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杰
人體骨骼通過關節(jié)連在一起,構成支架,肌肉附著于骨頭,通過收縮行走、跑跳強健。進入老年期后,組織逐漸脫水,彈性減低,骨質變得疏松,強度及韌性下降,再加上肌肉萎縮,常會感到腰酸腿痛,關節(jié)僵硬,給晚年生活蒙上陰影。
其實,良好的姿勢體態(tài)可以減緩這種衰老現象。
先談談臥姿。人躺臥的姿態(tài)應保持脊柱處于正常生理彎曲狀態(tài),盡量減少前仰、后彎的姿勢。右側臥如“弓形”,更有利于心跳、呼吸、胃腸道蠕動。老年人睡的床鋪宜柔軟適中。過硬使身體不舒適,影響睡眠。過軟,會引起腰痛,頸肩痛。
再說說坐姿。正確的坐姿應是端正、自然、舒適。坐沙發(fā)或靠背椅時,脊柱應緊挨椅背,腰部與椅背之間的空隙可平放下手掌,雙腳落地,要減少弓背凹腰、“葛優(yōu)躺”的姿態(tài)。要知道,不良的坐姿容易引起肌肉疲勞,還會使韌帶、關節(jié)受到傷害,引起關節(jié)疾病。有關節(jié)疾病或脊柱疾病的老年人,不要坐軟椅。長時間坐在軟椅子上休息,姿勢不正,容易使脊柱、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肘和腕關節(jié)發(fā)生攣縮,甚至引起畸形。常坐軟椅還影響盆腔血液循環(huán),容易引起臀部疾病。
正確的站立姿勢會使老年人顯得年輕、有風度。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吹接械睦夏耆苏玖r彎腰弓背,不僅給人以衰老之感,而且會給內臟、脊柱及各關節(jié)帶來不良影響。站立時盡量使身體端正,保持平衡,兩腳稍分開。這種姿勢對于維持各關節(jié)、韌帶、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延緩衰老,有著重要的作用。但老年人站立時間不宜過長,也應不時變換體態(tài),防止疲勞。對患有脊柱或關節(jié)疾病的老年人,每天應該站一站,不過,要有專人照顧,以防跌倒。
行走對健康長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上了年紀的人,常感力不從心、手腳不靈而懶得動彈,有的老年人走路常佝僂著身子,這種習慣不好。每天堅持外出走走、散散步,有利于大腦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使興奮與抑制保持平衡,促進心肺功能,延緩肌肉萎縮,防止關節(jié)強直或變形,使人行動敏捷。不過行走要保持身體挺直、平穩(wěn)、自然,上肢隨均勻的步幅擺動于身體兩側,這樣才能收到鍛煉身體的效果。患有關節(jié)疾病的老年人,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也要在別人的攙扶下,盡量走走,活動身體,有利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