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473000)趙麗 頋振冬 王曉玲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7年5月在我院進行化療的乳腺癌患者104例,且均使用PICC置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各52例。兩組患者及家屬均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經(jīng)院內(nèi)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對照組年齡33~64歲;其中單側(cè)41例,雙側(cè)11例;置管時間2~7個月。觀察組年齡32~63歲;其中單側(cè)43例,雙側(cè)9例;置管時間3~8個月。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依據(jù)乳腺癌化療的常規(guī)護理流程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內(nèi)容如下:做好化療期間的生活護理,給予飲食指導;注意觀察化療藥物的反應,如有不適,應立即通知醫(yī)生并協(xié)助處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護理程序式健康教育,具體如下:(1)評估。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等。(2)診斷。根據(jù)評估內(nèi)容分析并確定患者存在的健康問題。(3)計劃。依據(jù)護理診斷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及措施,并擬定預期目標。(4)實施。①知識宣教。向患者及家屬講解乳腺癌化療相關(guān)知識,包括化療方案、治療周期及治療作用等;詳細介紹PICC置管的目的、方法及優(yōu)點,建議患者使用,可減少反復穿刺和化療藥物對血管的刺激。②日常護理技能指導。保持局部清潔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貼膜,定時更換,如置管期間出現(xiàn)穿刺點紅腫痛、導管脫出等情況應及時回醫(yī)院處理,避免置管的肢體過度活動。(5)評價。置管期間患者未發(fā)生靜脈炎、導管脫出等并發(fā)癥,并且自我護理能力較好。
1.3 觀察指標 于第2個化療周期結(jié)束時,分別采用本院自制的乳腺癌知信行調(diào)查問卷評估兩組患者的知信行水平,內(nèi)容主要包括疾病認知、健康信念和態(tài)度、自我護理能力(PICC護理、飲食、用藥等)、化療依從性四個部分,每部分均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知信行水平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知信行水平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者的知信行水平對比(±s,分)
附表 兩組患者的知信行水平對比(±s,分)
組別 疾病認知 健康信念和態(tài)度 自我護理能力 化療依從性對照組(n=52)85.25±4.87 84.96±5.11 84.87±5.28 86.76±5.03觀察組(n=52)92.17±4.93 91.76±5.18 92.45±5.32 92.67±5.13 t 7.201 6.739 7.293 5.932 P <0.05 <0.05 <0.05 <0.05
目前,乳腺癌的治療方法中的手術(shù)療法、放療均是局部治療方法,可如果進行全身性治療的話,化療雖然具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但因其對乳腺癌的治療及延長病人的生命具有明顯效果,已成為乳腺癌全身性治療的最佳治療方法。但由于化療藥物的治療藥性較強,刺激性較大,這些均嚴重影響PICC置管和外周血管[1][2]。鑒于此,必要的健康教育對乳腺癌化療PICC置管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護理程序作為一種護理工作模式,強調(diào)以患者為護理主體,了解患者的健康和身心需要,以專業(yè)、科學的理論知識為指導,制定護理計劃并全面實施相應的整體護理,以恢復或增進患者的健康[3]。同時健康教育依據(jù)護理程序的模式展開,提升患者的認知水平。本研究對乳腺癌化療PICC置管患者進行護理程序式健康教育,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知信行水平較高,足以說明護理程序式健康教育的作用,即通過護理程序式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的知信行水平。由于乳腺癌患者對化療和PICC置管均缺乏一定的了解,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使患者對化療出現(xiàn)抵觸心理,不利于身體恢復。故給予護理程序式健康教育,通過評估、診斷,以了解患者的護理問題;通過制定計劃、實施干預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認知水平,提高自護能力。
綜上所述,對采用PICC置管的乳腺癌化療患者實施護理程序式健康教育,能顯著提升患者的認知水平,提高其化療依從性和自我護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