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琦
這一期策劃,展現的是新時代南粵教師堅守講臺、筑夢中國的新形象新風貌。這三位教師,都同樣有著執(zhí)著的教學追求——潛心治學,勤勉育人。
回首來時路,溫暉有這樣的反思:“記得剛剛參加工作時,我特別在意學生每次考試的分數,迷戀于應試研究,有一個時期,日漸降低自己的教學追求而不自知,教師專業(yè)創(chuàng)造的內驅力和創(chuàng)造力漸行漸遠。為人母后,伴隨自己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再度思考作為教育者應該有的思想境界和教育情懷,越來越明確要重視數學教育對人的品質的影響。數學教學‘教是為了不教,我的課堂上多了學生的數學說題課,多了師生、生生、生本等全方位、多渠道的對話,課堂教學生態(tài)有了比較大的變化。”
在欠發(fā)達地區(qū),鐘明昌克服多種困難,堅持鉆研,勇于開拓,“導學案模式”初見成效。在新一輪課改中,他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實現了“以教育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和“教給學生知識的教育模式”向“教會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的轉變。一方面,他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每學年承擔一次全學校的公開課,每學期自覺聽取20位以上教師的課。另一方面,他認真總結教學經驗,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實驗創(chuàng)新,由他獨立完成的教學論文和化學演示實驗都獲得了縣級以上的獎項。
汪永智在45歲來了一次“人生大搬家”。2014年以來,圍繞中職德育方向,他主持縱向和橫向課題19個,發(fā)表論文11篇,主編著作8部;同時,他也是廣東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團成員、廣東省“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導師、“新思想千萬師生同上一堂課”宣講成員。如今,他與曾經的同事和朋友相聚,他們開玩笑說:“如果你沒有去廣東,可能早就被提拔了!”人生沒有如果,為了夢想而努力前行,何言后悔?如果沒有來到廣東這片改革開放、務實包容、民主法治的熱土,也許就沒有他今天沉甸甸的收獲,就不會有備受省內外高校同行關注,及被廣大中職學校領導、老師愛戴與尊敬的幸福與快樂。
毋庸置疑,師者首先要成為一個學習者,既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廣闊的學術視野、深切的人文關切,又明了求真之道、求善之道、求美之道。治學與育人相結合,在治學中尋找育人新方向、新方法,在育人中找到治學新角度、新問題。如此,育人才能把握正確而堅實的方向,專業(yè)成長才能步入快車道。
師者更要立德樹人,尊重和了解、解讀和關注、關懷和呵護每一個個體生命,形成對話、包容、互通教育模式新常態(tài),用自身的人性光輝和專業(yè)理念,引領學生走好求學期間的每一步。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