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磊 鄭鵬 楊衛(wèi)
(靖江市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江蘇 靖江 214500)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近年來腎臟疾病發(fā)病概率越來越高。腎臟代替治療屬于臨床上很多腎臟疾病的治療手段,包括慢性腎衰竭、急性腎損傷、各種腎重度、感染等[1]。在腎臟代替治療當中,選擇合適的抗凝技術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因此,本文主要從2009年6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腎臟代替治療危重患者中抽選43例進行對比,分別采取局部枸緣酸鈉抗凝技術治療和肝素抗凝治療,旨在探究分析局部枸緣酸鈉抗凝技術在危重患者腎臟代替治療中的應用,具體操作如下。
從2009年6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腎臟代替治療危重患者中抽選43例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22例,男女患者比例為15:7,患者最高年齡79歲,最低年齡38歲,平均年齡(66.53±16.04)歲,其中,根據(jù)患者疾病類型可分為:慢性腎衰竭9例,急性腎損傷4例,各種中毒3例,急性胰腺炎2例,感染性休克2例,其他2例。對照組21例,男女患者比例為13:8,患者最高年齡78歲,最低年齡39歲,平均年齡(66.48±15.97)歲,其中,根據(jù)患者疾病類型可分為:慢性腎衰竭8例,急性腎損傷5例,各種中毒2例,急性胰腺炎3例,感染性休克2例,其他1例。對比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數(shù)據(jù),不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數(shù)據(jù)可比性較高。
對照組采取肝素抗凝治療。實驗組采取局部枸緣酸鈉抗凝技術治療,具體操作如下:首先,選擇器械:在腎臟替代治療中采取肝素鈉抗凝和枸緣酸鈉抗凝技術治療均選擇費森尤斯PRISMAFLEX濾機和工合成膜AV600S濾器以及配套管路設施。其次,治療前處理。在接受治療前,醫(yī)護人員需要為患者做好清創(chuàng)、抗感染、抗休克等常規(guī)處理,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機輔助支持。在血液凈化過程中,需要采取連續(xù)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治療模式進行前后稀釋,血流量應該控制在每分鐘150毫升到200毫升。最后,選擇同步輸入的方式,利用血濾導管動脈端往患者體內持續(xù)輸注4%枸緣酸鈉溶液,靜脈端輸注10%葡萄糖酸鈣拮抗,動態(tài)調整使監(jiān)測濾器后靜脈血離子鈣濃度在0.2~0.4mmol/L。兩組患者均需要采取相應的護理輔助,然后對比兩組治療情況。
本次研究主要以兩組患者濾器使用時間、管路使用時間、出血情況等作為觀察指標。
選擇SPSS25.0軟件進行最后數(shù)據(jù)處理,時間等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s)表示,t檢驗,例數(shù)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χ2檢驗,P<0.05,組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濾器使用時間、管路使用時間均明顯長于對照組,出血概率(4.55%)明顯低于對照組(28.57%),P<0.05,組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濾器使用時間、管路使用時間、出血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濾器使用時間、管路使用時間、出血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濾器使用時間(h) 管路使用時間(h) 出血情況[n(%)]實驗組 22 46.99±12.35 40.34±10.26 1(4.55)對照組 21 35.38±12.07 33.42±10.93 6(28.57)t/χ2值 / 3.1157 2.1415 4.5506 P值 / 0.003 0.038 0.033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腎臟疾病發(fā)病概率不斷增加。近年來,我國醫(yī)療技術也在不斷發(fā)展,各種新型治療方式逐漸被運用腎病治療當中[2]。腎臟替代治療屬于通過血液凈化與管路的方式,替代腎臟功能,保證患者正常生活的一種治療方式。在各種腎臟疾病的治療當中,腎臟替代治療運用十分廣泛。在腎臟替代治療當中,選擇合適的抗凝劑尤為重要。當前,肝素抗凝屬于臨床上應用范圍比較廣的一種。但肝素抗凝存在比較高的出血風險,尤其對于活動性出血患者而言,很可能造成比較大的負面影響[3]。針對這種情況,選擇枸緣酸鈉抗凝能夠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出血風險,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選擇43例腎臟代替危重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局部枸緣酸鈉抗凝技術治療后,患者濾器使用時間、管路使用時間均明顯更長,出血概率明顯更低。該研究結果與吳壽坤,伍義,鄺玉群,等[4]在局部枸櫞酸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持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中的應用中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在危重患者腎臟代替治療中采取局部枸緣酸鈉抗凝技術治療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