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陽
【摘要】農業(yè)銀行各基層行從事文秘工作的員工,要正視自己、審視角色,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高質量做好服務“三農”、支持實體、做好本級行“三辦三服務”等工作,注重“三風”建設,以作用求地位,以作為求發(fā)展。
【關鍵詞】基層農行;秘書工作;三風
基層農行辦公室秘書不同于黨政機關政研室、辦公廳(室)的文秘工作者,表現為接地氣有余,高大上不足,專業(yè)水平有限,“半路出家”較多。但同屬于典型的“幕后工作者”——沒有前臺營銷的風風火火,也沒有后臺管理的不可或缺。因此,基層農行辦公室秘書調整、調適好工作心態(tài)十分必要和重要。筆者認為,在中國進入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做好基層農行秘書工作應注重“三風”。
一、基層農行秘書應當具有務實的作風
習近平總書記早在1990年3月《秘書工作的風范——與地縣辦公室干部談心》時就指出:秘書在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中,還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工作作風,注意生活小節(jié),即要努力做到“五不”:一不自恃,二不自負,三不自詡,四不自卑,五不自以為是。其實,習近平總書記28年前講的這番話,不僅是對秘書這個崗位的工作要求,而且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為基層農行秘書,雖然工作繁雜,疲于應付,且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但應當也必須以習總書記的“五不”時刻告誡自己、警示自己、勉勵自己、鞭策自己。
(一)培養(yǎng)基層農行秘書的務實作風,要認真嚴謹,一絲不茍?!笆澜缟吓戮团抡J真二字”。認真或不認真對待工作、對待秘書工作,其結果也迥然不同。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基層行辦公室在“三辦三服務”過程中出現了各類差錯。有些差錯,是自身知識水平、業(yè)務能力有限所致;有些差錯,是因為自己借口終日繁忙,不深想細思所致;有些差錯,盡管錯不在己,但如果能夠認真負責,主動跟蹤督辦,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化解于形成之中,也斷不會釀成大錯。因此,精心、精準、精細是辦公室秘書的基本素質要求。任何粗心大意、馬馬虎虎、敷衍塞責的態(tài)度和行為,都是辦公室秘書工作的天敵。
(二)培養(yǎng)基層農行秘書的務實作風,要調查研究,發(fā)揮作用。由于基層農行的經營性質,決定著其辦公室秘書的工作范圍和服務半徑。同時,基層農行領導對辦公室或對秘書工作的重視程度,也直接決定著辦公室或辦公室秘書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的參與度。正因為秘書工作的政治性、輔助性、被動性、綜合性和事務性,所以到基層調研也并非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也極易使秘書工作者產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懶惰心理,往往滿足于一般性的諸如公文核稿、起草材料、網站管理、信息報送等日常事務,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興趣不大、動力不足,或因素質不高、層次較低而自動放棄。但“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鶎愚r行秘書要想發(fā)揮應有作用,要拋棄身不由己的想法,主動并善于利用辦公室這一平臺,不因人微而自卑,不因職低而自輕,不因事雜而自棄,做到“上接天線”,力求準確理解上級行工作意圖,“下連地線”,與基層支行的領導和同事們常聯(lián)系、勤溝通,做工作和生活的有心人和傾聽者,在實踐中不斷養(yǎng)成聯(lián)系群眾的好習慣。只要抱定“身在兵位,胸為帥謀”的理念,愈挫愈奮、愈折愈勇,才有可能在今后工作和成長過程中錘煉意志、增進才識、贏得尊重。
二、基層農行秘書應當具有樸實的文風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鶎愚r行每天面對的是存款、貸款、中間業(yè)務收入、利潤等經營指標,服務對象是大中型企業(yè)、小微企業(yè)、個體工商戶以及成千上萬的城鄉(xiāng)居民。因此,樸實的文風不僅可以與老百姓形成共鳴,而且可以提升農行形象。在新時代,中央正大力提倡改進文風,甚至把文風與作風掛起鉤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章要短、實、精,并帶頭改進文風。從農業(yè)銀行總行層面講,正在開展“清除文字污染運動”,一些浮夸、晦澀等詞語,能不用的堅決不用。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措施。
勿庸諱言,基層農行秘書工作者改進文風有相當大的難度。從自身所處環(huán)境、閱歷等方面來說,存在“兩少兩低”問題:一是知識儲備少;二是同行交流少;三是自身站位低;四是駕馭能力低。所以,在寫年初、年中行務工作報告時,往往是前半截用事半功倍的做法,將各部門或各支行的材料用鼠標復制、粘貼;后半截用“拿來主義”的方法,將上級行領導的講話原封不動“貫徹落實”一下,再“結合實際”稍加修飾、調整,就大功告成了。只要領導講話稿的結構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或以“問題導向”安排妥當,大的框架不走樣變形,小的布局不節(jié)外生枝,不說是妙筆生花,起碼是說得過去。此外,還有領導者個人獨特的語言風格、敘事方法和行文要求等,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文章的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作為基層農行秘書,如果“不按套路出牌”,或用所謂的網絡語言嘩眾取寵,雖有“創(chuàng)新”精神,但卻于事無補。
基層農行秘書要改進文風,首當其沖的是要講廣大員工需要聽、愿意聽、喜歡聽的新鮮事、身邊事、暖心事,不要總想著“語不驚人死不休”?;剡^頭來想一想,我們寫過那么多的領導講話稿以及匯報材料,但大家能記得住的有多少?特別是所謂的“金句”又記得多少?所以,語言的大眾化、口語化、形象化,應當是基層農行秘書永遠追求的目標。其次,要學會傾聽、善于積累。毛澤東同志在《<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保ㄏ罗D第91頁)(上接第80頁)網絡上也經常發(fā)出“高手在民間”的感慨。所以,基層農行的秘書工作者,要自始至終把“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作為自己提筆行文的座右銘。要與基層員工交朋友、常談心,常念初始,不忘初衷,認真傾聽員工呼聲,了解員工冷暖疾苦,并做到日積月累、厚積薄發(fā)。
三、基層農行秘書應當具有誠實的學風
“學風”,最早源于《禮記·中庸》,即是“廣泛地加以學習,詳細地加以求教,謹慎地加以思考,踏實地加以實踐?!倍\實,也是衡量一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標準。
誠實是一種可貴的品質,既有先天賦予,又有后天培養(yǎng)。培養(yǎng)誠實的學風,對基層農行秘書來講,首先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因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態(tài)度始終是決定一切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放下架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決不能“打腫臉充胖子”;要付諸行動,“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特別在全黨全國全社會高度重視學習的濃厚氛圍下,學習已成為增進智慧、沖出迷茫、攻堅克難、爬坡過坎的重要抓手。西漢劉向曾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盡管本人在基層農行秘書崗位也斷斷續(xù)續(xù)工作了20余年,但“終身學習”應當成為每位農行從業(yè)人員所秉承的信念。不僅要認真學習金融理論及實務,而且要廣泛涉獵黨史文哲等各類知識,不僅要向書本學習,而且要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以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時,“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過五望六之人,更應該在有限的工作時間里,更加惜時、專心、苦讀,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后來者探路、照明,為基層農行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竭盡綿薄之力。
其次,要掌握學習方法。盡管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但適合自己的才是正確有效的方法。而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工作、對知識、對事件、對人物、對寫作有了興趣,才有可能去接觸、了解和審視,才能可能去搜集、整理和挖掘。而且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多做筆記、常寫心得、文不憚改。有條件的單位,要“走出去”“請進來”,接受專業(yè)培訓和輔導。同時,要學會并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防止“營養(yǎng)不良”和“消化不良”,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就基層農行秘書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先天性“營養(yǎng)不良”問題,調侃的說法是“智商、情商都是硬傷,上級、下級都很著急”。而“消化不良”的原因,在于學思結合不夠,或學多思少,或學少思多,在于胡子眉毛一把抓、撿到籃里都是菜,貪多嚼不爛。因此,只有樹立全局觀念,提高政治站位,分清輕重緩急,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習動力,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基層農行秘書工作有苦有樂、有喜有憂。但只要我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更加注重務實的作風、樸實的文風、誠實的學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堅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就一定能在新時代有新?lián)?、新作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