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紅娟
(海門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海門 226100)
近年來,子宮肌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方式,通過將患者子宮切除,從而達到緩解病情、清除病灶的目的,但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常常擔心因子宮的缺失或盆腔結構改變等因素影響夫妻間性生活,從而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導致心理障礙的產生[1-2]。因此,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以緩解患者術后不良心理狀態(tài),提高性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3]?;诖耍狙芯糠治鲅永m(xù)性護理對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心理障礙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在海門市人民醫(yī)院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85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43例與觀察組42例。其中,觀察組年齡35~68歲,平均年齡(44.32±2.87)歲,病種:4例子宮肌腺瘤,11例子宮內膜異位癥,27例子宮肌瘤;對照組年齡34~70歲,平均年齡(45.01±2.24)歲,病種:5例子宮肌腺瘤,1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28例子宮肌瘤。兩組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待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于出院后7 d、1個月、3個月及6個月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詢問患者是否存在腹痛、陰道流血、肛門是否存在墜脹感、飲食及睡眠狀況是否規(guī)律、性生活恢復狀況等,囑患者按時復查。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延續(xù)性護理,患者出院后1個月對其進行2次入戶隨訪,具體措施如下:①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子宮切除術后相關保健知識,多采用鼓勵的語言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調節(jié)患者內心的壓力,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講解子宮切除后對患者的影響,告知患者子宮雖全部切除,但所保留的卵巢仍可分泌激素,不會造成卵巢的早衰。此外,護理人員還需客觀的向患者講解子宮切除后患者的陰道會因失去宮頸分泌物的潤滑,在性交過程中出現(xiàn)疼痛及干澀,此時需鼓勵丈夫在性生活過程中安撫患者,減少不適感。②護理人員在隨訪過程中向家屬講解患者現(xiàn)階段的心理狀態(tài),告知家屬鼓勵及關心患者的重要性,使患者可以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可有效減輕心理壓力。此外,家屬可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幫助患者移情于某項感興趣的事情,降低患者對自身病情的關注,改善不良心理對患者的影響。③護理人員向患者的丈夫講解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解剖生理相關知識及子宮的生理功能,告知其在子宮切除后不會加速患者衰老,且術后不會影響正常的夫妻生活,改變丈夫對疾病認知的偏差。同時鼓勵丈夫積極主動的關心、幫助患者,減輕患者的思想壓力。
①對比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對所有患者進行6個月的隨訪,分別采用SAS及SDS評分表[4]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其中,SAS評分表評估患者焦慮狀況,共包含20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法,評分越高,表明焦慮癥狀越嚴重,反之,癥狀越輕。SDS評分表評估患者抑狀況,與SAS評分表一致,共包含20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法,評分越高,表明抑郁癥狀越嚴重,反之,癥狀越輕。②對比兩組性生活質量,對患者進行6個月的隨訪,分別從術后性交痛、陰道干澀等方面進行評估。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及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對照組患者SAS及SDS評分均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 ±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 ±s,分)
時間 組別 SAS評分 SDS評分護理前 觀察組(n=42) 54.39±4.75 55.08±4.35對照組(n=43) 53.94±4.13 55.12±5.06 t 0.006 0.039 P >0.05 >0.05護理后 觀察組(n=42) 18.73±3.22 15.32±3.04對照組(n=43) 24.38±3.46 21.59±3.74 t 7.789 8.470 P <0.05 <0.05
對照組患者性生活質量差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性生活質量比較[n(%)]
子宮是女性生理的象征,當患者存在頑固性的子宮疾病時,為了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不得不采取手術的方式切除子宮?;颊咴谧訉m切除后不僅僅需要承受手術帶來的生理上創(chuàng)傷,同時還面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若不及時的調整或疏導,患者將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影響預后恢復效果及生活質量的提高[5]。因此,對行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給予護理,可有效的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減輕心理障礙,進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延續(xù)性護理是在醫(yī)院護理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拓展及延伸,此種護理方式更加注重出院返回家中的患者,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相應的康復指導等方法,更加快速的滿足患者的需求。醫(yī)學研究顯示[6],延續(xù)性護理是根據(jù)患者的健康要求所制定的具有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可有效的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心理壓力的目的。本研究分析延續(xù)性護理對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心理障礙的效果,結果顯示,護理后,對照組患者SAS及SDS評分、性交痛及陰道干澀發(fā)生率均顯著高于觀察組,表明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延續(xù)性護理可更好的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術后的性生活質量。分析其原因可知延續(xù)性護理豐富了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且在護理過程中家屬積極參與其中,有助于患者更好的融入家庭,感受家庭的溫暖,可顯著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保證了患者良好的情緒。此外,延續(xù)性護理中護理人員向家屬講解性生活相關知識,改善了家屬對術后性生活的認知,較好的提高了術后性生活的質量。
綜上所述,對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而言,實施延續(xù)性護理可更好的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減輕患者的心理障礙,對提高術后性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臨床應用中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