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超
一、要充分認識培養(yǎng)計算能力的重要性
(一)數與計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
現實世界從數學的角度來看,主要是數、量、形三個方面,而計量又離不開數與計算,形體大小要量化也離不開數與計算。數與計算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個公民應當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二)數與計算是學生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甚至其他科知識的基礎
(三)數與計算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
掌握數與計算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過程。
(四)數與計算的教學有利于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二、對于提高數學計算能力的幾點思考
(一)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要求學生認真書寫。書寫不規(guī)范也會給學生的計算帶來一些影響。提高學生計算能力首當其沖是要求學生認真書寫阿拉伯數字和運算符號。
其次,要求學生認真審題。計算是數學中最重要的內容,教師應教育學生拿到題目后認真審題,看清楚題目要求,長此以往學生慢慢就會形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再次,要求學生算后仔細檢查,作業(yè)要寫得干凈整潔。2.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在計算時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細心觀察,認真審題,仔細抄題,題做完后從多角度進行驗算,并檢查。對阿拉伯數字,運算符號嚴格要求,規(guī)范書寫。
(二)合理利用學具,透徹理解算理
低年級學生尤其是一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教學時要多加利用學具教具,讓學生通過事物的感知來理解算理。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學好理論知識,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正確的邏輯思維能力,使知識系統(tǒng)地掌握,形成數學能力。
(三)精心設計計算練習,有效提高學生計算水平
1.突出趣味性
耳熟能詳的動畫人物一直是孩子們的最愛,往往一段簡短的動畫或是圖片或是對話都能提起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入手,設計情景,設計習題,保持練習的形式新穎,生動有趣,孩子們一定很感興趣。
2.突出應用性
數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數學練習的設計一定要充分考慮數學發(fā)展進程中人類的活動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使數學和生活融為一體。
3.注意層次性
老師們在使所有的學生獲得共同的數學教學的同時,還要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接觸、了解或是鉆研自己感興趣的的數學問題,最大限度的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求。練習設計應充分體現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層施教的原則,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fā),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練習,以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要。練習設計的層次性,就是指練習有坡度,由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從基本練習到變式練習到綜合練習,再到實踐練習、開放練習。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計算興趣
(一)利用教材,采用多種方式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有很多主題圖,主題圖的內容往往是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場景,教師要利用好主題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多種形式的訓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逐漸形成一種持久的計算興趣。
(二)編織兒歌,感受學習樂趣
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編制幾句兒歌,使學生覺得生動、有趣、易學、易記。
(三)生活實踐,認識計算重要性
1.講清算理是關鍵
學生掌握計算法則關鍵在于理解。既要學生懂得怎樣算,更要學生懂為什么要這樣算。
2.思維訓練是核心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要教學生學會,并促進會學,就“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計算教學,同樣要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為核心,重視并加強思維訓練。
3.提供思路,教給思維方法
4.加強直觀,重視操作,演示,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思維是在直觀的基礎上形成表象,概念,并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起來的,在操作時要讓學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語言表述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5.重視估算,準確判斷,培養(yǎng)學生的直覺思維。
在估算教學中,要認真引導學生觀察、分析、進行準確判斷,培養(yǎng)學生的直覺思維。
四、重視習慣培養(yǎng),提高計算能力
(一)認真審題習慣
一要審清數字和符號,并觀察它們之間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二要審清運算順序,明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審清計算方法的合理、簡便,分析運算和數據的特點,聯(lián)系運算性質和定律,能否簡算,不能直接簡算的可以通過分、合、轉換等方法使運算簡便,然后才動手解題。
(二)規(guī)范書寫習慣
作業(yè)和練習的書寫要工整,格式要規(guī)范。對題目中的數字、小數點、運算符號的書寫必須符合規(guī)范,清楚。數字間的間隔要適宜,草稿上排豎式也要條理清楚,數位要對齊。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認真筆算,強化學生規(guī)范打草稿的習慣。列豎式計算時,數位要對齊,數字間要有適當的間隔,進位的確數字要寫在適當的位置上,退位點不能少。
(三)核對檢驗習慣
利用四則計算互逆關系進行檢驗,或利用不同計算方法去進行檢驗,通過估計數位多少估算結果的大致范圍,看尾數,看小數位數等方法進行檢驗。檢驗要有明確的目的和嚴格的標準,做到每題必檢查,每步必驗算。一步一回頭,及時檢查驗算,及時糾正錯誤,保證計算的正確。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是一項細致的長期的教學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幾項工作,還要注意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課堂上,通過學生回答問題,口算、板演、或書面作業(yè),要及時地發(fā)現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yè),分析錯誤原因,找出錯誤規(guī)律教師要善于做計算教學的有心人,采取多種方法調動學生計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便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