校自行決定,教育行政部門會給予學校政策指導以及評估方面的幫助。2012年,71%的八年級學生選擇了第二外語。2015年,高達33%的學校為學生提供三門第二外語。選擇最多的語種是西班牙語,以2012年為例,在選擇第二外語的學生之中,有46%的學生選修西班牙語,35%的學生選修德語,19%的學生選擇法語,不足1%的學生選擇俄語。近年來,部分有條件的中學開始開設阿拉伯語、日語和漢語等非歐洲語種。
第二外語課程標準
由于第二外語語種繁多,國家第二外語課程標準適用于所有的第二外語語種。中學階段,包含一級和二級兩個級別。高中畢業(yè)前,學生必須完成一門第二外語的一級或二級課程的學習。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習外語的目的就是獲得與他文化人民交流的能力,通過交流,不僅能夠增強對他民族生活和思維方式的理解,而且能夠反觀自己的文化。體驗和了解他民族文化是一個人成長和成熟的源泉,并能夠為個人帶來教育、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更多的機會。
第二外語課程能力培養(yǎng)目標
2006年教育研究部發(fā)起的“提升知識”的教育改革為中小學所有的課程明確制定了五項能力培養(yǎng)目標,新課程目標強調(diào)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即: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計算能力和應用數(shù)碼工具的能力。
主要學習領域
根據(jù)能力目標,將第二外語學習內(nèi)容分為三大領域:即語言學習、交際、語言、文化和社會。 語言學習是指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語言和應用的反思,使用恰當學習策略的能力,例如制定學習需求、目標、 選擇學習方法、使用輔助工具、評價學習過程、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交際目標即表達能力,包括多種語境中的有準備和無準備交際能力目標。語言、文化和社會目標即文化理解能力。課程標準細化了每個領域的目標,例如一級的語言學習目標,要求學生:第一,在學習第二外語的過程中能夠利用以往的語言學習經(jīng)驗;第二, 比較母語和第二外語的異同,并在學習中加以應用;第三,使用數(shù)碼工具和其他輔助手段;第四,在第二外語學習過程中,描述和評估自己的學習。
級別界定及課時分配
課程標準界定了兩個級別的標準。為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學生可以分別在八年級、高中一年級或高中二年級開始學習第二外語,具體完成學時數(shù)不盡相同,每學時是指一個小時的學習。其具體實施方式如表1。
評估方式
每完成一個級別的學習,學生會被抽選參加考試。考試分筆試和口試兩種方式。筆試的命題和評估由教育培訓署統(tǒng)一組織,口試的命題和評估由各郡政府組織。
漢語一、二級統(tǒng)考試題
每年5月, 由郡教育委員會組織各郡中學生參加國家統(tǒng)考,每個學生有參加一門學科統(tǒng)考的機會。第二外語考試和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科目一樣,分為筆試和口試兩種形式。 學生如果被抽中參加口試,就無須參加筆試了,反之亦然。本文將以漢語考試為例,詳述第二外語統(tǒng)考。
筆試
漢語統(tǒng)考起始于2012年,綜觀2012年以來的筆試試題,考試一般涉及回答問題、閱讀理解、看圖寫作等題型,筆試時間共5個小時,學生可以選擇手寫漢字或鍵打方式作答。一般學生都會選擇用電腦作答,避免手寫漢字??荚囍?,不允許相互交談和使用通信設備(因特網(wǎng)、手機等),但其他輔助工具均允許帶入考場使用, 如課本、字典、筆記、平時的作業(yè)和練習等?,F(xiàn)以2016年5月二級試題為例。
口試
口試分為兩個部分,即口頭報告和無準備對話。 口試由郡教育委員會命題,所以各郡考試內(nèi)容會有所不同,以霍達蘭郡為例,口試第一部分是聽力試題, 然后是口頭報告和無準備對話。具體實施方式如表3。
由于口試試題由郡教育委員會擬定,考試內(nèi)容會有所不同。為了客觀評估考試成績,各郡教育委員會會統(tǒng)一組織試卷的命題和學生成績的評估。評估標準遵照國家大綱的規(guī)定??谠嚥扇×种?。
評分標準
挪威的考試評分實施六分制。 根據(jù)課程標準三大領域,評分領域分為語言學習、交際、語言文化和社會三大模塊,進行細化分層次。 以漢語二級為例,其評分標準如表4。
漢語統(tǒng)考分析
考試形式分析
筆試采取開卷形式,學生可以攜帶輔助資料進考場,所以在考試之前,學生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文字資料,帶進考場??荚囘^程中,結合考試題,學生能夠使用字典,翻閱資料,獨立地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相應的任務。
口試包括兩天的準備時間和即席發(fā)揮,這種形式既測試了學生本身獲得的技能,同時也測試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拿到題目以后,根據(jù)自己現(xiàn)有的學習技能,采取適當?shù)妮o助工具,例如課本、筆記和網(wǎng)絡資源等整合自己的學習成果,完成任務。
考試試題分析
每年的考試試題均由教育培訓署下屬的考試委員會召集有相關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和專家編寫。
(1)試題以測試能力為主,主觀性開放性強
從以上試題可以看出,考卷中沒有單項選擇、填空等客觀性試題,沒有就某個語言知識點進行測試的試題,每道題都是評估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試題主觀性、開放性強。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和感受回答問題,或就某些話題表達自己的意見。做題之際,學生可以運用學習策略,揚長避短,具有較大的個性思維活動的空間。
(2)文本內(nèi)容緊貼現(xiàn)實生活
綜觀自2012年以來的考試試題,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文體從記敘文、說明文到應用文不等,主題內(nèi)容都緊貼學生的生活,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
(3)文化、社會比較暗藏在試題中
在2016年一級考試題中, 閱讀試題涉及中國和挪威兩個首都的比較,雖然一級是最初水平,但是閱讀文本將這兩個城市用比較簡單的語言進行了比較,如人口、天氣、政體和旅游喜好。二級試題閱讀涉及中國家庭和家庭關系,寫作部分要求描述兩個國家不同的飲食習慣。
考試評估分析
試卷評估由教育培訓署統(tǒng)一安排部署,一般從全國抽取學科教師和相關專家評審。評審緊貼評估標準,盡量客觀給分,避免試卷之間的比較。每年評估后,會將統(tǒng)考成績與學生的期末成績做比較研究,以避免發(fā)生較大分歧??v觀近五年的漢語統(tǒng)考成績,其與學生期末考試成績之間的差異并不明顯。
對外語日常教學的啟示
挪威第二外語課程標準開篇即講到,語言開啟了另一扇大門,學習另一種語言可以使我們獲得和其他民族及文化接觸的能力。
學習對方文化,注重文化教學
教授語言,同時意味著傳遞文化,學生對文化的興趣,可以激勵學生學習和練習語言。 但是作為教師,如果不了解對方的文化,如師生關系、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等, 則很難看到文化差異,也很難了解自己的學生,更看不到自己文化的特色。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捕捉文化差異,在比較文化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文化教學點,將文化教學融入課堂之中。
利用網(wǎng)絡等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自己要學習和使用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還要善于利用網(wǎng)絡平臺與學生進行日常交流、給學生批改作業(yè),給學生布置如查詞典、查找資料等學習任務。學習材料方面,利用網(wǎng)絡,擴大學生語言學習知識面,讓學生接觸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多看多聽多閱讀實際生活中的語言。另外通過查找資料,培養(yǎng)學生鑒別資料的能力。
了解學生學習特點, 幫助學生學習語言
挪威學生的學習風格與中國學生有很大差異,他們重視個人的成長和進步而不愿與他人比較;他們重視理解記憶而不愿意死記硬背;他們喜歡主動獲取信息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們?nèi)匀槐憩F(xiàn)出不同的學習風格,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在每次評估之后,要與每個學生面談,了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幫助他們認識并分析自己的學習風格,幫助他們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并幫助他們制定下一個階段的學習目標。
語言教學不是知識傳授,而是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如何學習語言,應用什么樣的學習策略,能否客觀評估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挪威的中學針對第二外語教學的教學標準和評估方面都值得我們語言教師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