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偉春
摘 要:在幼兒園教師隊伍中,80后,90后已經(jīng)鮮嫩登場,作為一名70后的資深教師,既有自身的充足優(yōu)勢:教學經(jīng)驗充足,帶班管理老練,家長工作扎實,對孩子充滿愛心。但是,不可否認,面對80后,90后的強勁,70后的教師們要保持充足的活力才能在幼兒教師隊伍,中仍能起引領作用,否則將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局面。所以,我認為,在現(xiàn)在的幼兒園教育形式下,作為70后的老教師,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積極融入,正確引導,為幼兒教師的隊伍起承前啟后作用。
關鍵詞:以前幼兒教師身份;教師;保育員;勤雜工;修理員;當今幼兒教師身份;教師;陪伴者;其他
很多70后的教師已為人母,她們是一個孩子的媽媽,或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70后的幼兒教師大都有自己的一套帶班方式,也有很高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技巧,教育經(jīng)驗,教育方向。她們是整支幼教隊伍的核心了,無論是奮戰(zhàn)在一線,還是作為一名管理員、教研員。
但是,誠如省特級教師楊蓉所說,這些教師因為有充分經(jīng)驗,但是也奮斗到了幼教事業(yè)的頂層,對于她們來說,很多事情都不是難題,所以也難激發(fā)她們對教育教研工作的持續(xù)關注和探索。楊老師曾說,她要帶領這群老師繼續(xù)朝深入發(fā)展。
當然,作為一名普通老師,難以達到楊蓉老師的高度,只能就現(xiàn)在帶班存在的問題展開一下自己的探索。
比如,我就是一名70后教師,但就我而言帶班真是一個復雜多變的活動,時時充滿著挑戰(zhàn)性和探索性。
家長觀念的更新
我剛畢業(yè)的時候,家長的年齡比我要大多了,我只要帶好孩子,家長就覺得非常感激,認為我能幫助她們解決后顧之憂了。而現(xiàn)在的家長,年齡在80,90,這幾檔,對整個社會、教育、文化都充滿著期待和疑惑。一方面她們需要比他們大的人的引領和幫助,一方面他們又對教育理念,教育內(nèi)容有新的注解。所以,家長們既希望他們孩子的老師能幫助他們教育孩子,又希望老師能高標準的完成各項教育指標:比如孩子要有自信,有很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好的修養(yǎng),有冒險探索精神,有個性,有更好的發(fā)展??偠灾痪湓?,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家長們對幼兒教育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還有些家長喜歡年輕一點的幼兒教師,在他們的觀點中,年輕教師精力充沛,有活力,有熱情,會和孩子一起玩玩鬧鬧,會成為孩子的姐姐和朋友。雖然教育保育工作經(jīng)驗稍微欠缺一點,但是吧,現(xiàn)在的各種培訓機構能充分滿足家長們對教育保育的需求。總之,在這群家長的觀念中,到幼兒園來,只要能帶孩子一起充分的玩耍就可以了。而作為一名老教師,在這些方面比不上年輕教師了。
所以,家長的觀念的更新,促使我們幼兒教師的觀念的更新,作為 一名老教師,雖然從教時間比年輕教師多一點,但是年輕教師的活力和熱情也是可以讓我學習。
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我們聽取的各級各類教育課堂,教育思想的講座中,幼教前輩們、各級教育教學管理者和研究者們經(jīng)常強調(diào),要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要做孩子的引導者、支持者和觀察者。幼兒教師既要有其他教師的純正教育功底,同時還要理解,幫助孩子的一顆童心。說得通俗一點,在3~6歲的懵懂時期,孩子的各種能力,表達方式最為弱,所以相對其他教師而言,幼兒教師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尤為突出。
那么如何既能讓家長滿意、社會滿意,又能讓孩子滿意呢?我覺得幼兒教師除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時還應該是孩子的很好的玩伴,能理解他們,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學習中的、交往中的各種難題。
社會理念的更新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各級各類的幼兒園將不可避免迎來入園高潮,家長的需求、社會的需求都促使我們有更好的育兒理念為孩子們服務。所以作為一名70后的老教師應該及時更新教育理念,融入孩子的生活游戲中去。
如何做好孩子的陪伴者
首先,我們應該界定一下陪伴者的含義:所謂陪伴就是讓孩子有一個貼心的、喜歡的、愿意交往的、樂于聽取的朋友兼老師。傳統(tǒng)意義上的老師一般都是高高在上,說一不二,具有絕對的權威性。但幼兒教師不同,我們更注重對孩子的親和力,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陪伴者應該是一位具有親和力的、可愛的、有趣的老師。
那么,如何界定陪伴者和教師的兩種不同的身份呢?我以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兩者缺一不可。首先,我們應該有教師的尊嚴,讓孩子從小就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品質(zhì),同時也是呵護孩子健康成長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次,教師也應該放下教師的架子,能和孩子玩在一起,能了解孩子喜歡的事物,比如游戲、動畫片、圖書等,知道現(xiàn)在孩子交流的信息是什么。再次,陪伴者應該有充足的文化內(nèi)涵和專業(yè)修養(yǎng),及時了解幼教動態(tài),及時掌握各種理論知識:比如熟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并認真貫徹落實。
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做好一名孩子的陪伴者首先教師應該理清當今的幼教理念,把握好教師和陪伴者的相互關系,把握好教師和陪伴者角色轉(zhuǎn)換,把握好兩者之間的度。
教師應該具有應有的社會尊重,讓家長、孩子、社會對教師產(chǎn)生信賴,所謂信其師、重其道。當我們相信某位老師,我們會自然的對他所作所為產(chǎn)生好感,并 通過模仿,潛移默化的理解老師的行為,傳承老師的優(yōu)秀品質(zhì),并發(fā)揚光大。而作為一名孩子的陪伴者,我們要把自身化身為孩子,理解孩子的所作所為,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并且能夠幫助引導他們走出自己的困惑,同時把一些好的品質(zhì),優(yōu)秀的內(nèi)容通過陪伴潛移默化的轉(zhuǎn)化孩子,讓孩子喜歡上老師,并樂意聽取老師的建議,樂意向老師傾述,樂意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從而為他們健康成長奠定扎實基礎。
在具體班級管理中我是這樣落實陪伴者這個角色的。
我?guī)У氖切乱粚眯“?,年齡都在2013~2014年,這些粉
雕玉琢的小寶貝非常可愛,但是和所有的新生寶寶一樣,對于初次上幼兒園,進入一個陌生環(huán)境和集體,小寶貝們集體抗議。在新入園的時候,有很多小寶貝哭鬧不止。很多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孩子心疼不已,甚至已不適應為由,由著孩子呆在家中,不上幼兒園。
我們通過家訪、聊天,發(fā)現(xiàn)家長們的困惑。為此,我們在班級中創(chuàng)設成長樹,鼓勵天天上幼兒園的孩子,讓孩子發(fā)現(xiàn)通過自己的努力,成長樹的小花會越來越多。孩子們也會通過觀察、比較,了解老師的誠意,從此愛上幼兒園。
這樣,我們可以緩解新生入園緊張的情緒,為他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提供很好的緩沖時間。
2、孩子是容易反復的。在幼兒園里,等孩子渡過了新生入園焦慮期,我們就會考慮讓孩子有一個必要的常規(guī)意識:比如安靜坐15~20分鐘,學會傾聽,能知道喝水應該排隊等。這些常規(guī)的訓練時,免不了要孩子們能約束自己的一些行為,能和別人一起共享班級資源。所以,這是,教師也以身作則,不插隊,學會傾聽孩子的語言,讓孩子覺得教師也在一起努力。這樣,在教師的陪伴下孩子的班級常規(guī)也良好形成。
3、溫情陪伴?,F(xiàn)在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明白陪伴的重要性。我們發(fā)展任何事業(yè)都離不開孩子的繼承,孩子是我們另一個事業(yè)的開始。所以,我們尤其要重視陪伴的作用。在幼兒階段,離開成人的陪伴是很危險的事情。就我們班而言,我們在每一個清晨會讓孩子玩自主區(qū)域。小班的孩子喜歡玩娃娃家,通過一個小小的娃娃家我們可以陪伴孩子獲得很多的良好習慣和品質(zhì)。比如關愛他人。孩子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游戲,漸漸和老師產(chǎn)生濃厚的感情,他們表達感情的方式,就是把燒好的東西給你吃,非常感動。又比如:剛開始時,一個孩子燒飯,另一個孩子也要燒飯,這樣就產(chǎn)生了爭執(zhí),通過一段時間的協(xié)調(diào),孩子們知道了協(xié)作的重要性,這為他們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這些成長過程中,教師的陪伴功不可沒。教師既不干涉他們的所作所為,也不放任不管,而是他們遇到爭執(zhí)的時候、困難的時候,他們就會向老師求助。這樣,教師解決事情時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們樂意聽取。這就是陪伴者的作用。
總之,作為一名老教師,既不能在以往的經(jīng)驗中固步自封,同時還要及時汲取各種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才能在這個與時俱進的社會集體中發(fā)揮教師應有的綿薄之力。讓我們在和孩子的陪伴中一起快樂生活。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陽明幼教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