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恒亮
(江蘇省海安市中醫(yī)院 江蘇 海安 226600)
在臨床醫(yī)療技術水平快速提升的大環(huán)境下,微生物檢驗已漸漸發(fā)展成醫(yī)院診斷的重要輔助手段,檢驗結果可較好的指導感染性疾病的治療。經深入分析微生物檢測手段,不斷完全檢驗技術,從而確保檢驗陽性率得以明顯提升,這也是現(xiàn)階段不同臨床標準微生物檢驗的發(fā)展方向。對此,此次對2017年11月—2018年04月本院檢驗科接收的194份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展開分組對照分析,現(xiàn)將兩組對比結果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對象共納入194份,均為2017年11月—2018年04月本院檢驗科接收的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其中,男性98例,女性96例,年齡介于21歲~86歲,年齡均值(50.50±2.58)歲;依據檢驗時間段為標準分組:甲組(2017年11月—2018年01月):50份血培養(yǎng)標本(涉及腹水、腦脊液、胸、血液等類型)、60份呼吸道標本、51份非呼吸道標本、33份糞便標本;乙組(2018年2月到2018年4月),53份血培養(yǎng)標本、57份呼吸道標本、50份非呼吸道標本、34份糞便標本。對兩組標本類型作對比,發(fā)現(xiàn)結果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較。
(1)檢測儀器:主要有VersaTREK全自動血培養(yǎng)儀,藥敏分析儀,細菌鑒定儀(西門子MicroScan WalkAway40);(2)檢驗方法:首先,標本采集前,檢驗人員需對患者的實際病情、配合情況及心理變化情況等做一個全面的評估,依據實際情況,挑選適宜的標本容器;其次,做檢驗申請,將患者標本基本信息標明清楚,主要涉及患者年齡、姓名、標本類型、性別、病房號及檢驗目的等;最后,為確保檢驗結果更加完整、精準,需交由專業(yè)檢驗醫(yī)師完成各項操作,嚴格依照標準采集,采集方法準確,控制采集時間、規(guī)范采集部位及量,將結果記錄在標簽上,準確記錄兩組標本檢驗結果陽性率。
檢驗人員仔細查看全部檢驗標本的不同類型及兩組微生物檢驗陽性率結果。
本次研究選SPSS20.0軟件統(tǒng)計分析數據,針對文中涉及的檢驗陽性率計數資料,選(n/%)表示;若兩組以上指標比對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提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
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甲組血培養(yǎng)標本陽性率12.00%,呼吸道標本陽性率46.67%,非呼吸道標本陽性率38.33%,較乙組的5.66%,35.09%,24.00%更高,表現(xiàn)出明顯差異(P<0.05);甲組糞便標本檢驗陽性率3.03%,與對照組的5.88%相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結果陽性率比較[n(%)]
有資料[2]顯示,臨床微生物檢測是檢驗科較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因受外部環(huán)境等各種因素影響,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病率也逐年提升,對公眾生命安全會造成嚴重威脅。利用臨床微生物檢測技術,可以更高的治療臨床準確的診治感染性疾病,從而提升診斷精準性。然而,隨著感染病菌、感染類疾病明顯增多,微生物檢測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已很難滿足當前臨床疾病診治需求,鑒于此,對于臨床微生物檢測需提升重視程度。
本次經對194例檢驗標本的臨床檢驗結果陽性率展開對比,結果發(fā)現(xiàn):甲組血培養(yǎng)標本陽性率12.00%,呼吸道標本陽性率46.67%,非呼吸道標本陽性率38.33%,較乙組的5.66%,35.09%,24.00%更高,表現(xiàn)出明顯差異(P<0.05);甲組糞便標本檢驗陽性率3.03%,與對照組的5.88%相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提示,不同時段不同臨床標本檢驗陽性率存在明顯差異,具體影響因素可能涉及以下幾點;
第一,檢驗人員在采集微生物檢驗標本時出現(xiàn)問題,如采集方法不準確,又或是采集標本操作失誤,采集形成不規(guī)范等,均會影響微生物標本質量;第二,微生物標本于保存、運輸等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錯誤,當前醫(yī)院受醫(yī)務人員素質、科室醫(yī)療設備等影響,標本保存、運輸方式單一,從而影響標本質量,最后影響檢測結果精準性[3];第三,檢驗人員的專業(yè)操作能力、個人素質等,對標本檢測質量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對于以上各項影響因素,應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具體表現(xiàn)如下:
第一,醫(yī)院應加大對臨床標本采集的重視程度,進一步規(guī)范采集流程,定時組織和標本采集相關的指導及培訓,以提升采集準確性。檢驗人員需仔細告知患者臨床標本的重要意義,使患者積極配合,比如,在采集糞便標本過程中,需告知其對量的標本量,采集結束后需保護好標本,以免標本過多的和空氣接觸,保證標本有效、正確,以將微生物檢驗陽性率結果降低[4]。
第二,采集臨床標本時,采集人員需控制好時間,通常于患者服藥前采集,在分離培養(yǎng)標本時,應嚴格依照相關的培養(yǎng)方法,比如,選擇棉簽接種方式來培養(yǎng)痰標本。采集血液標本時,需合理控制血液采集血量、份數、時間,比如,成人血培養(yǎng)標本采血量控制在8mL-10mL,采血時機需選擇患者發(fā)病初期最佳,而后依照采集標本具體操作程序完成[5]。
第三,提升對標本保存、運輸程度的關注度,各標本采集后均按時送檢,若未及時送檢或保存不正確,均會使標本變化影響檢測結果。一般情況下,結束標本采集之后,應立即把標本送至實驗室,最遲也需于2h內送檢。嚴格依照準確的標本保存、運輸方式,如果選擇防滲漏標本容器,需要將不可冷藏保存標本區(qū)分,依據具體情況,形成相應的制度、規(guī)范,盡量將采集標本中可能出現(xiàn)的誤差降到最低,保證微生物檢驗可靠性。主要操作方法涉及:首先,標本檢驗人員需要多了解、學習一些和臨床標本采集與運輸過程的準確規(guī)范,并多和臨床醫(yī)師交流、溝通,確保樣本更加規(guī)范,這樣可以為檢驗標本提供精準依據;其次,醫(yī)院需要定時或是不定時的檢查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最后,醫(yī)院需要提升檢驗人員與臨床醫(yī)護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其嚴格遵守臨床檢驗標本標準,并多和交流,在允許的情況下讓患者主動參與到標本采集中,確保診斷工作順利開展。
綜上,經對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結果展開如上分析,了解到影響檢驗陽性率結果的各項因素,通過控制各項因素,可將臨床疾病確診率明顯提升,從而促進臨床治療方案的有效實施,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