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奕然
善,如淙淙溪流,潤澤了每一朵欲放的花。
善,籠著泠泠的江水。沿著湘水,我期待遇見一個叫翠翠的姑娘。她必定有著如水般溫潤的性子,更令人留戀的,是她那雙水靈靈的眸子,漾著漣漪,滿是善意。面朝湘江,我真想大喊一聲:“渡河。”我期待竹簾推開,是那個姑娘,她手中擺弄著帶露水的野花,沖我盈盈一笑。她以善良為槳,用純真的人性為每一個需要趕路的人提供便利。這份善良,源自大山深處,散發(fā)著貼近土壤的純樸。于是,我便肆意行走在湘江,醉在她善意的笑靨里。
善,覆著縹緲的月光。借著平平仄仄的月光,我邂逅了韓新月。這個名字很美,仿佛閃動著美麗的月光。此刻,她必定也借著月光,坐在書桌旁,翻動著英漢互譯字典。她白皙而纖細(xì)的素手握筆,在紙上留下醉人的詩行。我總是忍不住嘆惋,命運對這個充滿夢想、心懷美好的姑娘太不公平,讓她從一出生,就遭遇了諸多災(zāi)難。而她對疾病的困擾、夢想的破裂、情感的受阻,總是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不懷惡意,不去揣度紛雜的人心。她的善良,閃著圣潔的光芒,一如那月光。幾千年的望月,是久違的回首。那個善良的靈魂,一如美麗的文字,久久地留在我的心窩。
韓新月,她的美,她的善以及她對這個世界所持有的信念,不僅潤澤了她美好的年華,也潤澤了每一個與她年齡相仿、追逐夢想的讀者。其中,就有一個我!
善,飄著人間的炊煙。我的母親一直教導(dǎo)我,做個善良的孩子。漸漸地,我愿意與人為善,我愿意活成一股淙淙的清泉。我折花送給同樣愛花的鄰居,我主動給需要圖書的孩子們捐贈圖書,我為不曾相識的陌生人指明方向……在他們含笑的眸子里,我望見了自己的善良,也望見了這個世界的美好。我幻想,有一天,我能去西部,去大山深處,幫助那邊的孩子,告訴他們,苔花即使如米小,亦能盛放若牡丹。
在我眼里,與人為善,亦是與己為善。用善良去裝飾自己的華年,用善良去潤澤自己的靈魂。
在迅猛發(fā)展的現(xiàn)在,世界在日益縮小,我們更應(yīng)該像翠翠、韓新月一樣,用善良去對待生命、對待生活。我相信善良的力量,善良,若清泉,自內(nèi)心涌出,又回歸內(nèi)心,回蕩并潤澤我們的華年!
【評點】
文章結(jié)構(gòu)謹(jǐn)然。由沈從文的《邊城》與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中的兩位女主人公的善良出發(fā),鏈接到生活中自己的行善,然后在文章的結(jié)尾總結(jié)出善良的力量。文章選材巧妙,層層推進,語言更是如行云流水,在這樣的文字中,我們再一次感受到善良的美好、善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