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月萍
摘要:分離焦慮是一種幼兒和撫養(yǎng)者在分離時表現(xiàn)出來的焦慮和行為。這是孩子們對陌生環(huán)境和陌生人產(chǎn)生不安和恐懼感的反應。適度的分離焦慮對幼兒的成長具有積極意義。滿足安全感的需要是順利幫助幼兒度過分離焦慮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幼兒分離焦慮;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024-01
對于小班新生來說,人學是他們進入新生活的第一個轉折點。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他們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由于環(huán)境,生活方式和習慣的變化,必然會導致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形成的原因?我們應該如何克服這種現(xiàn)象呢?
1.分離焦慮形成的原因
1.1 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
孩子們從家庭進入幼兒園,空間變化很大。它被稱為“心理斷乳期”。首先是生活規(guī)律和習慣上的變化。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時間有固定的安排,如用餐時間,洗手時間,小組教學時間,午休時間,而幼兒在家中的生活時間相對的不固定,與孩子們的愿望相比,有些孩子的家庭生活比較隨意;有些孩子甚至有一些不好的生活規(guī)律和習慣。其次,成人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幼兒剛開始進入幼兒園,由于幼兒園是集體生活,教師與幼兒的比例為1:8或1:10,這就意味著教師要負責照顧8-10名幼兒,這和幼兒在自己的家庭中的待遇有較大差別。當幼兒第一次見到老師和其他孩子時,他們都沒有接觸過,容易讓孩子感到害怕。幼兒園的孩子不能與家里的孩子相比,家里有專人的看護。因此部分幼兒在人園剛開始的時候會感到手足無措。
1.2 家庭因素
父母對待幼兒的教育方式是孩子進入幼兒園的重要因素。很多現(xiàn)實的例子證明了這一點,在平時不嬌慣孩子,注重孩子的獨立能力,鼓勵孩子探索新環(huán)境,與新伴侶一起玩耍的家庭,孩子在進入幼兒園的適應期較短,孩子的情緒問題也較少。而那些嬌寵溺愛、一切包辦代替的家庭中的幼兒則需要較長的適應期。
1.3 自身個性和經(jīng)驗
研究表明,在進入學校之前與父母有過分開經(jīng)歷的孩子更能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外向,活撥,大膽的孩子比那些內向,安靜和膽小的孩子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2.改善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對策
2.1 營造愉快的氛圍
首先,幼兒在剛人園時,他們進入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接觸的人發(fā)生了變化,為了減輕幼兒人幼的焦慮,我們要讓孩子盡快在新環(huán)境中開始良好的人際交往。在招待會上,老師應該與父母進行交談,詢問孩子在家里的狀況和個性特征,老師也應該和孩子交談,通過與孩子和藹交談,如詢問父母的姓名,家里有什么好玩的玩具,夸獎孩子聰明能干等,放松幼兒緊張的心理。家長應充分鼓勵幼兒,引導幼兒與教師交談和溝通,把教師視為父母,把小朋友當成親密的伙伴,平等交往。其次,給孩子充分的表達機會。例如,將幼兒洗手、進餐、睡眠、桌面游戲、戶外游戲等日常生活用圖畫畫出來,貼在活動室里,幼兒可以隨時隨地地指指點點,說說講講,教師也以隨時向幼兒提出圖片中的問題,進行交流。此外,還創(chuàng)造了各種玩具區(qū),如玩具店,動物園和娃娃餐廳,讓孩子們感受到與同齡人一起玩耍的樂趣,逐漸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促進了溝通技能的發(fā)展,逐漸適應幼兒生活,不再有分離焦慮。
2.2 開展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
研究表明,游戲是幼兒學習和生活的主要方式和內容。通過游戲活動,幼兒可以宣泄情感,聯(lián)系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使現(xiàn)實變得不那么使他恐慌。面對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教師可以進行各種游戲,如玩偶游戲,超市和其他角色游戲,為孩子們提供他不能在家玩的游戲和游戲伙伴,讓幼兒在他認為沒有威脅的環(huán)境中轉移注意力;藝術活動也是表達兒童情感的一種方式。對于孩子來說,通過繪畫和唱歌來宣泄他們的焦慮,他們可以忘記自己的焦慮,并進入另一個愉快和愉開心的氛圍。
2.3 制定并實施合理的一日例程
幼兒階段是養(yǎng)成習慣的關鍵時期。許多教師在幼兒園開始時沒有開始為幼兒進行必要的日常教育。他們認為孩子還在哭鬧最嚴重時期,不適合進行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但是,我相信幼兒園的生活常規(guī)應該從孩子進入園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實施,因為只有盡快融入幼兒園的生活,才能盡快擺脫分離焦慮的負面情緒影響。幼兒的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guī)是多方面的,包括人園,離園,洗衣,吃飯等。教師應該設法讓幼兒盡快熟悉生活常規(guī)并掌握他們的技能。如營造激發(fā)幼兒自己動手穿衣、上廁所、進餐的圖示環(huán)境,將這些環(huán)節(jié)畫成形象有序的分步圖,將常規(guī)要求物化到具體的圖示中,用圖示提醒幼兒、指點幼兒,幼兒輕松地看圖有序學做力所能及的事。將常規(guī)要求滲透在一日生活各環(huán)節(jié),可以使其更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2.4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幼、同伴關系可以有效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相互之間的互動不僅是孩子和老師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基本方式,也是幼兒與同齡人交流的主要方式?;邮侵鸽p邊或多邊建構過程,兒童和教師,同伴和周圍環(huán)境通過語言,運動,圖像,符號和其他媒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幼兒園應重視建立積極的師幼及幼兒同伴互動,進而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與同伴關系,首先,幼兒園教師應在充分了解每個孩子的基礎上積極與幼兒溝通,努力幫助幼兒在溝通過程中樹立積極的期望。其次,教師應指導新生之間的互動活動。由于新生之間缺乏相應的理解,對同伴充滿了陌生感與排斥感,再加上新人園幼兒自身缺乏相應的社交技能與社交經(jīng)驗,教師責無旁貸要扮演好幼兒互動的中介。引導幼兒與同齡人建立良好關系,使幼兒在與同齡人和群體的互動中建立新的依戀關系,從而消除分離焦慮。逐步減少幼兒進入園的分離焦慮,使孩子能夠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需要家長、老師共同的努力。家長和老師要注意了解幼兒的心理發(fā)育特點,了解孩子的身心發(fā)展需求,并根據(jù)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水平,盡早發(fā)現(xiàn)并盡自己所能為消除幼兒分離焦慮提供支持,為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及日后終生學習生活奠定良好基礎。
總之,分離焦慮是每個幼兒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只要正確對待不同孩子產(chǎn)生的不同焦慮,就會引導他們逐漸擺脫焦慮的陰影,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心理。
參考文獻:
[1]陳幗眉,馮曉霞,龐麗娟.學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2]楊眉著.與焦慮同行——社交焦慮與考試焦慮的調節(jié)[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