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由于不能正確識別病害癥狀和害蟲形態(tài),缺乏對農藥的性能、防治對象、范圍、持效期等的了解,加之市場上農藥名稱五花八門、一藥多名,嚴重干擾了農民正確使用農藥。有的農民見了病蟲害就用前面沒有用完的農藥繼續(xù)打,也不管是殺菌劑還是殺蟲劑;有的發(fā)生病害時用殺蟲劑,發(fā)生蟲害時用殺菌劑;有的甚至用除草劑防治病蟲害,不僅增加了防治成本,還延誤了最佳防病、治蟲、除草的時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多數農民在病蟲害發(fā)病初期不見蟲、不見病斑不用藥。而農作物病蟲害發(fā)病初期危害癥狀很輕,此時用藥效果好、易防治,且省藥省力。病蟲害一旦大面積暴發(fā),防治難度大,農藥投入量大,增加了防治成本,費藥費力,防治效果不理想。有的應在苗期施用的農藥,卻在生長中后期施用,造成藥害或防治效果不理想。
農民對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認識不夠,重治療、輕預防,殊不知見蟲才殺、見病才治是最浪費錢的。一般情況下,低齡蟲對農藥抵抗力差,害蟲的抗藥性隨著蟲齡的增長而增強,3齡之前的低齡階段以及蟲量小、尚未開始大量取食危害之前是使用藥劑防治的最佳時機。而等到蟲害已大發(fā)生時才開始用藥,既造成一定的損失,又難以發(fā)揮藥效。在病害防治中更應該在病害初侵染前或尚未蔓延流行前進行防治。而有些農民不了解殺菌劑的作用機制,不論保護性殺菌劑還是治療性殺菌劑都要等病害發(fā)生、流行時才施藥,使很多治療性的藥難以發(fā)揮作用,既造成了經濟損失,又起不到防病的作用。
害蟲為害比較直觀,病害為害相對較隱蔽。如根結線蟲病、根腐病等,發(fā)生嚴重時才能引起注意,防治中往往顧此失彼,重視防蟲,輕視治病。
農民在防治食葉害蟲時圖省事,為降低成本,往往大量施用菊酯類殺蟲劑,導致天敵數量迅速減少,生物鏈平衡遭到破壞,害蟲泛濫成災。如某些除蟲菊酯類藥劑會刺激葉螨繁殖,促使雌螨比例增加,延長雄螨壽命,推遲滯育期,增加滯育卵數量。
目前,優(yōu)質農藥正向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方向發(fā)展,而不少農民認為毒性高效果就好,對低毒高效的農藥缺乏了解。速效性的農藥施用后很快表現出效果,前面打藥,后面就死蟲,農民看得很高興。一些生物農藥如Bt(蘇云金桿菌)、阿維菌素效果不錯,但由于只是殺死蟲卵或抑制昆蟲蛻皮,效果表現慢,就不為農民所認同。為了追求速效性,有些人通過非法渠道購買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防治病蟲害,尤其是蟲害。如用甲胺磷防治害蟲,用呋喃丹防治蔬菜根結線蟲的現象仍存在,造成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
為了提高防治效果,一些農民在配制農藥時不按比例配制、不看標簽、不用計量工具,沒有數量概念,隨意加大用藥量,隨意施藥。這主要是農民對農藥存在誤解,總認為農藥施用越多效果越好。這樣不僅造成浪費,而且易發(fā)生藥害,同時也加快了病蟲抗藥性的產生。
顆粒劑農藥的規(guī)格、組成等大都是根據它的防治對象和被保護對象的生物學特點及用藥部位和環(huán)境條件而定的,具有很強的專用性、特效性和投放的目標性,當前主要用于地面及地下用藥,防治雜草或害蟲,嚴禁浸水噴霧。另外,生產顆粒劑的原藥多屬高毒農藥,經過?;拘越档?,可以增加使用時的安全性,但浸水噴霧會使其毒性恢復。如鐵滅克(涕滅威)使用不當容易引起施藥人員中毒。
粉劑是由一種或多種農藥原藥與陶土、黏土等輔料,經機械加工粉碎混合而成的,粉粒較粗,不易結塊,流動性和分散性好。但粉劑不易被水濕潤,也不能分散和懸浮在水中,所以不能加水噴霧。一般直接噴粉,高濃度粉劑可拌種處理、土壤處理或配制毒餌。
可濕性粉劑是由一種或多種農藥原藥和填料陶土等,加入一定數量的洗衣粉等濕潤劑經機械加工粉碎混合而成。其粉末細度比粉劑好,能被水所濕潤,并能均勻地懸浮在水中,懸浮率一般在60%以上,可使液體藥劑充分黏附在植物和有害生物體表面,使藥劑起到觸殺或胃毒作用??蓾裥苑蹌┲饕菍λ畤婌F,因為它含有易吸濕的濕潤劑,能使藥粉結塊或成團,故不能作粉劑使用。又因為它的分散性能差,濃度高,易產生藥害,也不能拌毒土或拌種用。
有的農民喜歡在早晨涼爽時噴藥。但早晨露水未干時,害蟲尚未出來活動,起不到防治效果;噴藥后藥劑被露水稀釋會降低藥效,殺蟲效果也不太理想。
由于陰雨天氣溫低,作物的葉、果表皮細胞氣孔閉塞。雨后天晴,氣溫驟高,作物表皮細胞氣孔馬上擴大,吸收量加大,噴藥容易造成藥害。高溫季節(jié)如遇幾天大雨,天晴后不要立即噴藥,應使作物有個適應過程,最好隔1 d再施藥。
有的農民打藥時將噴頭靠著植株噴灑,想著這樣植株能充分著藥,防治效果好,但事與愿違。因為手動噴霧器采取的是壓力霧化方式,藥液從噴頭被“擠壓”出來后,是一個由大霧滴被“拉”成小霧滴的變化過程,一般要經過30 cm以上的距離才能夠完全霧化,霧滴較小,更容易黏附在植物葉片或蟲體上。所以在噴灑農藥時,必須保持噴頭與作物的距離在30 cm以上,避免將噴頭貼近作物表面噴霧。另外,噴出的藥液對植物表面的沖擊力越大,就更容易被反彈回來落到地面。機動噴霧器為彌霧型,直射噴霧將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不能充分發(fā)揮機動噴霧器霧化好、工作效率高的特點。機動噴霧作業(yè)的正確方法應是在作物上方20 cm處,順風實施飄移噴霧。
一是對癥施藥。正確識別病害、蟲害癥狀,有針對性地選用農藥種類及劑型。二是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根據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預測預報信息,選擇最佳的用藥時期,防早防小。三是既重視蟲害防治,又重視病害防治。四是交替使用不同藥劑,避免產生抗藥性。五是嚴格按照推薦施用量用藥,不盲目加大用藥量。六是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七是不將顆粒劑、粉劑對水噴施,不將可濕性粉劑當作粉劑噴施。八是選擇正確的噴藥時間。一般選擇晴天10∶00前、16∶00后噴藥,克服在連陰雨雨后初睛、氣溫驟高時馬上噴藥的習慣。九是采用正確的噴藥方式。一般情況下在葉片背面噴藥,噴片霧化越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