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春華
在江西南昌市有一道家喻戶曉的名菜——藜蒿炒臘肉。此菜清香爽口,風(fēng)味獨特,回味悠長。在南昌不論是大小酒樓飯館、路邊大排檔,還是普通百娃的餐桌上,都是常見的佳肴,一直享有“登盤香脆嫩,風(fēng)味冠春蔬”的美譽(yù),是一道江西特色名菜。
野生藜蒿春季生長于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陽湖畔,加上南昌人喜食,故藜蒿有“鄱陽湖的草,南昌城的寶”之說。南昌方言情景喜劇《松柏巷里萬家人》片尾曲唱道:“日子紅紅火火過喲,活得有滋有味,賽過那藜蒿炒臘肉?!笨梢娔喜藢驾锏南矏邸?jù)傳,此菜的出現(xiàn)及流傳,與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有著一段傳奇故事。
元朝末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交戰(zhàn)10余年。有一次,朱元璋被陳友諒水軍困于鄱陽湖畔余干縣境內(nèi)的康山草洲上長達(dá)15天之久,與外圍聯(lián)系被切斷,隨船所帶的蔬菜均已吃完,朱元璋也有八九天沒有嘗過蔬菜的滋味,加上軍情緊急,因而造成唇裂舌燥,食欲全無,急得伙夫在船頭上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煩惱之際,伙夫隨手拔起湖邊水草,正想拋入湖中,突然發(fā)現(xiàn)此草鮮嫩,便在湖水中洗了洗,摘其嫩莖放入嘴里嚼了起來。沒想到此草脆嫩,竟有股菊花的清香味,而且毫無麻舌之感,確認(rèn)此草無毒,可以食用?;锓螂S即采集了一把,揀其嫩莖,擇成寸長、洗凈,并將僅剩的一塊臘肉皮切成薄條,與之同炒,撒入少許辣椒末,菜未出鍋,整船飄香。朱元璋吃后,食欲大開,精神大振。隨后,眾將士也爭相食之,朱元璋見狀,連連稱好,問伙夫此為何物?伙夫答曰為湖中草,不知其名。朱元璋便給此草取名為“藜蒿”。黎者,眾也,眾人喜愛的野蒿。為了表示藜蒿為草屬,人們后來便在“黎”字上面加了草字頭。
此后,藜蒿炒臘肉的做法傳入民間,逐漸成為鄱陽湖區(qū)百姓的一道美味佳肴。湖區(qū)百姓用船將藜蒿運至南昌,深受南昌人的喜愛。經(jīng)過不斷改進(jìn),“藜蒿炒臘肉”最終成為南昌百姓餐桌上的美食。
藜蒿有特殊的芳香,但是清炒無味,與其他食材搭配也平淡無奇,唯獨與臘肉搭配,堪稱天作之合,世間美味。做法很簡單,先將藜蒿去根去葉,留下嫩莖,擇成2~3厘米的小段,洗凈待用。待臘肉炒熟后,放入藜蒿翻炒,起鍋時再放入少許辣椒和韭菜,一盤活色生香的藜蒿炒臘肉便大功告成。辣椒視個人喜好而定,韭菜卻必不可少,沒有它,藜蒿的香味會遜色不少。碧綠的藜蒿,中間點綴著紅色的臘肉和辣椒,桃紅柳綠,春意盎然,還向外滋滋冒著熱氣,脆嫩爽口,芳香四溢,讓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