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云波
一是全身因素,如貧血、結核、糖尿病、風濕病、急性傳染病及慢性心、肝、腎疾病等,均可引起鼻黏膜長期淤血或反射性充血。此外,缺乏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內(nèi)分泌失調(diào)、嗜好煙酒及過度疲勞等,也會引發(fā)慢性鼻炎。二是局部因素,急性鼻炎反復發(fā)作或治療不徹底,鼻腔及鼻竇的慢性炎癥等,可能會演變成慢性鼻炎。三是環(huán)境因素,如長期吸入粉塵、二氧化硫、甲醛及乙醇等刺激性物質。
用藥包括:1.減充血劑,如1%麻黃堿滴鼻液、賽落唑啉鼻霧劑(諾通)、鹽酸羥甲唑啉滴鼻液(達芬林)等。通常在慢性鼻炎伴發(fā)急性感染時才可使用這類藥物,一般應用7~10天。2.激素類制劑,這些藥有抗過敏、抗炎等效果,對由變態(tài)反應引起的慢性鼻炎具有一定效果。
平時也可用一些小的技巧來緩解鼻塞癥狀,如以拇指和食指,捏住鼻梁兩側,上下稍用力推移,上至內(nèi)眼角下,下至鼻翼上方,每次10分鐘,每日2次。鼻塞加重的時候,可用淡鹽水沖洗鼻腔。但要注意不可強行擤鼻,以免引起鼻腔毛細血管破裂,可按住一側鼻子擤出鼻涕,或回吸鼻涕從嘴里吐出。
若保守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手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部分切除,對肥厚的鼻甲黏膜或鼻甲骨進行部分切除。另一種是微創(chuàng)手術,采用微波、激光、等離子方法,對肥厚的鼻甲黏膜進行處理來改善鼻塞引起的各種癥狀。
在藥物或手術治療過程中,鼻炎患者要注意以下要點。
一是及時治療。急性鼻炎要及時治療,以免反復發(fā)作的急性鼻炎演變成慢性;嚴重的鼻中隔偏曲、鼻竇炎要及時手術;鄰近部位的慢性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也是形成慢性鼻炎的原因,也要盡早治療。
二是別亂用藥。長期使用鼻腔減充血劑等,會加重病情,造成“藥物性鼻炎”。所以不能一有癥狀就擅自用藥,用藥之前最好先咨詢醫(yī)生。
三是避開污染。遠離粉塵環(huán)境和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甲醛等;避免接觸溫度和濕度急劇變化的環(huán)境,如煉鋼、烘熔、冷凍等;減少出入人群密集場所的次數(shù);霧霾天注意戴口罩。因職業(yè)關系常待在污染區(qū)的患者,建議每天用生理鹽水或鼻腔沖洗器沖洗鼻腔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