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凱
(上海市曹楊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06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屬于一種以氣流受阻為特征,氣流受限無法完全逆轉,且呈進行性發(fā)展的慢性肺部疾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僅可使病情短期內得到控制。而穴位埋線療法是集多種方法(埋線、針刺等)于一體的復合性中醫(yī)治療技術,我院對社區(qū)COPD穩(wěn)定期患者采用穴位埋線法治療,取得了滿意結果?,F(xiàn)將診治過程的臨床資料進行總結,且作如下匯報。
從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曹楊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接診的COPD穩(wěn)定期患者中選取58例作調查對象,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齡45~73歲,平均(63.5±0.4)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5±0.4)年,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規(guī)范(2011年版)[1]中COPD穩(wěn)定期診斷標準,排除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真菌、支氣管腫瘤、刺激性氣體或過敏等所致的慢性咳嗽、喘息患者;COPD合并肝腎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與造血系統(tǒng)疾?。蝗焉锱c哺乳期婦女。
所有患者治療期間均開展對應的健康教育,包括飲食、氧療、運動、腹式呼吸等,并應用穴位埋線法治療,每次取雙側豐隆、定喘、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2周/次,3個月為一療程。作穴位埋線治療時,囑其取俯臥位,進行穴位皮膚的常規(guī)消毒,應用3-0#號羊腸線,長1cm,通過腸線埋植專用針具,經穴位刺入后,邊推針芯邊退針管,保證羊腸線完全埋進穴位皮下,線頭不可外露,再應用一次性輸液貼貼敷在針孔位置,第二日揭下。因針刺刺激損傷與羊腸線刺激,1~5d內,偶可見局部紅、腫、熱、痛等無菌性炎癥反應,均為正?,F(xiàn)象,通常不作特殊處理。如果滲液較多,凸出到皮膚表層,則把乳白色滲液擠出,并應用70%酒精棉球擦拭,用消毒紗布覆蓋。
對患者治療前6個月與治療6個月后的COPD急性加重次數(shù)、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中醫(yī)證候積分(包括咳嗽、咳痰、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根據(jù)病情嚴重程度分作無、輕、中、重,分別記作0、1、2、3分)進行比較。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作處理,中醫(yī)證候積分、生存質量、COPD急性加重次數(shù)均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代表有統(tǒng)計學差異。
從下表1中數(shù)據(jù)值可看出,患者治療6個月后COPD急性加重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肺功能指標明顯上升,與治療前6個月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1 患者治療前6個月與治療6個月后生存質量、肺功能等指標比較(±s,n=58)
表1 患者治療前6個月與治療6個月后生存質量、肺功能等指標比較(±s,n=58)
時段 COPD急性加重發(fā)作次數(shù)(次)肺功能指標FEV1(L) FVC(L)治療前 5.2±1.5 1117.3±237.5 2137.5±316.2治療后 2.3±1.1 1503.6±268.4 2685.4±521.3 t值 11.87 8.20 6.84 P值 <0.05 <0.05 <0.05
從下表2中數(shù)據(jù)可看出,患者治療后中醫(yī)癥候積分均下降,與治療前相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2 患者治療前6個月與治療6個月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s,n=58)
表2 患者治療前6個月與治療6個月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s,n=58)
時段 咳嗽(分)咳痰(分)呼吸困難(分)胸悶(分)總分(分)治療前 1.35±0.14 1.33±0.12 1.62±0.39 1.15±0.11 3.34±0.20治療后 0.53±0.07 0.48±0.03 1.20±0.27 0.16±0.02 0.68±0.17 t值 39.89 52.33 6.74 67.43 77.1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屬中醫(yī)“咳嗽”“肺脹”“喘證”范疇,病機本虛標實,肺脾腎虛為本,痰濁血瘀為標,穩(wěn)定期虛實夾雜,以虛為主,治療的關鍵在于活血化瘀、祛痰、健脾益腎[2]。穴位埋線是應用特制的一次性醫(yī)療器具把人體可吸收載體羊腸線植入對應穴位的一種中醫(yī)外治法。穴位埋線后,腸線于人體軟化、分解、液化與吸收,對穴位帶來生理、物理與化學刺激長達20天或更長時間,為穴位帶來一種柔和、良性的長效針感效應,起到“深納而久留之,以治頑疾”之效。
依照COPD穩(wěn)定期肺脾腎虛的病機特征,選擇腎俞、肺俞、足三里、豐隆、定喘,其中的豐隆穴屬于祛痰要穴,定喘屬于平喘之關鍵穴,選擇二穴埋線可促穴位受較長時間刺激,使炎性介質釋放受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痙攣被解除,杯狀細胞分泌量下降,達到化痰平喘的目的;而足三里屬于保健要穴,能化濕祛痰、補益脾胃;于脾、肺、腎三俞穴埋線后,能實現(xiàn)臟腑陰陽的調整,健脾、補肺,治標治本。
故而本文中58例COPD患者采用穴位埋線法治療6個月后COPD急性加重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肺功能指標明顯上升,中醫(yī)癥候積分均下降,與治療前6個月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充分展現(xiàn)了穴位埋線法在COPD穩(wěn)定期治療中的應用意義。
綜上可得,穴位埋線法可減少COPD穩(wěn)定期患者AECOPD發(fā)作次數(shù),使患者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以及肺功能得到改善,安全可行,在基層社區(qū)醫(yī)院也可開展實施,前景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