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冰 李竹青
(1.濟南軍區(qū)善后辦綜合局,山東 濟南 250022; 2.洛陽市規(guī)劃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00)
從材料科學和結構力學來講,采用組合結構是提高結構構件力學性能的有效途徑。大量試驗研究表明,GFRP—混凝土組合結構具有自重輕、耐久性好及承載力高等優(yōu)良性能,該組合結構在工程實踐中已得到了較多應用。胡瑞,汪劍輝,顔海春等[1]對GFRP桿進行了準靜態(tài)抗壓性能和沖擊性能試驗,得到的GFRP材料的動力提高系數(shù)高達1.58。吳慶鋒,劉華新[2]開展的BFRP筋再生混凝土梁撓度試驗研究表明,BFRP筋混凝土梁的撓度比鋼筋混凝土梁的撓度大,但延性要差。張衛(wèi)東,王振波,王成武[3]對GFRP筋與再生混凝土粘結性能的試驗研究得出,由于剪力滯后的影響平均粘結強度隨GFRP筋直徑的增大而下降。馮鵬,王杰,張梟等[4]提出了一種面向海洋的新型FRP海砂混凝土組合結構,為海砂混凝土與FRP在工程中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李耘宇,王言磊,歐進萍[5]提出了一種新型GFRP/鋼—混凝土組合梁,研究了復合鋼板對GFRP—混凝土組合梁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復合鋼板后,GFRP—混凝土組合梁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FRP—混凝土組合結構中的FRP材料與混凝土具有極強的互補性,二者組合能夠揚長避短,優(yōu)勢互補,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兩種材料的優(yōu)勢。因此,既要充分利用FRP材料的優(yōu)良性能,同時又要滿足兩者之間的變形協(xié)調,是該組合結構需要解決的問題。鑒于此,本試驗結合課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人防工程防護門研制”中的研究內容,以研制的防護門的尺寸設計和受力筋配置為參考,以GFRP型材為主要受力筋制作了GFRP混凝土梁,并對其進行了相關力學性能試驗研究。
本試驗是“纖維增強材料人防工程防護門研制”課題的靜力性能試驗部分,所研制的防護門尺寸為:長×寬×厚=2 800 mm×3 000 mm×130 mm。為了模擬門板的受力性能,縮短試驗時間與節(jié)約經(jīng)費,將門板簡化為梁進行試驗。除寬度外,梁的尺寸設計、受力筋配置及混凝土強度等與防護門的一致。采用五分點加載以模擬防護門承受的沖擊波均布等效荷載。
1)尺寸:長×寬×高=2 800 mm×150 mm×130 mm。2)配筋:縱筋與箍筋作為骨架,采用Φ8的二級鋼筋,GFRP工字型材為主受力筋。3)梁分組:梁共3組,每組3根。第一組,梁1~梁3,混凝土強度等級C40,箍筋Φ8@100;第二組,梁4~梁6,混凝土強度等級C50,箍筋Φ8@150;第三組,梁7~梁9,混凝土強度等級C60,箍筋Φ8@200。試驗梁各參數(shù)如圖1所示。4)材料參數(shù):組合梁主要材料參數(shù)見表1。
表1 組合梁材料參數(shù)
參數(shù)抗拉強度/MPa抗壓強度/MPa彈性模量/GPaGFRP80353028.2鋼筋Ⅰ級221221213.3Ⅱ級325325202.5混凝土C4042.233.5C5052.935.5C6064.236.5
1)加載裝置:采用500 kN千斤頂,兩級分配梁,五分點加載模擬均布荷載。兩支座間距2 500 mm,相鄰加載點間距500 mm。
2)量測:a.應變:共布置6個應變點測量GFRP型材應變,梁上表面跨中布置1個受壓測點,梁下表面均布5個受拉測點;b.跨中位移:梁下部跨中及兩側各500 mm處共布置3個位移測點。
組合梁的破壞是由于壓區(qū)混凝土抗壓強度的耗盡而GFRP型材受拉變形較大引起的?;炷潦菑椝苄圆牧希淇估瓘姸燃s為抗壓強度的1/10,在較小的拉伸變形下即出現(xiàn)裂縫,當應力超過一定限度時將出現(xiàn)塑性變形。破壞前裂縫顯著開展,上部壓區(qū)混凝土產(chǎn)生很大局部變形,形成塑性變形區(qū)域,最后隨著壓區(qū)混凝土的壓碎而破壞。圖1為試驗梁的局部破壞圖。試驗過程中,當加載至20 kN時開始出現(xiàn)初始裂縫;加載至60 kN時,豎向裂縫向上擴展至梁高的1/2,這時主要為豎向裂縫,基本沒有斜裂縫出現(xiàn);加載至90 kN時,箍筋間距為100 mm的梁,主要為豎向裂縫(見圖1a)),箍筋間距200 mm的梁,出現(xiàn)少量斜裂縫;加載至100 kN時,豎向裂縫發(fā)展到梁高的3/4,跨中上部壓區(qū)混凝土發(fā)生剝離(見圖1c))。箍筋間距為200 mm的梁,斜裂縫繼續(xù)發(fā)展,梁高1/2下部出現(xiàn)水平裂縫(見圖1d));加載至120 kN時,裂縫快速增長,梁上表面混凝土被壓碎,跨中位移迅速增大,最大值為12.45 mm(見圖1b),圖1d))。此時承載力不再增加,梁達到極限承載力。GFRP型材雖產(chǎn)生很大變形但并未發(fā)生斷裂。
圖2為試驗結果曲線。
1)梁加載至破壞荷載50%(約60 kN)之前,荷載—撓度曲線近似于線性關系;繼續(xù)加載,撓度增加加快,荷載—撓度曲線呈非線性變化,如圖2a)所示。同樣,荷載—裂縫及荷載—應變之間也呈現(xiàn)類似變化趨勢,如圖2b),圖2c)所示。2)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影響:混凝土強度等級對梁的極限承載力影響不明顯。梁1~梁3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平均極限承載力為117.5 kN;梁4~梁6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0,平均極限承載力為115.0 kN,梁7~梁9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60,平均極限承載力為111.3 kN。三組梁的極限承載力平均為114.6 kN,見圖2d)~圖2f)。3)箍筋間距的影響:箍筋間距對梁的承載力影響不明顯,同強度條件下箍筋間距大的比間距小的承載力稍低,但箍筋間距對梁的破壞形態(tài)有明顯影響。當箍筋間距為100 mm時,主要是垂直裂縫,基本沒有斜裂縫出現(xiàn)。當箍筋間距為200 mm時,梁支承處出現(xiàn)斜向裂縫。至接近極限荷載時,梁下部或支座附近會出現(xiàn)明顯的水平滑移裂縫。4)GFRP型材與混凝土的粘結性能:當加載至約100 kN時,梁發(fā)出間斷清脆的“嘣嘣”聲,繼續(xù)加載,該聲音頻率加快,接近極限荷載時該聲音連續(xù)發(fā)出,GFRP型材與混凝土之間局部發(fā)生粘結破壞。砸開后發(fā)現(xiàn),GFRP型材沒有發(fā)生斷裂,翼緣完好,僅腹板中部局部出現(xiàn)單條連續(xù)裂縫。5)撓度值及變形恢復情況:梁混凝土上表面發(fā)生剝離時,跨中撓度均值為7.61 mm,遠小于規(guī)范對混凝土構件撓度變形的允許值L/200=12.5 mm;達到極限荷載時,跨中撓度均值為12.45 mm,小于規(guī)范允許值的12.5 mm,滿足變形要求;連續(xù)加載至梁上部混凝土破壞然后卸載,絕大部分變形可以恢復,僅有少量的殘余變形,表明連續(xù)加載和快速卸載時,GFRP混凝土梁具有很好的變形恢復能力。與鋼筋混凝土適筋梁的受力性能相對比,之所以出現(xiàn)2),3)項的試驗結果,是因為GFRP型材抗拉強度較高,而當試驗梁破壞時型材尚未達到屈服極限有關??梢酝ㄟ^提高壓區(qū)混凝土強度或增加壓區(qū)配筋的方法優(yōu)化組合結構的受力性能。
1)GFRP混凝土梁早期受力階段,載荷—撓度曲線基本呈線性關系,荷載加至大于60 kN時,位移的增大加快,載荷—撓度曲線呈非線性變化。2)GFRP受力筋與混凝土粘結性能良好,能夠協(xié)同工作,共同受力。GFRP型材、鋼筋骨架與混凝土相互約束,協(xié)同工作,既保證了GFRP型材較高比強度的發(fā)揮,也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3)混凝土強度等級對GFRP混凝土梁的極限承載力影響不明顯,梁的極限承載力均值為114.6 kN;箍筋間距對梁的極限承載力影響較小,同強度條件下箍筋間距大的承載力比間距小的稍低,但箍筋間距對梁的破壞形態(tài)有明顯影響。4)GFRP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良好,當組合梁達到極限荷載時,型材沒有發(fā)生斷裂破壞,僅腹板中部局部產(chǎn)生水平剪切裂縫;GFRP混凝土梁具有很好的變形恢復能力;達到極限荷載時,組合梁變形滿足規(guī)范要求。為了充分發(fā)揮GFRP型材的高抗拉性能,可以采取提高壓區(qū)混凝土強度或增加壓區(qū)配筋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